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台中傳溺水意外!19歲高三生河堤嬉戲落水 無呼吸心跳急救中

議場大混戰!藍白聯手拚國會改革今立院三讀 韓國瑜出招採舉手表決

防基金經理人弊案 金管會擬修法最高罰1500萬元

近年基金經理人弊案頻傳,金管會今天宣布將採13招強化防範經理人利益衝突。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近年基金經理人弊案頻傳,金管會今天宣布將採13招強化防範經理人利益衝突。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近年基金經理人弊案頻傳,金管會今天宣布將採13招強化防範經理人利益衝突。現行投信投顧事業若未建立及未落實執行內控,僅能處限制性措施,金管會有意修法,一旦通過,未來違規最重可罰新台幣1500萬元。

根據金管會證期局統計,截至2023年底止,國內有38家投信(含外商),其中有544名基金經理人、228名全委經理人。

考量近年陸續有投信基金經理人涉弊,為健全資產管理業發展、維持市場交易秩序,金管會參酌各國監理制度,今天宣布將新增7項並精進6項利益衝突防範措施,合計有13項措施,將分短、中、長期3階段推行。

第一階段有3項,預計即日起3個月內執行,包括強化與檢調單位合作;督促投信投顧業認識並關懷員工,了解員工工作、家庭及財務情形;建置專區宣導行為管理案例,定期彙整投信投顧人員常見缺失態樣、受金管會及司法機關處分情形,並蒐集最佳實務作法相關案例,放置公會網站專區供從業人員參考。

第二階段有8項,預計即日起6個月內完成,包括訂定投信事業內部標準規範;提高監理強度;增訂基金或全委經理人行為遵循指引;運用科技管理資通訊設備;持續優化檢查機制;推動投信事業導入責任地圖;深植道德操守意識;建置合理薪酬及獎懲制度。

第三階段有2項,金管會預計可能需耗時至少1年完成。2項措施包括研議修正投信投顧法,將投信投顧事業未建立及未落實執行內控納入可處罰鍰範圍,同時提高罰鍰上限;借重周邊單位協助查核投信事業內控內稽機制完備及落實情形。

金管會證期局副局長黃厚銘在例行記者會說明,金管會先前研擬的投信投顧法修正草案,預計將違規罰鍰上限自現行300萬元提高至1500萬元,考量目前投信投顧事業若未建立及未落實執行內控,僅能處限制性措施,例如糾正、警告及暫停業務等,尚無法處罰鍰,金管會擬一併修正投信投顧法,將投信投顧事業未建立及未落實執行內控納入可處罰鍰範圍。

換言之,若未來順利通過修法,當投信投顧事業未建立及未落實執行內控,金管會最重將可處1500萬元罰鍰。

不僅如此,金管會研擬將投信投顧公會所訂投信人員交易買賣控管及資通訊設備管理自律規範提升至法令位階,明訂在金管會子法或相關令釋中,提高監理強度。若投信投顧事業違規,原先僅能由投信投顧公會依自律規範處分,未來金管會將可依投信投顧法開罰。

同時,考量目前基金經理人行為規範散落在金管會子法、函令及投信投顧公會自律規範中,金管會研擬訂定基金經理人行為遵循指引,統一彙整基金經理人禁止或限制的行為規範,供經理人參考。

銀行業預計2025年起導入責任地圖制度,強化對高階管理人員問責,金管會預計參考銀行業規範,推動投信事業導入責任地圖制度,精進對高階經理人問責。不過,黃厚銘提到,因行業別不同,雖然原則上會參考銀行業規範,但將不會全數比照。

金管會 銀行業

延伸閱讀

春節海外期貨下單異常 期貨商7月底前須建備援機制

兆豐銀促銷刷卡買匯踩紅線 央行外匯局長解釋:重點是「促銷」

數存戶高息戰銀行不玩了 業者將改採深度經營

兆豐銀調降刷卡結匯手續費

相關新聞

國泰世華去年阻詐共12.8億元 持續精進行員攔詐知能

政府全力防範詐騙,金融業者也跟進,國泰世華銀行指出,2023年共成功阻詐1802件、總金額達新台幣12.8億元,臨櫃攔阻...

台股盤中大跌逾五百點 金銅股閃亮亮 佳龍攻上漲停板

台股16日開低走低,盤中一度大跌逾500點,超過1,500家股票都下跌,但金銅股卻表現強勢,相對其他族群抗跌,其中佳龍(...

網紅愚人節玩笑闖禍 造謠巴菲特買台積 恐判10年

國內一名財經網紅在愚人節撰寫巴菲特買回台積電股票的假消息,並以彭博(Bloomberg)新聞報導的名義發布,假消息被國內...

台灣網紅愚人節放台積電假消息被盯上 最重恐關十年

網紅在臉書上發放消息要注意了,即使聲稱開玩笑也將有刑責,最重恐將被關十年。昨天愚人節,有台灣網紅在臉書上亂開玩笑聲稱巴菲...

央行升息半碼 對民眾荷包影響一次看

中央銀行今日起升息半碼,重貼現率上升至2%,重回2008年12月水準。央行升息後,銀行也會跟進調升存款及貸款利率,雖然只...

熱錢瘋狗浪來了!連兩天匯入巨款、匯市爆量強升 近日挑戰32元大關

熱錢回來了。外資連兩日瘋狂匯入,激勵國內股匯雙雙暴衝,不僅台股收盤續創新高,新台幣匯率16日也勁升1.92角,收在32....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