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校園講座/金管會主委黃天牧:防投資詐騙 三不三要

經濟日報與輔大管理學院共同舉辦「防制金融投資詐騙」校園講座,由金管會主委黃天牧專題演講,輔大金融國企系主任高銘淞、券商公會理事長陳俊宏、經濟日報總編輯費家琪、輔大管理學院院長李建裕、櫃買中心總經理李愛玲、投信投顧公會理事長劉宗聖等與學生合影。 記者蘇健忠/攝影
經濟日報與輔大管理學院共同舉辦「防制金融投資詐騙」校園講座,由金管會主委黃天牧專題演講,輔大金融國企系主任高銘淞、券商公會理事長陳俊宏、經濟日報總編輯費家琪、輔大管理學院院長李建裕、櫃買中心總經理李愛玲、投信投顧公會理事長劉宗聖等與學生合影。 記者蘇健忠/攝影

金管會主委黃天牧表示,隨著時代改變,大學生投資理財比例大幅增加,但也因為「FOMO」、「YOLO」及「TINA」三種心態,容易步入投資陷阱。金管會積極協助「識詐」、「阻詐」,守護國人財產安全,民眾只要保持「三不三要」的原則,便能避開投資詐騙。

經濟日報於12月4日與輔仁大學管理學院共同舉辦金融校園講座,主題是「防制金融投資詐騙」,邀請黃天牧專題演講,並與櫃買中心總經理李愛玲、券商公會理事長陳俊宏、投信投顧公會理事長劉宗聖、輔大金融國企系主任高銘淞共同座談,由經濟日報總編輯費家琪主持,輔大管理學院院長李建裕出席致詞。

金管會主委黃天牧。 記者蘇健忠/攝影
金管會主委黃天牧。 記者蘇健忠/攝影

黃天牧表示,提供資訊或提醒不必然會改變行為跟決策,每一個人的行為跟決策都是個性與環境塑造的,有個美國管理學者的理論稱「烏比岡湖效應」(Lake Wobegon Effect),指過度自信,認為自己會做更明確的決策,當別人提醒的時候,都覺得別人的能力不如自己;另還有「羊群效應」就像是2021年初大流行的迷因股,沒有基本面但大家覺得團結就是力量,會口耳相傳一起去投資。

有三個英文字可以形容民眾投資的心理,一是FOMO(Fear Of Missing Out),指害怕錯失機會,擔心一旦錯失進場機會,便再也沒有機會跟上;二是YOLO(You Only Live Once),指人生只活一次,因此應把握機會,不投資就會後悔;最後是TINA(There Is No Alternative),指年輕人認為在當前環境下,除了將錢投入資本市場外,沒有其他選擇,因此一窩蜂湧入。

黃天牧以近期台股熱絡為例,詐騙集團便是利用民眾FOMO心理,以投資為主題引誘,常見的方式有假冒政府人員或名人,謊稱保證抽中股票申購,誘使民眾點擊連結至假券商頁面登入帳號密碼;透過高獲利低風險、保證獲利等話術,誘使民眾購買未上市股票或海內外飆股。黃天牧補充,近年詐騙猖獗與疫情有相當大的關聯,過去二至三年網路成為人們溝通重要的橋梁,卻讓人與人溝通的敏感度下降了,才會有這麼多的詐騙案件產生。

至於該如何防範受到金融詐騙,黃天牧建議遵循「三不三要」原則,不聽來源不明消息、不加陌生投資群組、不使用可疑的投資App,此外,要警覺、要查證及發現詐騙時要報警。

詐騙集團 黃天牧

延伸閱讀

永續揭露與國際接軌

金控大股東條款本會期難過關 黃天牧:繼續努力

純網銀持續虧損 目標2025年損益兩平

黃天牧:歐美商辦曝險1400多億 已納海外金檢重點

相關新聞

國泰世華去年阻詐共12.8億元 持續精進行員攔詐知能

政府全力防範詐騙,金融業者也跟進,國泰世華銀行指出,2023年共成功阻詐1802件、總金額達新台幣12.8億元,臨櫃攔阻...

台股盤中大跌逾五百點 金銅股閃亮亮 佳龍攻上漲停板

台股16日開低走低,盤中一度大跌逾500點,超過1,500家股票都下跌,但金銅股卻表現強勢,相對其他族群抗跌,其中佳龍(...

網紅愚人節玩笑闖禍 造謠巴菲特買台積 恐判10年

國內一名財經網紅在愚人節撰寫巴菲特買回台積電股票的假消息,並以彭博(Bloomberg)新聞報導的名義發布,假消息被國內...

台灣網紅愚人節放台積電假消息被盯上 最重恐關十年

網紅在臉書上發放消息要注意了,即使聲稱開玩笑也將有刑責,最重恐將被關十年。昨天愚人節,有台灣網紅在臉書上亂開玩笑聲稱巴菲...

央行升息半碼 對民眾荷包影響一次看

中央銀行今日起升息半碼,重貼現率上升至2%,重回2008年12月水準。央行升息後,銀行也會跟進調升存款及貸款利率,雖然只...

現金預防性需求下降 兔年新台幣最高發行額增幅萎縮

中央銀行今(7)日公布春節前最後一個營業日(2月7日)台幣最高發行額為3兆8753億元,較虎年最高發行額3兆6873億元...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