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最多瀏覽

不分類 即時 要聞 運動 全球 社會 地方 產經 股市 生活 文教 評論 兩岸 旅遊 Oops 雜誌

車禍倒地 意外撿到聯覺能力

聯覺能力並非純屬天生,過去就有研究以腦傷後獲得這種能力的音樂家為例,指出聯覺與創造力的關聯。

75 雜誌

蘋果整合Shazam與Apple Music Classical 提供更強搜尋功能

蘋果公司更新了旗下的音樂辨識軟體Shazam,使其能夠支援脫胎自Primephonic、已於3月正式推出的Apple Music Classical。

74 雜誌

擁有夢想 才成為自己——演員余品潔的成人之路

走進嘉義女中禮堂,折疊鐵椅被展開,然後排列整齊,並區隔出年級、班別,秩序儼然。唯一超越這裡秩序的是余品潔,再也掩不住興奮,爽朗的聲音成為裡頭的回聲——亦是此時的回身,她指著舞台,說是之前話劇社上社課的地方;然後又從面對舞台右手邊的45度角往前指,說是當年高一的她,看到社團學姊介紹話劇社,她覺得好好笑、好想參加的那個角度。

45 雜誌

奧地利鋼琴名家海布勒逝世

以詮釋古典時期第一維也納樂派作品著稱的奧地利鋼琴家海布勒(Ingrid Haebler)逝於5月14日,享耆壽94歲。

44 雜誌

歌劇《Omar》獲2023年普立茲音樂獎

今年的普立茲音樂獎,由Rhiannon Giddens、Michael Abels創作的歌劇《Omar》奪得。

39 雜誌

在限制中找自由——編舞家張可揚的課後舞蹈練習曲

生在千禧世代,1990年次的編舞家張可揚在考上建國中學之前,著迷於當年紅遍全臺的嘻哈團體「麻吉」,國中就曾與友人相偕找老師學舞,也一路追隨熟識的學長加入建中熱舞社,開啟中午練球、放學練舞的高校生活。從司令台、操場到校園後門,都有他們青春的身影;舞蹈打開了他對自由的想像,街舞細節的雕琢更啟發他對身體自由的思考,也一步步將他帶往規訓外的人生。

7 雜誌

李慈湄:走進無邊的聲響世界 建構聽覺文本

一路從劇場聲音設計、聲音創作計畫,到6月份即將首演的聲音劇場作品《聽起來像聲音?—石-頭-S-tone》,看似自然而然的創作脈絡,讓李慈湄在角色轉換中梳理聲音創作的各種挑戰。2020年,她與編舞家林宜瑾、壞鞋子舞蹈劇場所合作的《吃土》,利用北管入樂,透過電子音樂的再詮釋,成功地在視覺舞蹈作品中掌握聽覺感官的話語權。此後,她便踏上以聲音創作為主體的浩瀚之路。

7 雜誌

63年代理劃下句點 福茂唱片將停止販售Decca品牌產品

1961年創立並開始代理英國Decca品牌在臺銷售的福茂唱片公司宣布,自5月3日起停止這項業務、不再進口或生產Decca產品,現有庫存將銷售至8月28日為止;而福茂旗下的非Decca商品則不受影響。

3 雜誌

樫本大進×巴克斯 二重奏之夜席捲南北

擔任柏林愛樂樂團首席超過13年的樫本大進(Daishin Kashimoto),在樂團事務活動繁忙之際,依然積極以獨奏家身份活躍於古典樂壇,近幾年更參與許多室內樂演出。這兩週,樫本大進將與他的二重奏夥伴巴克斯(Alessio Bax)再度共同來台,先後於屏東(5/7)、台北(5/9)、台南(5/12)三地演出,帶來莫札特、布拉姆斯、普羅高菲夫的經典名作。

2 雜誌

倫敦HMV唱片旗艦店將重新開幕

擁有超過百年歷史的英國唱片連鎖經銷商HMV,2019年進入破產管理程序之後,便關閉了設在倫敦的旗艦店。該公司稍後由Sunrise Records購得,並仍以HMV的品牌在英國營運。而隨著HMV 2022年開始轉虧為盈,他們位於牛津街363號的舊店今年也將「迎來戲劇性的轉折」、重新開張。

1 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