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低調訪陸!特斯拉CEO馬斯克突抵達北京 並與國務院總理李強會面

花蓮紅單危樓「耐震補強」再+1 華爾街大樓住戶盼社會善款挹注

環保署公布碳交易規劃 採「2+1」三軌並進

環保署今日說明我國碳交易規劃,未來採「2+1」三軌並進,碳權交易所將負責國內碳權交易、國外碳權代購兩大業務;環保署則負責國內小額減碳效益媒合,例如民眾汰換電動汽機車取得碳權,由環保署媒合買賣雙方。(本報系資料庫)
環保署今日說明我國碳交易規劃,未來採「2+1」三軌並進,碳權交易所將負責國內碳權交易、國外碳權代購兩大業務;環保署則負責國內小額減碳效益媒合,例如民眾汰換電動汽機車取得碳權,由環保署媒合買賣雙方。(本報系資料庫)

環保署今(6)日說明我國碳交易規劃,未來採「2+1」三軌並進,碳權交易所將負責國內碳權交易、國外碳權代購兩大業務;環保署則負責國內小額減碳效益媒合,例如民眾汰換電動汽機車取得碳權,由環保署媒合買賣雙方。

環保署表示,碳交易相關子法包括「自願減量專案管理辦法」、「溫室氣體減量額度移轉、交易或拍賣管理辦法」分別將在6月、11月預告,年底前會陸續到位。

蔡總統昨(5)日接見環團,特別提到碳交所將於下半年成立,未來透過碳權交易、增量抵換、自願減量三管齊下,落實淨零排放。環保署今日對外說明我國碳交易規劃。

環保署指出,碳交所將負責兩大業務,首先是代購國外碳權,這部分不限交易對象,只要企業有碳中和需求,自願購買碳權抵銷碳排,即可透過碳交所購買國外碳權。氣候變遷署籌備處主任蔡玲儀表示,未來國外碳權進到台灣市場,會再有一道把關機制,確保企業在碳交所買到品質可靠的碳權。

碳交所第二項業務是國內碳權的交易,碳權來源是國內自願減量、抵換專案,為避免「囤碳」哄抬碳價,將限制交易對象,僅依法有抵換需求者(例如環評開發單位或碳費課徵對象),才能在碳交所購買國內碳權,確保價格合理。

此外國內碳權的賣方則規定須為公司、工廠、行政單位等事業,換言之,一般自然人無法透過種樹等方式取得碳權、進入市場交易。

據悉,由於環保署碳交易子法今年底才會陸續到位,實際上國內碳權的交易最快可能要到明年、後年才會真正落實。

除碳交所負責的「正規」碳交易外,環保署目前推動小額減碳效益,也確定留在環保署媒合平台繼續運作,不併入碳交所業務。

環保署目前針對汰換舊車、換購電動機車每輛給予2.3噸碳權,換購電動小客車每輛給予19.3噸碳權,目前已媒合買方竹科管理局、新竹縣環保局收購,用來環評增量抵換,接下來中科、南科等也都會加入。

蔡玲儀表示,氣候法各項子法正如火如荼研議中,其中包括盤查登錄管理辦法、自願減量專案管理辦法、增量抵換管理辦法三子法,預計6月預告、7月底完成制定;碳權移轉、交易、拍賣管理辦法則預計11月底前預告,12月底前完成。

代購 氣候變遷 減碳 環保 環評

延伸閱讀

國內碳交易或拍賣辦法 環保署擬11月底前預告

勤業眾信:深思綠色金融稅務及移轉訂價 降低營運風險

碳交易或拍賣辦法 環保署擬11月底前預告

宜蘭資源回收連續7年稱霸全國 獲環保署頒最高榮譽獎

相關新聞

傳轉任台新金獨董 藍委:王美花未利益迴避

傳出經濟部長王美花卸任後,將轉任台新金控獨董。王美花與準國防部長顧立雄為夫妻關係,國民黨立委徐巧芯昨質疑,台新銀行有和國...

營造、農業居多…失聯移工逾8.5萬人 擬修法祭重罰

失聯移工人數屢創新高,截至今年二月,在台移工七十五萬六八三一人,失聯移工卻累計高達八萬五二二九人。勞動部長許銘春昨赴立院...

求問「工作快樂還是前途要緊」? 兩派網友吵翻了

「究竟該選擇快樂工作還是前途要緊?」,日前有網友上網求問自己正面臨兩難中,目前擔任科技業PM,薪水、職位、發展性都是符合...

漁電共生亂象…假養殖真種電 納骨塔也不放過

台南市太陽能光電發展迅速,光電裝置容量全國第一,發電量也提前達標,但沒限制開發也遭受批評,認為破壞環境,影響居民生活;議...

近期缺電議題引關注 一度傳出接任閣揆的童子賢對核能如此看

準總統賴清德的閣揆人選,一度傳出由和碩聯合科技董事長童子賢接任。童子賢今天於台北榮總大師講堂演講「台灣產業發展與世界趨勢...

停電之亂 桃園民怨…3萬戶受影響

桃園市最近五天八度停電,超過三萬用戶受影響,「停電之亂」引發龐大民怨,許多市民紛紛詢問如何購買發電機或不斷電系統。有桃園...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