快訊

金融業首季狂賺近3000億元寫次高 為何保險業扮要角?

黃子佼案挨批封網太慢 兒少條例修正3情況可立即封網

蕭茲訪華行溫柔? 中撤德牛肉禁令 德美媒體各有不同解讀

德國總理蕭茲結束訪華,中國解除部分德國牛肉進口禁令。(美聯社)
德國總理蕭茲結束訪華,中國解除部分德國牛肉進口禁令。(美聯社)

國際關注德國總理蕭茲的中國行,在蕭茲訪京期間敦促中國改善市場准入後,中國海關當局16日表示,已解除對部分德國牛肉進口的禁令。不過德媒評論,雖然蕭茲對北京大規模的工業補貼提出批評,但「來自德國的壓力仍過於溫柔」,成效有限。紐約時報則指出,德國遲遲無法與中國「分手」的原因,在於眾多德企渴望維持在中國龐大的經貿業務,甚至希望擴大利益。

德國總理蕭茲16日結束為期3天訪中行程,同日中國海關發布公告,解除對部分德國牛肉進口的與狂牛症相關的禁令。中國海關總署在官網發布,這項放寬政策適用於從德國進口的30個月以下小牛的去骨牛肉。該變更自4月16日(即公告之日)起生效。

因應歐洲2000年爆發狂牛症,中國自2001年3月起,禁止進口和銷售從德國等10多個國家的牛肉。

蕭茲16日會見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並向中國同行施壓,要求提供更好的市場准入,並表示德國不想與中國「脫鉤」。

德國之聲報導,在當前中東局勢突變、俄烏戰爭僵持以及德國經濟疲軟的大背景下,蕭茲的中國之行受到了德語媒體的格外關注。蕭茲雖然此次敦促中國為德企提供公平的競爭環境,並對北京大規模的工業補貼提出批評,但北京方面回應中國產品的市場不斷擴大靠的是效率和品質,而並非國家大量補貼的結果。

德國「商報」評論指出,難道中國驚人的成就真的只是源自勤奮和創新嗎?這種解釋顯然難以令人信服,任何一位德國總理都不應被這樣的說辭矇蔽和搪塞。但德國政府並沒有能讓北京心悅誠服的施壓手段。

評論認為,「來自德國的壓力過於溫柔,缺乏力道」。

「法蘭克福匯報」發表評論稱,蕭茲訪中期間之所以謹言慎行,是因為他深知,一旦爆發德中貿易戰,德國經濟將受到沉重衝擊。

另外,美國紐約時報中文網報導,調查顯示,三分之二在中國發展的德企聲稱面臨不公平競爭,但去年,德國企業在中國投資了104億歐元(約111億美元)。與日本和美國企業不同,德國企業在華投資幾乎沒有減弱的跡象。

德國墨卡托中國研究中心(MERICS)首席經濟學家曾林(Max J. Zenglein)表示:「隨著美國和日本等國家在與中國的往來中採取更尖銳的立場,德國對於中國獲得技術和資本方面顯得尤為重要,德國在這方面絕對處於優勢地位。」

德國車企代表指出,德國成千上萬的工作崗位依賴於中國市場產生的收入,而且德國汽車製造商在自動駕駛等領域的研發越來越依賴中國的團隊,歐洲在這些領域並不先進。

投資中國最大的德國企業之一車商賓士(Mercedes-Benz)執行長康林松(Ola Kallenius)陪同蕭茲訪中期間說,中德經濟關係不僅要培養還要擴大,並說賓士在中國的經營策略:「退出如此一個龐大的市場絕非選項,而是要鞏固我們的地位。」

美國之音報導,在北京的中國歐盟商會主席彥辭(Jens Eskelund)說,雖然對歐中雙方貿易的一些擔憂是合理的,但如果歐洲和中國領導人不加強對話,就有可能出現沒有好結果的脫鉤。他並警告:歐中貿易摩擦可能演變成全面貿易戰。

相關新聞

華為火燒車釀3死!死者妻突刪質疑貼文籲勿打擾 網納悶:有什麼協議?

一輛華為「問界M7」電動汽車26日在山西追撞起火釀3死引發熱議後,原本出面質疑車廠的死者妻子昨夜突然發表聲明,要大家刪除...

五一連假大陸多校禁大學生組團出遊 網友酸「更合適辦托兒所」

中國五一勞動節連假明天登場,官方拚旅遊消費之際,近日傳出多地大專院校下令禁止學生組團旅遊。消息一出,引發輿論批評校方根本...

中國閱讀率調查平均破8成、逾3小時 陸網友吐槽:我都看小紅書

日前中國發布2023年全國民眾閱讀習慣調查,結果顯示包括各類閱讀媒介和出版刊物在內,整體綜合閱讀率高達81.9%,比2022年提升0.1%,亮眼的數據卻換來許多中國網友吐槽,認為數據是在作秀。

廣東暴雨4死10失聯 撤11萬人

中國大陸南方連日暴雨,廣東成為重災區。據廣東省有關部門昨晚消息,連日強降雨導致廣東多地受災,已造成四人死亡,仍有十人失聯...

雷暴前夕廣州1秒變天黑 動物們園內狂奔

受颮線移近的影響,廣東省日昨迎來劇烈天候,廣州市「一秒入夜」,颮線過境期間帶來雷暴大風、短時強降雨。長隆野生動物園內,斑...

大陸改革醫保支付 醫院憂賠錢不收症狀複雜患者「治療費像無底洞」

綜合中國媒體報導,中國醫保近幾年改革支付方式,以診斷關聯群(DRG)制定支付標準,使近來中國部分醫院拒絕診治病情複雜的病...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