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她混調「2款飲料」助排便 連同事都愛上這味:出手搖感覺會紅

一上車就拔刀!醫專生中捷持3刀砍人後躺車廂畫面曝 被捕狂吼:我自己會走

臉書曾立誓「穿白衣救人」!中捷砍人凶嫌身份遭起底

今年首例本土登革熱現蹤台南 傳染期曾到宜、花、高

防疫人員在台南市仁德區執行孳生源查核與清除,並進行化學防治,避免病媒蚊孳生,防範登革熱。圖/疾管署提供
防疫人員在台南市仁德區執行孳生源查核與清除,並進行化學防治,避免病媒蚊孳生,防範登革熱。圖/疾管署提供

台南字2019年後首現本土登革熱,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13日表示,台南仁德區40多歲女性感染第一型登革熱,目前案已出院返家休養,但是個案可傳染期曾至宜蘭、花蓮、高雄旅遊,相關縣市會針對其活動地點進行防治措施,台南也會設置擴大採檢站。

台南市仁德區40多歲女性,6月4日因出現發燒、頭暈及腹痛等症狀就醫後返家,6月7日和10日因症狀持續二度就醫,經醫院通報及採檢送驗後,確診感染第一型登革熱;目前個案已出院返家休養,密切接觸者目前無疑似症狀。

羅一鈞指出,該個案發病前14天內無出國史,研判為本土病例,潛伏期主要活動地點為住家附近,感染源待進一步調查。台南已成立區級指揮中心,在個案住家、周圍及活動區等進行孳生源查核與清除、化學防治、民眾衛教等各項防治工作,並將於社區成立擴大篩檢站。另外,因個案在可傳染期曾至宜蘭、花蓮、高雄旅遊,相關縣市也將針對其活動地點進行防治措施。

登革熱國內今年截至目前累計1例登革熱本土病例及45例境外移入病例。羅一鈞表示,境外移入累計45例,高於去年其前年同期,因為疫情解封出國熱潮恢復,增加境外移入登革熱,導致本土個案出現風險提高,尤其在埃及斑蚊分佈三縣市南高屏,應該提高警覺。

目前境外移入病例感染國家以東南亞為多,分別由印尼(15例)、馬來西亞(11例)、越南(7例)、泰國(6例)、馬爾地夫(3例)、印度(2例)及菲律賓(1例)移入。鄰近之東南亞/南亞登革熱疫情上升, 柬埔寨、馬來西亞近期仍持續上升,泰國 、斯里蘭卡、菲律賓及寮國疫情略降,惟前述國家今年疫情均高於近年同期 。另美洲地區疫情持續,累計報告超過200萬例,以南美洲巴西逾151萬例報告數為多,祕魯、波利維亞及阿根廷等疫情亦嚴峻。

疾管署提醒,目前正值登革熱流行季節,近期國內各地陸續有降雨情形,請民眾落實「巡、倒、清、刷」,並於雨後進行巡檢,加強住家內外環境整頓與孳生源清除,以降低病媒蚊密度;戶外活動時請穿著淺色長袖衣褲,使用政府機關核可的防蚊藥劑。

疫情 登革熱 馬來西亞

延伸閱讀

去年國人10大死因統計 癌症蟬聯首位、新冠第3名「疫情致14667人死亡」

去年死亡數漲幅增2倍 羅一鈞估今年新冠死亡穩進前7名

猴痘首例兒童個案 衛生局訪視幼兒園後維持低風險

猴痘首例家戶感染 4歲男童遭同住成年家人傳染

相關新聞

國健署健康飲食3大技巧 避免「假蔬菜」讓蔬菜攝取量不足

現代人工作繁重、工時也長,雙薪家庭更是辛苦,只有休假日才能好好休息。平日為了節省時間求方便,多數人都是外食族,一天當中總會有一兩餐在外面買著吃,當外食族在吃自助餐或是買便當時,多少會考慮如何達到均衡飲食,或是一日五蔬果、311法則。國健署特別透過臉書粉專「食在好健康」分享健康飲食3大技巧,順便提醒國人應多加留意「假蔬菜」,以免蔬菜攝取量不足。

餐飲旅宿業腹瀉頻傳 就診達近14萬人次 諾羅病毒檢出多

近期國內腹瀉就診人次上升,疾管署疫情中心副主任李佳琳表示,餐飲、旅宿業腹瀉群聚事件頻傳,其中檢出病原以諾羅病毒為主。由於...

地牛翻身!花蓮15:45發生規模5.8地震 最大震度4級

中央氣象署表示,今天下午3點45分發生規模5.8地震,最大震度4級,震央即在花蓮縣政府東北方 32.8 公里 ,位於台灣...

嘉義規模5.5地震 不排除14天內還有規模4以上餘震

嘉義新港今天下午5時30分發生芮氏規模5.5地震,地震測報中心表示,研判起因是在歐亞大陸板塊和菲律賓海板塊擠壓下,力量於...

新冠確診變多了!醫揭「KP.2恐釀新一波流行」 成人中鏢都有一症狀

新冠再起!小兒科醫師陳敬倫表示,最近確診的病人變多了,尤其大人發燒很高機會篩出陽性,這可能是新病毒株KP.2造成的新一波流行。陳敬倫也提醒,新冠沒有特效藥,但容易傳染給別人,如果能及時檢測,就能做好防護。

YouBike昨晚全台大當機 微笑單車道歉曝原因

全國YouBike系統昨晚發生異常,無法借還車輛。微笑單車公司今早表示,因昨晚9時進行系統效能調整,負載升高導致異常,未...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