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研究:要提高晶片供應安全 蘋果需放眼台積電美國以外的晶圓厰

彭博行業研究分析指出,即使蘋果料將成為台積電(2330)美國亞利桑那州晶圓廠的第一大客戶,但其仍需尋找替代供應來源(三星電子或英特爾),才能降低中期半導體供應風險。蘋果大部分晶片(不單單是仿生處理器)的供應商可能都過度依賴台灣製造。

未來三年,蘋果對先進製程產能的需求將大幅增長。這對蘋果降低仿生處理器生產的對台依賴度構成挑戰。蘋果可能仍會每年升級手機系統單晶片,而為了容納更多電晶體和記憶體,每次升級後仿生晶片的尺寸都會更大。蘋果一直採用台積電的最新工藝節點,例如2023年的N3節點和2025年的N2節點,但最新晶片生產技術的良率可能低於 N7和N5等成熟節點技術,導致12英寸晶圓產量下降。

彭博行業研究預計,到2025年年底,蘋果用於手機晶片的總晶圓需求將增長 43%,從2022年的約56萬片增至2025年的近80萬片。iPhone出貨量同期可能僅增長8%。

由於依賴台積電的台灣晶圓厰生產 iPhone晶片和桌上型電腦處理器,蘋果面臨很大的供應鏈風險,且未來三到五年內都無法有效化解這一風險。儘管預計蘋果將成為台積電亞利桑那州晶圓厰(興建中)的第一大客戶,但這並未有效解決晶片供應依賴單一地區的問題,而這是蘋果產品最重要的元件。

台積電亞利桑那州晶圓厰產能太小且投產時間太晚。台積電亞利桑那州晶圓厰一期項目預計將於2024年開始生產5奈米節點晶片。但根據彭博行業研究的情景分析,2025年蘋果可能只能獲得該晶圓厰的12萬片晶圓產能,僅能滿足15%的需求。相關原因包括高通和Nvidia等晶片設計公司分走部分產能,以及新晶圓厰投產後一般都有12-24個月的調試期。

在最壞情景下,蘋果可能需要承擔潛在利益衝突的風險,將部分訂單交給三星電子或英特爾。目前,三星電子更有可能獲得蘋果的訂單,因為它在美國和韓國的3奈米和5奈米晶片代工產能都比英特爾大。其次,三星電子在手機晶片生產方面具有豐富的經驗,在A10晶片組推出之前一直都是蘋果的主要晶片代工廠;目前三星電子為高通代工晶片。最後,三星電子是唯一一家具有新一代全環繞閘極技術(GAA)經驗的晶圓代工廠,提高了未來滿足蘋果嚴格性能和良率要求的機率。

然可留意的是,在於蘋果的記憶體和顯示屏供應已經依賴三星電子 ,如果三星電子在蘋果供應鏈中的份額越來越高 ,則可能會讓其獲得更高的定價權。

蘋果還必須保持關注的一點是,依賴台灣工廠供貨的晶片供應商數量占比快速上升。這對於蘋果打造一個更完備、更具韌性的半導體供應鏈而言至關重要。過去四年裡,在台灣設有生產設施的蘋果無廠半導體製造商和垂直整合製造(IDM)晶片製造商數量占比大幅上升,從2018年的3%升至2021年的17%,使台灣成為所有地區中增長最快的市場。能夠體現這一增長的突出例子涉及蘋果的三大射頻晶片供應商:博通、Qorvo和Skyworks。2018年,三家供應商在台灣只有一個工廠,占其總供應量的7%。但到2021年,在台灣的工廠數量已增至五個,占三家供應商整體供應量的33%。

三星電子 晶片 蘋果供應鏈

延伸閱讀

WSJ:蘋果限制員工用ChatGPT 正開發自家大型語言模型

G7峰會前夕日邀七大半導體廠聚會 凸顯這兩件事

OPPO終止研發晶片 中國業界掀起搶人才大戰

大立光、技嘉 認購火

相關新聞

受惠全球雲端科技大廠加碼投資 台積電AI營收上衝百億美元

台積電AI業績喊衝。法人看好,受惠全球雲端科技大廠加碼AI投資順勢帶動客戶瘋狂下單,台積電今年AI營收將首度突破百億美元...

台積電首度發表2奈米強化版A16新型晶片製造技術

台積電在美國當地時間24日舉辦2024年北美技術論壇,會中揭示其最新的製程技術、先進封裝技術、以及三維積體電路(3D I...

魏哲家出席北美技術論壇 台積電2026年完成矽光子整合

台積電於美國時間24日舉辦北美技術論壇,發表A16技術,預計2026年量產,屆時將邁入埃米世代。2025年完成緊湊型通用...

鴻海首部國產電動車上陣 展示完整電動車生態系

「2024 臺北國際車用電子展」17日於南港展覽館1館舉行。鴻海(2317)作為主要參展廠商,圍繞集團智慧電動車平台,進...

台積電下屆董事候選人名單出爐!林全與二外籍女獨董入列

台積電今日宣布十位董事被提名人,包括三位現任董事魏哲家、曾繁城、龔明鑫,四位現任獨立董事彼得‧邦菲爵士、麥克‧史賓林特、...

晶圓代工廠業者世界先進:電價若調漲15% 今年毛利率影響0.5%到1%

專業8吋晶圓代工廠世界先進董事長方略今日表示,政府決定宣布調漲電價,世界內部估算,若電價漲幅15%,世界因是用電大戶,一...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