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1時40分花蓮近海規模5.0地震 最大震度3級

年度現象03:遲來的#MeToo時刻 改變表演藝術產製樣貌

【撰文/白斐嵐(獨立評論人)】

搜尋《PAR表演藝術》雜誌資料庫,撇除劇情介紹、歷史事件或修辭隱喻不談,「性騷」關鍵字最早的紀錄,是1995年一篇關於民族音樂發展的文章(恰好也是年度回顧專題)。時值國立藝術學院(現為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成立傳統音樂學系之際,文中連帶提及他校民族音樂教授被指控性騷擾案件成立(註1)。再次出現,已是2017年城市藝波的紐約報導。這次它有了個響亮的名字「#MeToo」——關鍵字標籤(Hashtag)代表的是社群媒體的推波助瀾,「MeToo」一詞則讓個人經驗不再只是個案,而匯聚為集體經驗並形成社會運動。

在「#MeToo」這場社會運動正式出現之前,權勢性騷、性侵並非不存在;然而,一直要等到美國女演員艾莉莎.米蘭諾(Alyssa Milano)在社群媒體公開指控好萊塢知名製作人哈維.溫斯坦(Harvey Weinstein),引發多名受害者跟進發聲,過往私下流傳、彼此叮嚀的「耳語網絡」(Whisper network)才真正被放到檯面上。隨後而來的取消文化、親密指導、性別友善勞動環境等討論,更徹底改變了表演藝術的創作與產業樣貌。

從旁觀者到局內人 揭開傷口後的難題

2017年底「#MeToo」運動全球爆發後,台灣有很長一段時間是以旁觀者的姿態參與其中。以表演藝術圈為例,媒體關注哪個國外大咖編舞家、導演、指揮涉入事件,創作者與團隊開始探討相關題材,機構與政府單位以國外經驗參考借鏡——但對國內零星爆發的個案,多閉口不提。2018年韓國木花劇團《羅密歐與茱麗葉》原受邀來台演出,然導演吳泰錫在韓國的性侵案件,經台韓雙方劇場工作者的串聯,也在台灣社群引發軒然大波,成為台灣第一次因「#MeToo」取消演出的案例。

若說社會運動之意義,不僅只是揭露創傷與壓迫,而能帶著改變的動力;那麼「#MeToo」的積極意義,也不會只是「我也是」抑或「他也做過」,更要思考該如何前進。從這角度來看,台灣的「#MeToo」早在爆發之前,早已默默開始。韓國木花劇團事件之外,先是電影導演張作驥、鈕承澤相繼性侵判刑,後又有劇場導演Baboo性騷擾判刑、國家文藝獎得主撒古流被控性侵。一次又一次的案件,引發諸多關於「作品還能不能公開放映╱演出╱展覽」、「服刑後是否該被剝奪創作自由」、「國家資源挹注是否助長權勢關係」、「過往獎項是否該連帶取消」等討論,過程中也可見到眾人立場的鬆動與變化。

2023年台灣社會快速引爆的「#MeToo」事件,自政治圈一路延燒至各行各業。這場大火來得快(雖然慢了世界5年),去得也快。加害者等著社會淡忘,媒體賺盡流量,受害者的傷是一輩子之長,而我們每個人都在重新理解自己身處其中的責任與界線。此議題之所以艱難,正因為性侵害、性騷擾時常發生在私人場合,和法律之間有一大片空白地帶,舉證已有困難,更有不少過往案件因社會氛圍而不敢揭露而未曾保留證據。表演藝術圈無論是傳統師徒制、古典音樂密室教學、舞者或演員的身體接觸、導演被賦予的絕對權力,甚至藝術被期待╱認可的「離經叛道」,都讓這圈子成為重災區,其中不乏過往受人景仰的在世或已逝名家大師,也有紀念活動暫緩舉辦、取消演出,或遮掩人名以求安全下莊。

關照彼此 重建與展望「我們想要的」創作環境

受邀來台參與兩廳院「亞洲連結:製作人工作坊」的澳洲製作人溫蒂.馬丁(Wendy Martin),在接受《PAR表演藝術》雜誌訪問疫後生態觀察時提到:「『關照』(care)會是表演藝術接下來非常重要的關鍵字,如何關照他人、關照環境,如何照顧觀眾、提供安全的創作環境,讓大家能安心地分享故事。」(編按)這段話很適合作為「#MeToo」註解——重點從來不在於批鬥加害者,而是重新思考我們想要什麼樣的創作環境。

事件爆發後,制度面可看見臺北市藝術創作者職業工會與多個藝文團體(註2)站出來提出訴求,呼籲落實《性別工作平等法》、提供受害者心理諮詢服務、成立專責委員會、審慎挹注公共資源等;立法院也在高漲的社會情緒推動下,盡速完成性平三法修法;文化部並增設獎補助撤回機制,「避免以國家資源間接強化不平等的權力資源關係」(實際執行還須後續觀察)。至於政策「關照」不到的地方,則有民間團體積極串聯提供心理與法律諮詢,如表盟舉辦相關講座,內容涵蓋性別平權、性騷擾防治、法規與申訴救濟、親密排練準則等。

對於身體界線的討論,實際改變了藝術生產之倫理關係與產製過程。身體作為舞台表演的「工具」,更需要被妥善對待,無論是排練、工作坊或是正式演出,都更需要營造安全環境,來讓身體安然涉入險境。在英美行之有年的「親密排練」(Intimacy Choreography)制度,近年也在台灣愈來愈受重視,無論表演藝術聯盟或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都有相關倡議,強調事前妥善溝通與演練、專業親密指導在場參與、隨時喊停的互信機制、第三方匯報與監督等。當然,也有案例是工作坊為省麻煩,直接避免任何形式的肢體接觸,反而帶來另一種困擾。

如何在幽微而確切、結合耳語與證據、是非界線偶爾難辨的權力與性別議題之間,找到一條前進的道路,或許正是藝術創作可以著力之處。這些年在事件尚未爆發、運動已然悶燒之時,已有如蘇品文《少女須知》系列、再拒劇團2019年《感傷之旅》或2023年兩廳院駐館藝術家黃郁晴作品《藝術之子》帶來討論。2023年的年度「#MeToo」現象,不以今年為限,正因為事件自古以來一再上演,沒被看見之前不代表不存在,也因此在一切看似船過水無痕的此刻,也才能更積極地寄望於未來。

(註)

1. 林谷芳,〈激情過後、主體何在? 高潮之後的省思〉,《表演藝術》雜誌,1995年1月號。

2. 包括台灣視覺藝術協會、中華民國表演藝術協會、臺北市紀錄片從業人員職業工會、台灣舞蹈生態行動協會、台灣舞蹈研究學會、補破網婦女團。

(編按)完整專訪內容,可見本期雜誌第90至91頁。

【完整內容請見《PAR表演藝術雜誌》2024年1月號;訂閱PAR表演藝術電子版

延伸閱讀

北藝中心董監事交接 清大音樂系教授王文儀接任董事長

威士忌摻K他命迷昏傳播妹性侵 胡扯她抽得「很熟練」重判8年

女直播主控性騷害勒令退伍 社會氛圍讓國軍求饒...真相大翻盤

酒醉女搭小黃被「撿屍」到摩鐵性侵 她一度錯怪運將...最終色狼落網

相關新聞

工具 還是對手?——人工智慧與表演藝術的探索與角力

如果有隻鸚鵡能回答任何問題,我將毫不猶豫宣稱牠是智慧生物。 ――狄德羅(Denis Diderot) 信不信由你,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與表演藝術的糾葛已超過百年——在捷克劇作家卡雷爾.恰佩克(Karel Čapek)1920 年的作品《羅梭的全能機器人》(Rossum's Universal Robots)中,「機器人」(robot)一詞首度被用來描述這種外型似人,擁有與人類相同思考與行動能力的機械;而劇作中機器人原本設計來服務人類,卻「覺醒」而導致人類毀滅的設定,也成了後世科幻作品對人工智慧的經典想像:從《2001 太空漫遊》的 HAL 9000 到《魔鬼終結者》的天網,機器一旦開始思考,毀滅人類似乎總是它們的首要任務。

身體的失落、消亡與生機——回顧科技舞蹈中的人╱機關係

近年常見於「科技舞蹈」(註1)的創作主軸,時常聚焦科技、機器與人類身體的界線,以及兩者的糾纏與拉鋸。可惜的是,作品中所涉及的身體與主體性論題,卻仍未被充分討論與細究。

我 「機器人」:劇場文本敘事如何想像AI與人機關係?

「劇場已經死了,托尼爾。你還不信嗎?」 他想了想,搖了搖頭。它沒有死,只是形式發生了變化,而且可能不是永久的……有些事物是時代造就的,有些則是永恆的。這個時代的到來是人類特定文化所致,而永恆卻是全人類文化的共同結果。文化人就是表演者,為人類觀眾創造了展示文化的窗口,並籍此展示了它的願景、理想和目的;而這些展示對於文化的連續性、對於物種的目的性定位是必要的。 ⋯⋯戲劇藝術,跟人類文明一樣古老。其超越形式、技術和應用,甚至比現代大眾對機器之神的崇拜還要長久。雖然祂現在暫時被我們供奉,但仍被大眾所誤解。 ——《The Darfsteller》,1955年。

朱陸豪:從猴王到鬼王 不只是演出的再挑戰

《贋作鍾馗》從一段軼事出發,已故西方戲劇理論家布萊希特位於柏林的臥室裡,掛了幅鍾馗畫,據推測是清代畫家高其佩的的仿作,而他與鍾馗間的關係是什麼?為何與這幅畫共居人生的最後階段?編導劉亮延將另一件軼事——京劇演員朱陸豪在1997年即將前往德國柏林、漢堡巡演《鍾馗》時,意外於台灣行前公演燒傷——彼此互文,然後交織、糾纏。原以為要談的是布萊希特與鍾馗,實則是位於故事中心的朱陸豪,如何扮演、又如何詮釋自己曾不再談起的故事?

《鏡:KAGAMI》與《TIME》 坂本龍一 Far Away, So Close

敬畏之心,總讓世人拉起隔線、保持距離,彷彿擔憂若再靠近尊者一些,神聖就將遭侵犯。也因此我們很難不以一種在圍柵外仰望的姿態,來談論「教授」坂本龍一,儘管「教授」這稱謂,其實是他昔日樂團Yellow Magic Orchestra(簡稱YMO) 的夥伴兼知交高橋幸弘,帶著點幽默所取出來的,那比較像是個綽號,只因高橋深深佩服坂本解釋音樂理論的能耐。

年度現象03:遲來的#MeToo時刻 改變表演藝術產製樣貌

搜尋《PAR表演藝術》雜誌資料庫,撇除劇情介紹、歷史事件或修辭隱喻不談,「性騷」關鍵字最早的紀錄,是1995年一篇關於民族音樂發展的文章(恰好也是年度回顧專題)。時值國立藝術學院(現為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成立傳統音樂學系之際,文中連帶提及他校民族音樂教授被指控性騷擾案件成立(註1)。再次出現,已是2017年城市藝波的紐約報導。這次它有了個響亮的名字「#MeToo」——關鍵字標籤(Hashtag)代表的是社群媒體的推波助瀾,「MeToo」一詞則讓個人經驗不再只是個案,而匯聚為集體經驗並形成社會運動。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