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台灣觀點美食評鑑-500盤2023:晶華軒11盤、INITA單一菜最多盤 全台313間餐廳奪盤創新高

亞運體操/鞍馬連霸成功!李智凱奪金翻出空前紀錄

同把畫痕鋼尺在4篇國際期刊投稿現蹤 中3論文遭撤稿

這把帶有畫痕的鋼尺還先後出現在另外三篇不同署名作者、不同期刊的論文中。目前四篇論文已被撤回三篇。(取材自澎湃新聞)
這把帶有畫痕的鋼尺還先後出現在另外三篇不同署名作者、不同期刊的論文中。目前四篇論文已被撤回三篇。(取材自澎湃新聞)

一把帶畫痕的可疑鋼尺,導致三所中國高等學府及附屬醫院投稿國際期刊的四篇研究成果當中,有三篇被撤回,也引發編造數據的質疑和調查。有評論稱,涉事學校及作者迄今緘默,更令人費解;學術不端是很不光彩的事,這把尺應量出治理學術不端的決心,捍衛科研誠信和行業尊嚴。

2021年12月30日,涉事論文對圖三進行更正,圖3A中的鋼尺被替換。但一年半後,涉事論文仍然被撤回。(取材自澎湃新聞)
2021年12月30日,涉事論文對圖三進行更正,圖3A中的鋼尺被替換。但一年半後,涉事論文仍然被撤回。(取材自澎湃新聞)

澎湃新聞報導,被撤稿的論文來自吉林大學、蘭州大學第一醫院和青島大學附屬醫院,僅剩蘭州大學第一醫院的發表還未下架。

報導指出,國際學術期刊「腫瘤的基因治療」(Cancer Gene Therapy)5月29日發布撤稿聲明說,吉林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放射醫學系輻射防護學教研室教授陳大偉,2020年10月27日曾發表文章「環狀RNA(circRNA) circ_001504通過吸附microRNA-149來增加NUCB2從而促進腎細胞癌的發展」。

由於當時論文內所附的一把可疑且帶有畫痕的鋼尺圖像,以致研究數據遭到質疑,而且這把鋼尺還先後出現在另外三篇署名不同作者及不同期刊的論文裡。

因此,在論文發表後,若干用戶於評議網站PubPeer發文指出,這篇文章使用的部分數據,可能由承接外包業務的第三方或外部實驗室提供。PubPeer用戶還質疑,論文的「作者貢獻」聲明未提及引用來源,這樣的匿名不負責任,因為可能涉及編造數據。

另一篇被撤回的論文「Circ_002117結合microRNA-370,促進內質網應激誘導的胃癌細胞凋亡」,2020年9月25日在線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國際癌細胞」(Cancer Cell International),作者是蘭州大學第一醫院腫瘤外科主任醫師、教授關泉林。

第三篇被撤的論文是「間充質乾細胞來源的外泌體microRNA-139-5p通過靶向PRC1抑制膀胱癌的腫瘤發生」,2020年10月29日發表於國際學術期刊「致癌基因」(Oncogen),作者是青島大學附屬醫院泌尿外科病區副主任、副教授、副主任醫師楊學成。

極目新聞報導,四篇論文中有三篇被撤稿,之後還引發輿論質疑,這在學術界是很不光彩的事,但是當事作者和所涉大學保持著一種難堪的緘默,也讓人感到很費解。尤其所涉的四篇論文,在實驗數據方面都並未提及任何外部來源,而是默認其作為自己的實驗數據來使用,這就難以規避數據失真的風險,也使得研究成果的可信度和可靠性大打折扣。

一把「鋼尺」衡量的是學者的誠信水準,唯有不逃避,不包庇,公正公開地處理學術不端嫌疑,才能捍衛科研誠信和行業尊嚴。

相關新聞

反效果?大陸力推教育減負 學者研究指「寒門更難出貴子」

中國強力執行教育「雙減」之際,北京大學3名學者近期發表研究論文指出,2008年到2018年推行的教育減負措施,導致寒門學...

逾136萬人處貧窮狀態 樂施會:香港疫後貧富差擴至57.7倍

樂施會今(19日)發表《香港貧窮狀況報告2023: 疫後復常下的兩極化復原》,分析政府統計處數據發現今年第一季度香港整體貧窮率達20%,超過136萬人處於貧窮狀態。2023年第一季最貧窮一成住戶月入中位數為2300元,最富裕一成住戶月入中位數為132,600元,兩者差距達57.7倍,歷年最高。

時隔三年多 武漢台北直航航線18日復航

由台北飛往武漢的東航MU2088航班,18日平穩降落在武漢天河機場。這也代表時隔三年多,武漢與台北直航航線正式雙向復航。

港破紀錄「黑色暴雨」 2死逾百傷

受颱風「海葵」殘餘環流影響,大陸香港、深圳七日晚間起遭遇極端強降雨,香港發布黑色暴雨信號,降雨量破一八八四年有紀錄以來新...

寵妻無極限!人妻酒駕抽血檢測 尪夜潛醫院注水稀釋樣本

上月,廣東東莞一男子為幫助其醉酒駕駛的妻子逃避處罰,竟凌晨前往醫院假扮醫生潛入鑑定中心檢驗室,將妻子送檢的血液樣本「注水稀釋」,導致檢測結果顯示其妻血液中乙醇酒精含量為0。

大陸預報海葵傍晚登陸台灣東南沿海 東部將有特大暴雨

今年第11號颱風「海葵」不僅成為台灣近4年來首個登陸的颱風,也將侵襲大陸沿海地區。大陸中央氣象台今日6時繼續發布颱風「紅...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