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國中教育會考今登場 考前注意事項一次看

立院太平島考察團清晨出發 馬文君:展現捍衛主權決心

登BBC專訪 蔡總統:不排除北京侵略 但很大可能得以維持和平

李玟驟逝…憂鬱症如心患感冒 恢復期風險最高

歌手李玟驟逝,享年48歲。美聯社
歌手李玟驟逝,享年48歲。美聯社

歌手李玟驟逝,憂鬱症議題受關注。董氏基金會今天指出,憂鬱症如「心」的感冒,就算個性陽光也可能罹患;且輕生常發生於恢復期,陪伴者要注意患者有無類似交代後事的言行。

歌手李玟的姊姊李思林昨天在臉書(Facebook)發文表示,李玟數年前不幸染上抑鬱症,長時間抵抗病魔下近日病情急轉直下,7月2日在家中輕生,5日在醫院搶救無效過世,享年48歲。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今天透過新聞稿指出,據世界衛生組織(WHO)估計,憂鬱症將成2030年全球疾病負擔之首;憂鬱症如同「心」的感冒,不分性別、年齡、財富狀況、地位或壓力,也不管個性陽光、充滿活力或是內向不擅表達,都有可能罹患。

葉雅馨說明,憂鬱症患者會無法自行控制情緒低落,並有失眠、對事物失去興趣、食慾不振、無價值感或有強烈罪惡感、無法停止負向思考等情況,甚至選擇用自我傷害來解決痛苦。

葉雅馨指出,就像平常腸胃痛、高血壓或血糖值太高時,無法自行要求自己的腸胃不要痛、血壓或是血糖不要高;因此得積極調整生活習慣,或尋求專業協助,接受心理治療或服藥等,才能控制、緩解症狀。

新北市土城醫院及台北市長庚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劉嘉逸提醒,憂鬱症患者在治療期間,可能會因為治療中斷、沒有完全康復,或又有突發事件而影響病情,即使有接受治療也偶爾還是會有想不開的念頭,需要特別留意。

劉嘉逸指出,憂鬱症患者自殺通常不是在病情最嚴重時,而常是在病情恢復較好、但還沒有完全好的恢復階段,這時陪伴者往往比較放鬆,自殺風險卻是最高的,因此要多留意警訊,如患者可能透漏想不開的意念,將心愛的寵物、東西送人,出現類似交代後事的言行舉止,相關訊息都要嚴肅看待,避免憾事發生。

衛生福利部心理健康司今天也透過新聞稿表示,依據WHO建議,針對自殺報導有「六不六要」原則,包含不要刊登出照片或自殺遺書、不要報導自殺方式的細節、不要簡化自殺原因、不要將自殺光榮化或聳動化、不要使用宗教或文化的刻板印象來解讀、不要過度責備。

以及,當報導事件時,與醫療衛生專家密切討論;提到自殺時,用「自殺身亡」而不要用「自殺成功」這樣的字眼;只報導相關的資訊,且刊登在內頁而非頭版;凸顯不用自殺的其他解決方法;提供與自殺防治有關的求助專線與社區資源;報導危險指標以及可能的警訊徵兆。

★珍惜生命,若您或身邊的人有心理困擾,可撥打
安心專線:1925|生命線協談專線:1995|張老師專線:1980

患者 憂鬱症 李玟 醫師

延伸閱讀

陳法拉曬「粉色合照」悼李玟 「願世界記得你的笑容」句句戳心

李玟辭世 引起中國社會關注憂鬱症

獨/憂鬱+乳癌壓垮李玟最後一根稻草?親姊李思林悲痛親曝真相

和Coco取同名!女星吳婉君哀悼偶像李玟曝她暖心之舉

相關新聞

國健署健康飲食3大技巧 避免「假蔬菜」讓蔬菜攝取量不足

現代人工作繁重、工時也長,雙薪家庭更是辛苦,只有休假日才能好好休息。平日為了節省時間求方便,多數人都是外食族,一天當中總會有一兩餐在外面買著吃,當外食族在吃自助餐或是買便當時,多少會考慮如何達到均衡飲食,或是一日五蔬果、311法則。國健署特別透過臉書粉專「食在好健康」分享健康飲食3大技巧,順便提醒國人應多加留意「假蔬菜」,以免蔬菜攝取量不足。

餐飲旅宿業腹瀉頻傳 就診達近14萬人次 諾羅病毒檢出多

近期國內腹瀉就診人次上升,疾管署疫情中心副主任李佳琳表示,餐飲、旅宿業腹瀉群聚事件頻傳,其中檢出病原以諾羅病毒為主。由於...

地牛翻身!花蓮15:45發生規模5.8地震 最大震度4級

中央氣象署表示,今天下午3點45分發生規模5.8地震,最大震度4級,震央即在花蓮縣政府東北方 32.8 公里 ,位於台灣...

嘉義規模5.5地震 不排除14天內還有規模4以上餘震

嘉義新港今天下午5時30分發生芮氏規模5.5地震,地震測報中心表示,研判起因是在歐亞大陸板塊和菲律賓海板塊擠壓下,力量於...

去年消費申訴創10年新高 線上遊戲連3年奪冠!外送爭議第2名

去年民間消費規模突破新台幣11兆元大關,改寫歷史新高,但隨之消費申訴也跟著變多,去年行政院消保處受理申訴及調解案件逾7....

蔡政府勞基法「一例一休」修惡遺毒 勞團喊話賴政府還我七天國假

準總統賴清德520就職前夕,工鬥團體今召開記者會要求新執政團隊全面修善勞基法,高喊「新政府開車,不能靠功德」。台灣勞工2...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