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6畝候鳥食堂 北京濕地熱鬧開業
春風送暖,候鳥北歸。最近,北京野鴨湖濕地自然保護區陸續迎來灰鶴、豆雁、大天鵝、赤麻鴨、蒼鷺等北歸候鳥的先頭部隊。經歷了長途飛行,鳥兒們一落腳,就爭相在「候鳥食堂」取食,為繼續北上儲蓄能量。
「來了!來了!」近日,在晚間熱成像監控畫面中,野鴨湖濕地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驚喜看到一群灰鶴率先降臨在保護區南側的候鳥食堂。積雪未融,這些大長腿一落地,就迫不及待地扒開積雪中的豆莢、玉米皮,盡情取食其中的豆子、玉米。
工作人員介紹,野鴨湖濕地自然保護區作為東亞—澳大利西亞遷飛線上的重要中轉站,水草豐美、食源豐富,為鳥類提供了絕佳的覓食環境。2020年起,為了給鳥兒們提供充足的食物,保護區在湖區周圍創新性地試種玉米、高粱、蕎麥等農作物,為牠們開設候鳥食堂,規模從最初約310畝擴大到了現在的516畝。這些農作物只問耕耘,不問收穫,高大的玉米秸稈倒伏在地裡,便於鳥兒起落,玉米棒、豆莢等則任由牠們取食。
這不,北歸鳥兒一回來,候鳥食堂就成了香餑餑。監測顯示,目前,從候鳥食堂取食的動物種類達幾十種,有灰鶴、大鴇、白尾鷂、紅隼、獵隼、灰斑鳩、蒙古百靈、楔尾伯勞、豆雁等。
候鳥食堂是灰鶴落腳的第一站,與其相隔幾百米的淺水區,則是蒼鷺的家園。淡黃色蘆葦掩映靜謐水面,一片片、一叢叢,這裡的湖水深度為40釐米至50釐米,正是鷺類等大型涉禽喜愛的環境。近日的監測發現,首批4隻蒼鷺已經飛臨這裡。後續,還會有更多蒼鷺到來,準備求偶、築巢、繁殖。
野鴨湖濕地自然保護區作為北京首個國際重要濕地,目前共記錄到在此活躍的鳥類369種。北歸候鳥先頭部隊為2024年春季候鳥遷徙拉開序幕,接下來,野鴨湖還將迎來大批候鳥的到來。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