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川普之亂爆美元信心危機 民眾存款上演「棄美從金」?

收賄涉嫌重大…鄭文燦被法官認有串證、逃亡之虞 限制出境再延8月

《代排隊專題2-1》代排隊購物、掛號 各國都有商機

目前世界有許多地方出現專門代人排隊的職業,可以幫忙排隊買手機、掛號,甚至排熱門餐廳。(中央社)
目前世界有許多地方出現專門代人排隊的職業,可以幫忙排隊買手機、掛號,甚至排熱門餐廳。(中央社)

美國泰國與台灣都有出現幫忙排隊的行業,澳洲甚至有人願意出300澳幣(約台幣6300元)請人代排!有鑑沒時間排隊的人樂意出錢請人代排隊,加上盛行的零工經濟,坊間出現替人排隊的公司,提供排隊購物、掛號、吃飯等各類服務。泰國有專門幫忙排餐廳的APP,台灣也有代排最新iPhone與掛號的工作。

近來由於網路發達,許多餐廳、診所的知名度上升,愈來愈需要排隊消費,而在零工經濟興起下,逐漸開始出現了排隊的商機。在美國,約從2018年起,排隊人這個職業就出現產業化的現象,許多學生與退休人士將此工作視為副業。

疫情促進代排商機

排隊人可從Skip the Line網站或者TaskRabbit、InLine4You應用程式等平台接單,提供音樂會入場、餐廳預訂、博物館和旅遊景點等候、甚至包括法院案件排隊等服務,價格也會依據天氣狀況、活動的受歡迎程度,或交付服務難度而有高低,尤其是在黑色星期五購物季,人們更願意支付更多的錢來找人排隊。

等到新冠疫情爆發,有人需要幫忙去檢測中心門口排隊等候檢測,有些還會需要接送服務。所以有人就升級了排隊服務,除了幫客人排隊,還提供酒店接送與預約檢測的一條龍服務。

網站有特別規定

在英國的Task Rabbit和Bidvine網站廣告中都有幫民眾購物排隊的服務,每次收入平均為15到20英鎊。在美國提供服務的APP Placer 也可以幫助那些沒時間、但願意付錢請別人幫自己排隊的人。相關的服務不只在歐美,在泰國還有APP可以協助觀光客排景點美食,觀光客需要支付一筆排隊費給排隊員。

APP還詳細規定,用戶只能選擇尖峰時段,必須要至少提前一天預訂,如果預定時間到,但用戶沒有出現,餐廳仍可保留座位使用的變更權。另外,使用一次服務需要300泰銖,且下訂單後就不能取消;在澳洲,甚至有民眾願意出300澳幣請排隊員買東西。

彈性高的工作

在美國有一對從事排隊員的夫婦說,之前從未從事這種工作,但是丈夫說:「我很確定這不會是我們最後一次做這工作,這其實是很輕鬆的賺錢方式。」但他們同時也有在找傳統的工作。

在台灣,也有網站「跑跑腿」、「小雞上工」等網站提供快遞、代買,甚至是繳費與洗衣等服務。還有「KK代掛號」網站,幫民眾在清晨於診所排隊掛號,若有人想加入,必須加入群組、留下資料,經過審核後才能上工。

臉書上則有「全方位代客排隊購物跑腿服務粉絲團」,協助民眾買手機,甚至幫忙求婚等服務。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

景點 泰國 美國 餐廳

延伸閱讀

改裝排氣管認證制度掀「檢測風」 台南車主搶申請等候數月

買咖啡被大哥插隊喊「只要1杯美式」 心理師神回1句網讚爆:好中肯

威尼斯開徵入城費首日亂象叢生!當地居民也被迫排隊 500人上街抗議

東京漢堡排「嘉」台灣首店在中和 開幕日、用餐方式揭曉

相關新聞

蛤蜊直接冰冰箱小心死光光!名廚曝保存方式:加1物更鮮美

買回來的新鮮蛤蜊總是吐沙吐不乾淨?擁有20多年廚藝經驗、精通台閩粵菜的台灣最年輕國宴主廚阿慶師在臉書粉絲社團曝光獨門「保鮮秘訣」。吃海鮮最講究的即是新鮮,阿慶師特別發佈影片指出,一般人直接放進冰箱的保存方式都是錯誤的,只要依照他提供的撇步保存,保證三週蛤蜊依舊鮮美!

整理包/大阪萬博現金無用!半年展期必看亮點、購票方式、特殊規定 完整攻略一次看 

2025年全球矚目的國際盛事「世界博覽會」,時隔20年再次在日本舉行,於4月13日到10月13日盛大展出,地點就選在大阪市的人工島「夢洲」,為期整整六個月。

台灣虎航復活節優惠全航線100元起 尊榮虎明天優先開搶

台灣虎航一年一度復活節促銷活動來了,台虎表示,「蛋願找到禮」全航線優惠,包括日本、韓國、泰國、澳門、越南全航線都入列,明...

蝴蝶蘭銷美占4成 農業部:輔導中小苗出口 降低成本

美國是台灣蘭花出口的第一大國,農業部今下午召開「因應美國實施對等關稅蘭花產業座談會」,農業部次長胡忠一說,台灣蝴蝶蘭銷美...

才花1500萬裝潢!台中10年韓式燒肉「笨豬跳」熄燈

想吃要把握最後機會!位於台中的人氣韓式烤肉「笨豬跳 韓式燒肉」,在4月8日宣佈,由於租約到期,將於4月14日停止營業,結...

觀光業哀嚎!川普關稅恐重創來台旅客數 國旅也逃不掉

美國總統川普4月2日宣布對等關稅,引發全球市場動盪,昨日台股也重挫,學者分析,來台主要的客源國如日韓、東南亞等都是此次關...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