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康橋校車連2個月車禍 新北市府說重話:不排除命其停召

雨勢不歇人潮不減…朝野挑燈夜戰審國會改革法案 立法院外萬人集結抗議

中職/違紀遭開除後 黃勇傳22日現身說明財務狀況

胸痛、暈倒藏猝死危機 醫師提醒留意主動脈瓣狹窄

北榮導管瓣膜團隊與兩位接受新型主動脈瓣膜手術病友。記者李青縈/攝影
北榮導管瓣膜團隊與兩位接受新型主動脈瓣膜手術病友。記者李青縈/攝影

主動脈狹窄常造成胸痛、暈倒、心臟衰竭等症狀,而主動脈會隨著年齡發展而退化。台北榮總引進主動脈瓣膜系統,降低血管傷害以及增加操控精準度。台北榮總心臟血管外科主任張效煌分享兩名救治重度主動脈狹窄患者成果,術後恢復良好,第二天就出院。

張效煌說,嚴重的主動脈瓣膜狹窄恐致命,如發現家中長輩出現胸悶、昏厥等現象,應儘速就醫檢查;近期有透過經導管主動脈瓣膜置換手術搶救兩名患者,一名是82歲黃先生,另一名則是68歲胡女士。胡女士累積洗腎高達20年,2006年曾經接受腎臟移植,後來因為移植腎衰竭又繼續洗腎,今年九月求診時發現心雜音大,經過超音波檢查發現是重度主動脈狹窄。

張效煌表示,黃先生過往有高血壓、心房顫動等病史,活動容易喘持續多年,雖然一開始因為年紀大容易喘不意外因此不以為意,但去年底發現爬一兩階樓梯就容易喘才就診,發現是中度至重度主動脈瓣狹窄,先透過藥物控制。直到今年七月發現變成重度狹窄,因此建議做手術。兩名患者術後傷口都恢復良好,心臟開口面積大幅改善,術後第二天就可以出院。

張效煌提醒,對於無法接受傳統開胸手術的病人,可選擇傷口小、低侵入性,且併發症發生率極低的「經導管主動脈瓣膜置換手術」。榮總幾乎所有做經導管主動脈瓣膜置換手術都有長期追蹤,第一位病人已經存活超過十年,病人術後30天存活率高達99%,比世界平均值97.5%還高。

張效煌說,經導管主動脈瓣膜置換手術自費使用約130至140萬元,可以使用約13至15年,但如果低風險病人也會建議做傳統手術效果也不差。陳嬰華則說,選擇導管瓣膜手術與傳統手術的關鍵在於身體是否虛弱,例如有沒有其他共病,因為身體虛弱者難以承受心臟暫停、傷口大、癒合期長等。

陳嬰華表示,經導管主動脈瓣膜置換手術的健保給付適用對象為,主動脈瓣膜小於1平方公分內並且有心臟衰竭、兩位外科醫師評估為高手術風險或是無法開刀,病人預估存活期超過一年(不超過一年者對生活改善幅度有限),以及曾經心臟開過刀者(如曾經受過冠狀動脈繞道術等)。

陳嬰華說,主動脈狹窄是退化性疾病,主要有三個症狀,依照嚴重程度輕到重分別為胸痛、暈倒、心臟衰竭。出現胸痛約還有5年存活期,昏倒則只有3年,心臟衰竭則只剩下2年,甚至可能會面臨心律不整異常放電猝死等威脅。

患者 榮總 洗腎

延伸閱讀

洗腎婦心律不整 北榮導管主動脈瓣膜置換手術救命

男子闌尾發炎卻切這部位! 他術後體重下降、得焦慮症:能活著很幸運

RK手術出包?利菁稱排隊換眼角膜 醫曝手術風險:需移植患者低於1%

利菁「RK近視手術」出問題視力只剩0.1 醫生要她排角膜配對求運氣

相關新聞

國健署健康飲食3大技巧 避免「假蔬菜」讓蔬菜攝取量不足

現代人工作繁重、工時也長,雙薪家庭更是辛苦,只有休假日才能好好休息。平日為了節省時間求方便,多數人都是外食族,一天當中總會有一兩餐在外面買著吃,當外食族在吃自助餐或是買便當時,多少會考慮如何達到均衡飲食,或是一日五蔬果、311法則。國健署特別透過臉書粉專「食在好健康」分享健康飲食3大技巧,順便提醒國人應多加留意「假蔬菜」,以免蔬菜攝取量不足。

餐飲旅宿業腹瀉頻傳 就診達近14萬人次 諾羅病毒檢出多

近期國內腹瀉就診人次上升,疾管署疫情中心副主任李佳琳表示,餐飲、旅宿業腹瀉群聚事件頻傳,其中檢出病原以諾羅病毒為主。由於...

地牛翻身!花蓮15:45發生規模5.8地震 最大震度4級

中央氣象署表示,今天下午3點45分發生規模5.8地震,最大震度4級,震央即在花蓮縣政府東北方 32.8 公里 ,位於台灣...

新冠確診變多了!醫揭「KP.2恐釀新一波流行」 成人中鏢都有一症狀

新冠再起!小兒科醫師陳敬倫表示,最近確診的病人變多了,尤其大人發燒很高機會篩出陽性,這可能是新病毒株KP.2造成的新一波流行。陳敬倫也提醒,新冠沒有特效藥,但容易傳染給別人,如果能及時檢測,就能做好防護。

YouBike昨晚全台大當機 微笑單車道歉曝原因

全國YouBike系統昨晚發生異常,無法借還車輛。微笑單車公司今早表示,因昨晚9時進行系統效能調整,負載升高導致異常,未...

今起梅雨滯留鋒徘徊連炸4天 吳德榮:慎防雷擊、強風、瞬間大雨

梅雨開炸了,中央大學大氣科學系兼任副教授吳德榮今天在「三立準氣象.老大洩天機」專欄指出,今起4天梅雨滯留鋒南北徘徊,民眾...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