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面試不錄取找教授討說法 普信生為何自認好棒棒?

113會考自然/題型生活化 素養題多…考生:食蛇龜、小王子入題印象深

大量運動會導致冠狀動脈鈣化嗎? 美國醫學會期刊最新研究解答

「老人味」困擾長輩 3方法改善

預防老人味上身,應天天洗澡,更要勤擦乳液。圖/123RF
預防老人味上身,應天天洗澡,更要勤擦乳液。圖/123RF

不少長輩因「老人味」影響人際相處,中醫師指出,這類味道來源主要為皮膚和腸胃,若皮膚代謝有問題,會導致體表乾癢脫屑,尤其濕熱體質易引起汗腺堵塞產生「油耗味」;「胃火旺」則易引發腸胃問題,打嗝會出現異味、口乾、口苦、口臭等狀況。皮膚科醫師提醒,預防老人臭上身,應天天洗澡,但避免過於高溫,更要勤擦乳液。

方法1:吃滋陰、降火食物

最近氣溫變化大,一變冷就想吃點薑母鴨、燒酒雞、羊肉爐等進補,但體味卻可能在大補一頓後變濃。中醫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詹永兆說,只要蛋白質攝取多,就可能出現這樣的情形,因為蛋白質會產生氨,容易出現口乾舌燥,手腳心熱等症狀,建議可以吃些滋陰、降火的食物,如黑白木耳等改善。

台灣中醫臨床醫學會理事長陳麒方指出,不論是皮膚或是胃腸問題引發的老人味,都可視為體內火旺,若補了動物性食材,可能會出現喉嚨緊縮、長痘、出油等症狀,人也會覺得煩躁,加上免疫力改變、體質出現偏性,容易外感,所以要讓身體流質「疏通」,不能太補,建議食用四神湯、貝母燉水梨、薑汁甘蔗等都是不錯的選擇。

方法2:吃中藥、藥浴、針灸

陳麒方表示,體味比較重的話,還是要就近尋求醫療院所協助,包括吃科學中藥、水藥等改善;有些比較敏感族群,可用薰洗、藥浴、薰蒸等替代;不適合藥物類的民眾,可能因為神經比較緊張,可用針灸放鬆,整個療程約2周至2個月可改善。

台安醫院皮膚科主任曾德朋指出,這些味道是汗和油脂的味道,多吃蔬果和喜歡重口味的人一定有差,一旦腸胃無法完整代謝,就會從口腔或毛孔、皮脂腺代謝出來,皮膚表面有5000多種菌種,皮脂腺分泌的油脂有時無味,一旦被身體表皮菌落代謝掉,就會有發酵的味道。

方法3:天天洗澡 勤擦乳液

有些長輩因為沒出門、沒流汗,就不會天天洗澡,身體易產生臭味,曾德朋建議,還是要每天清潔身體和頭部皮膚,但洗澡水溫不要太熱,約35至40℃即可,洗完澡要全身擦乳液,避免皮膚乾燥,也讓皮膚的保護屏障更健康、菌落更平衡,若無法天天洗澡,至少2天洗1次,沒有洗的那天可用擦澡方式。

對於有些長輩喜歡使用花露水,曾德朋說,這樣並沒有不好,但身體產生的味道可能因此變複雜。任何香精或香水,都不要直接噴在皮膚上,避免誘發過敏反應,建議可以灑在衣服上面。

中醫 味道 醫師

延伸閱讀

婦人下背痛到腳踩地麻痛10年 中醫多管齊下她能安眠

針灸或按摩可紓壓助眠防失智!一圖看改善健忘、健腦穴位對照

柳丁「保存1動作」恐爛更快!柳丁吃半顆通腸胃 功效、禁忌一次看

飯店浴缸滿是排泄穢物!陸棋王遭控肛珠作弊奪冠、沒收獎金還被禁賽 他喊冤

相關新聞

國健署健康飲食3大技巧 避免「假蔬菜」讓蔬菜攝取量不足

現代人工作繁重、工時也長,雙薪家庭更是辛苦,只有休假日才能好好休息。平日為了節省時間求方便,多數人都是外食族,一天當中總會有一兩餐在外面買著吃,當外食族在吃自助餐或是買便當時,多少會考慮如何達到均衡飲食,或是一日五蔬果、311法則。國健署特別透過臉書粉專「食在好健康」分享健康飲食3大技巧,順便提醒國人應多加留意「假蔬菜」,以免蔬菜攝取量不足。

餐飲旅宿業腹瀉頻傳 就診達近14萬人次 諾羅病毒檢出多

近期國內腹瀉就診人次上升,疾管署疫情中心副主任李佳琳表示,餐飲、旅宿業腹瀉群聚事件頻傳,其中檢出病原以諾羅病毒為主。由於...

地牛翻身!花蓮15:45發生規模5.8地震 最大震度4級

中央氣象署表示,今天下午3點45分發生規模5.8地震,最大震度4級,震央即在花蓮縣政府東北方 32.8 公里 ,位於台灣...

永豐化學造假被停業 醫院輸液告急

市占逾七成的輸液大廠「永豐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屢次違規,日前因展延許可證時,被發現實驗數據造假等,遭到食藥署勒令停業,...

聯經慶祝50歲 邀10作家開講

為慶祝成立五十周年,聯經出版公司以「聯結的力量」為主題,籌辦論壇,請來十位不同領域作家各自談述觀點,希望藉由知名講者的暢...

去年消費申訴創10年新高 線上遊戲連3年奪冠!外送爭議第2名

去年民間消費規模突破新台幣11兆元大關,改寫歷史新高,但隨之消費申訴也跟著變多,去年行政院消保處受理申訴及調解案件逾7....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