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續一期水質及環境改善 泰山大窠坑溪二期工程開工
新北大窠坑溪一期整治工程廣受好評,但再往上游的水質及環境卻仍待改善,新北水利局表示,二期工程已開工,預計年底完工,屆時居民可從一期工程半山雅公園沿新設步道至二期工程山腳里公園,體驗長達1.3公里的親水空間、通勤綠廊及休憩廣場。
大窠坑溪原為「三面光」混凝土河道,周邊過去工廠多,出現汙水排放等問題,新北規畫改善工程,水質逐漸好轉,從嚴重汙染到現在中度接近輕度汙染,生態也恢復,再往上游泰山國中一帶人口稠密區,卻仍維持舊有情況。
水利局長宋德仁說明,大窠坑溪二期工程可改善該區混凝土三面光渠道衍生的流況單調、生態系統薄弱的問題,改造後的河域將成為綠意盎然、豐富植被的優質水域。
二期工程考量原有河道寬度足夠,於不妨礙河防安全下,於開闊處營造中島陸域棲地,作為生態跳島方便動物遷移;此外,設計也邀請專家學者協助審查與指導,包含水位抬高控制、水流方向引導、水質曝氣、丁壩自然淤積、深潭淺瀨營造等。
除水域生態之外,陸域則延續前期親水廊道,於河道側增設2公尺懸臂鋼構棧道,並於堅實一橋增設一處無障礙入口連接周圍公園及步道,未來可領銜都市之開發。工程已於1月10日開工,預計年底完工,整體營造水域面積達1萬9800平方公尺、陸域營造面積2200平方公尺。
居民陳先生表示,自己經常去國民運動中心,往返路程必定經過已完工的一期工程步道,整治後味道不臭了,且人車分道散步起來相當安全;現在堅實橋一帶也動工,期待整體環境的改善,到時候就可以由自家巷口安全漫步到運動中心,也要來練習拍照作鳥類攝影師。
水利局補充,一期工程後生態環境調查,生物由378種提升至977種、汙染指數由7.24 RPI降至4 RPI;二期工程也獲「第31屆中華建築金石獎-規畫類」金石獎,工程經費1億4279萬元由市府全數自籌。工程期間因施工需要將有機具進出,請市民多包涵。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