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隆:紙業需求溫和復甦
![正隆小檔案 圖/經濟日報提供 正隆小檔案 圖/經濟日報提供](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24/05/04/2/29598559.png&x=0&y=0&sw=0&sh=0&sl=W&fw=800&exp=3600&w=930)
正隆(1904)年報出爐,董事長鄭人銘在致股東報告書中表示,2024年紙業需求有望延續溫和的復甦節奏,原物料也以溫和波動為主,各產業有望穩步修復。在集團產銷據點中,看好越南市場前景可期,主要是越南持續受外商積極投資,許多科技業增加投資份額,已成為「亞洲新鏈」一員。
鄭人銘表示,2023年台灣造紙產業供需表現不甚理想,上半年即便中國全面解封,但經濟卻難以在短期內復甦,加上大環境不利因素並未消失,市場需求依舊不振,國內工紙營運首度出現近年罕見的衰退,而市場猶未出現明顯的回溫情況。由於工紙產銷量的衰退,自然影響著工紙售價的起伏,而工紙價格並未隨需求增減有明顯浮動,且先前因成本不斷墊高下,所進行的調價幅度不足以反應成本,受限市場低迷,只能自行吸收成本。
整體而言,2023年市況呈現內平外冷,產業持續籠罩去庫存氛圍,紙包裝需求不顯。依據造紙公會統計,2023年台灣造紙總產量較去年衰退3.6%,來到409萬噸;總銷量減少5%,約403.8萬噸,其中內銷下滑7.5%,約245.2萬噸,外銷下滑 1%,至158.6萬噸。終端需求減緩,全台紙器產銷量表現亦較去年衰退2.9%,約21.2億平方米。
即便大環境不理想,但正隆海外按時程規劃擴產。包括越南平陽造紙廠第二期年產能40萬公噸工紙計畫已投產、第三期工紙產線亦積極籌建中,濱吉與北江紙器廠皆已投產,兩廠年產能各1.2億平方米。此外,台灣持續推動「低碳與淨零智紙」,大園造紙廠年產6.6萬噸再生白漿線已商轉、竹北廠全台最大高效能生質熱電系統亦於2023年下半年商轉、后里廠沼氣綠電系統,預計2025年啟用。
展望2024年,鄭人銘表示,隨著貨幣政策緊縮和消費者購買力下降的遲滯效應,在主要經濟體發酵,美國市場成長幅度將明顯趨緩、歐洲瀕臨衰退,中國也因房地產產業的困境,拖累經濟活動。因此,全球經濟衰退的風險仍然很高。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