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右手遭絞肉機夾住!高雄赤鬼牛排女員工臉色蒼白 人和機器一起送醫

不只被毆打虐待…2000名脫北女遭「緩慢處決」!北韓殘忍手段曝光

中信金召開董事會!辜仲諒回任董事 吳一揆任副董事長

10月外銷訂單連14黑 預期AI需求熱、庫存去化效益將顯現…本月拚轉正

經濟部昨(20)日發布10月外銷訂單金額為528.7億美元,年減4.6%,為連續14個月呈負成長走勢。圖為高雄港貨櫃碼頭。 (聯合報系資料庫)
經濟部昨(20)日發布10月外銷訂單金額為528.7億美元,年減4.6%,為連續14個月呈負成長走勢。圖為高雄港貨櫃碼頭。 (聯合報系資料庫)

經濟部昨(20)日發布10月外銷訂單金額為528.7億美元,年減4.6%,為連續14個月呈負成長走勢,主因是全球經濟成長趨緩,終端需求仍低迷。但經濟部預期,11月外銷訂單金額將轉為正成長。

經濟部統計處長黃于玲表示,AI需求殷切、庫存去化雖然各產業步調不一,但已有成效,甚至恢復庫存需求,再加上去年11月中國大陸實施封控,基期偏低,這是推升11月外銷訂單將轉為正成長的主因。

至於12月外銷訂單能否繼續維持正成長?黃于玲認為,AI需求殷切、庫存去化有成等這兩項正面因素12月將持續,但去年12月中國大陸封控解除,出現訂單遞延效應,也就是12月基期又變高了;再加上全球需求仍不明朗,廠商下單保守,疫後廠商下單節奏異於往常季節性,多採急單方式下單,因此,除非11月接單超出表現得好,否則12月外銷訂單有很大機率將跌回負成長。

經濟部表示,受通膨及升息效應影響,全球經濟成長趨緩,終端需求低迷,產業持續去化庫存,10月外銷訂單528.7億美元,較上月增2.9%,較上年同月減4.6%。今年前十月外銷訂單金額4,666億美元,年減17.3%。

若按貨品別觀察,10月因終端電子產品需求持續疲弱、供應鏈調整庫存,致資訊通信產品及電子產品分別年減5.2%及0.3%;光學器材因電視面板價格高於上年同月,加上光學鏡頭接單成長,年增13.8%,這是七大外銷訂單貨品中唯一正成長的產業。

至於傳統貨品因全球經濟成長趨緩,業者縮減設備投資支出,加上海外同業產能增加、部分產品價格低於上年同月,致機械、化學品、塑橡膠製品及基本金屬分別年減12.8%、11.5%、6.9%及5.4%。

根據廠商11月動向調查,按接單金額計算之動向指數為48.8,因此預期11月接單將較10月減少,經濟部預估510億至530億美元,但因去年同期基期偏低,預期年增1.7%至5.7%,在長黑中出現正成長。

經濟部指出,雖高效能運算、AI、車用電子等新興科技應用持續擴展,加上年末為銷售旺季,各國際品牌消費性電子新品接續上市,有助於挹注外銷接單動能;惟全球通膨及升息滯後效應、美中科技戰、俄烏戰爭、以巴衝突等不確定因素仍在,恐抑制外銷接單成長。

經濟部

延伸閱讀

王美花:台灣可借鏡日本氫能發展 半導體合作寫新頁

經濟部:今年1~10月外資投資台灣83億美元

上班族抗漲 「悶經濟」隱憂浮現…將造成景氣低成長

通膨、工資雙漲…日本經濟正在「向上轉折點」 學者指1根本問題:缺乏活力

相關新聞

撥補台電導致略升…國債新高 每人背債27.4萬元

財政部近日公布最新國債鐘,平均每人負債廿七萬四千元創歷史新高,遭立委砲轟國債鐘破表;不過,財政部晚間火速發布新聞解釋,至...

缺工缺料…衝擊前瞻軌道建設 非軌道工程也受災

交通缺工缺料問題嚴重,各地公路、捷運工程進度大受影響,尤其政府推動前瞻計畫,軌道建設更成重災區;雙北捷運局都說,缺工缺料...

桃園頻停電 台電:供電有長程規畫、至2030年發電可淨增910萬瓩

桃園市近期頻繁發生停電事故,台電供電能力因此遭到更多質疑,台電今日對此表示,新增機組發電量高於退役的機組,遠程看到203...

【重磅快評】台灣能源轉型卡關了?

時序過了立夏,霧季接近尾聲,日照時間增加,照理說供電應該趨於穩定,但現況不然,無預警停電頻率增加,民眾的不便明顯增加,根...

4月出口低於預期但連6紅 近期展望如下了雨綠肥紅瘦

財政部今(8)日公布4月海關出口統計,4月出口374.8億美元,較上月減 10.4%,較上年同月增4.3%,雖相比去年同...

賴清德出席工總理監事交接 理事長潘俊榮首提:建議政府考慮核能

工業總會今舉行理監事交接,準總統賴清德也應邀出席,新任理事長潘俊榮表示,工總與政府應該一起為企業界、產業界解決問題,而目...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