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伊朗總統墜機亡!全國哀悼5天6/28舉行選舉 民眾集體湧出悲痛祈禱

回去你的國家:黎巴嫩遣返330位敘利亞難民 「自願返鄉」的深沉無奈

續審國會改革法案朝野再爆推擠!他一夫當關擋門 國民黨成功占領主席台

台版 ICS 第三階段 千億可贖回債利息列資產...業者有3贏

金管會宣布「台版ICS」第三階段在地化和過渡化措施,一、允許保險業4.7兆元海外可贖回債(含國際板債)「利息」納適格資產,有助縮減負債,業者可緩解增資壓力鍋、提振獲利並增加保留盈餘等三贏,二、2026年接軌ICS的長壽、脫退、費用和巨災等四大風險,准再加15年認列。

以目前可贖回債約4~5%報酬率估算,4.7兆元贖回債中、估可認列資產約1880~2350億元,此舉將讓保險業平均ICS提高1~4個百分點,緩增資壓力,也因納入分母資產,資產增加、負債縮小,可減少提存責準金,有助拉獲利、增保留盈餘,是三贏措施。

保險局長施瓊華坦言,依國際保險監理官協會(IAIS)規定,因可贖回債在存續期間可能被贖回,不具固定收益性質,不屬適格資產,例如保險業買了國際板債,不可贖回期限是五年,但現在都已逾五年,業者仍持有,依其規定,就會被剔除適格資產。

升息階段,發行人都不贖回,導致保險業手握逾兆元可贖回債,接軌時吃掉資本,加重增資壓力,除非要等降息、發行人贖回才能減壓。

為減緩保險業接軌衝擊、並維持債券市場穩定,金管會允許保險業在2023年底前、所持有約4.7兆元可贖回債,在最近可贖回日前的現金流量,可納入適格資產;但2024年起新增的可贖回債仍適用ICS規定。

二是,過渡性措施,金管會允許2026年接軌ICS的長壽、脫退、費用和巨災等四大風險,准再加15年認列。

施瓊華坦言,相較於目前RBC制度,TW-ICS新增了四大新興風險,對我國保險業是一大挑戰,為協助業者循序漸進導入TW-ICS,在充分考量業者負擔能力、參酌國際經驗及業者建議,針對這四大新興風險給15年的過渡性措施。

這過渡措施,指分母的風險性資產可分15年逐年增加,例如長壽風險係數是17.5%、大量脫退(指保單解約)若是個人保單係數是30%、團險是50%、費用風險係數(指保費因通膨無法繳納)是8%、巨災則依各公司面對情境自行設定。

例如2026年接軌後15年,A壽險公司個人保單脫退風險係數30%,就可採每年增加2%方式計提資本,例如2026年首年僅計算2%,2027年再加2%,依此類推,避免壽險業在2026年一接軌就得面臨龐大增資壓力。

為接軌TW-ICS,金管會分三階段推出在地化和過度化措施,第一階段是2023年7月,壽險業投資台股給15年調整期;第二階段是同年11月,對ICS利率風險和淨資產影響也給15年;2024年是放寬可贖回債認列並給新興風險15年調整。

2026年壽險業要接軌ICS將正式取代RBC。計算ICS的分子是合格資本、分母是風險性資產,依規定,法定標準是100%。

保險 壽險業

延伸閱讀

台股大跌近550點 金管會信心喊話:今年以來台股漲幅僅次這國家

新任金管會主委彭金隆:勾勒「第二層健保」藍圖,改善目前健保困境!

準金管會主委彭金隆 農家子弟曾是政大開心農場推手

「1國家」榮登長壽寶地!長壽專家建議:做好5習慣讓你更長壽健康

相關新聞

賴總統兩岸論述相對強硬…台股驚嚇跳水 內資急救援

賴清德總統昨(20)日就職演說對於兩岸的論述相對強硬,演說當下台股應聲跳水急殺156點,所幸八大公股券商、投信緊急進場救...

從520看中長線 台股推演三劇本

台股在外資買盤回流推動下,上周盤中締造21,515點歷史新高。隨新任總統賴清德在今(20)日上任,市場聚焦就職演說、特別...

520行情 分析:台積主演 3配角將發亮

美股道瓊首次登頂四萬點,為台股五二○當天行情提供可加分的利多,不過,台積電ADR(美國存託憑證)走跌,是否拖累現股股價表...

台股收2萬1258點 蔡英文執政8年指數漲1.6倍

今天是總統蔡英文任內台股最後一個交易日,集中市場加權股價指數以2萬1258點作收,小跌45點,成交量4155億元。蔡英文...

台積電開高7元 台股開盤上漲42點

台股17日開盤上漲42.49點,開盤指數為21,346.75點。台積電(2330)開盤價為848元,上漲7元。

台股超勇…八年漲幅冠亞洲 證交所:基本面優異、資金面充沛

蔡英文總統八年任期將屆,臺灣證券交易所昨(16)日統計,台灣資本市場挾優異基本面及充沛資金動能,展現強大競爭力及韌性,過...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