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千萬美金誰受惠?台捷密約首曝光 徐巧芯質疑外交部「干預他國內政」

遭雷擊停電休館一天 澎湖水族館苦笑「用電鰻發電可以嗎?」

玩笑鬧太大!旱鴨子醫學生遭惡作劇推落水 溺水近20分鐘一度瀕腦死

在限制中找自由——編舞家張可揚的課後舞蹈練習曲

張可揚 (陳佩芸/攝)
張可揚 (陳佩芸/攝)

【撰文/Stella Tsai】

生在千禧世代,1990年次的編舞家張可揚在考上建國中學之前,著迷於當年紅遍全臺的嘻哈團體「麻吉」,國中就曾與友人相偕找老師學舞,也一路追隨熟識的學長加入建中熱舞社,開啟中午練球、放學練舞的高校生活。從司令台、操場到校園後門,都有他們青春的身影;舞蹈打開了他對自由的想像,街舞細節的雕琢更啟發他對身體自由的思考,也一步步將他帶往規訓外的人生。

「跳街舞時,修動作是很雕琢的。」眼神專注,張可揚拿自己的身體示範過往學長雕琢舞蹈動作的模樣,多一點要調回來、歪一點要調回來,「所以跳街舞的人習慣看著鏡子裡的自己練習,」他邊說著,眼神不忘示範,「但這樣子練舞的我們,離開鏡子後對著大眾,眼神也依然對焦著遠方的空氣。」而他形容的「標準姿態」,是高中時期一心嚮往的帥氣。儘管彼時因為唸書、練球、練舞、與社團「朝陽」的課外活動四頭燒,讓他坦言每件事都無法給出100%的自己,但也因著自由的嘗試,讓他對往後人生的選擇有了更開放的心胸與想像。

從熱舞到現代舞

他追隨著熱舞社學長的腳步考上台灣大學地質科學系,也一如最初的期待加入熱舞社,卻意外在這裡遇上改變他對舞蹈想像的老師——編舞家彭筱茵,也是他第一次接觸到現代舞。他們的緣分始於大二,不同於街舞的精確,現代舞帶給張可揚截然不同的身體感受與啟發。「筱茵的編舞不會給我動作,而是一個空間、一個狀態,或一個段落的限制,讓我在那個限制裡自由的跳舞。」張可揚回味當時與現代舞的初見面,彷彿踏入嶄新的世界,與過往規訓的練習全然不同,限制中卻有著滿滿的可能性。邊說著,他也不由自主地示範起當時的舞動,自然地用身體來解釋那由內而外的啟發時刻。

就這樣,他跟著彭筱茵跳舞,也參加了作品《是的,關於現今媒體的現象,我在進行一個剪貼的動作》,獲得當年台北藝穗節永真明日之星獎、觀眾大心獎。對張可揚來說,這已不僅只是課後的舞蹈練習,而是人生中的重要轉捩點。平常就會關注社會議題的他,儘管自己鮮少走上第一線,卻因此而發現了一個表達自我的重要管道。透過舞蹈,他得以將對社會事件的感覺化為肢體動作、將想法透過編舞轉譯,用身體為自己的滿腦思緒發聲。

後來的他成為彭筱茵的學弟,繼續在北藝大舞蹈創作所延伸肢體轉譯與發聲的可能,也持續探討抗爭的身體。他抽取身體的驅動元素、事件的思考脈絡,加入一點幽默與諷刺的元素,讓他的編創作品帶有獨具一格的個性。

多元學習 鍛鍊想像力、共感力

即將在今年6月發表的《在大道與廣場之間遇到一頭大象》,張可揚挑戰3個視障舞者、3個明眼舞者的創作,「看不見的時候,舞蹈可以如何被感知與理解?」他聊起創作期間6位舞者一同探索的過程,視障舞者對舞蹈的理解與感知不僅超乎想像,也帶來更寬廣的可能性。長期關注的遊行與社運事件也再次延續到舞作之中,「雖然視障舞者沒能親身參與事件第一線,但他們對議題的接收與解讀更多元,我想轉化這些素材,創造出一個跳脫過往純視覺觀看的舞作。」從聽覺、觸覺到想像力,他逼著自己與明眼舞者放下熟悉的視覺解讀,試著感同視障舞者的身體感受,結合不同材質與物件創造出的聲響,挑戰舞者與觀者對肢體的想像。

全心投入編舞創作的同時,他也積極參與各式校園計畫與分享,「能夠把自己體驗過的感受與心得整理好,分享給年輕的學生,是我很喜歡的事情。」課後的多元學習讓成長中的他發現了多條通往未來的可能道路,也帶著他一步步來到現在的位置;他希望自己也能成為那樣的人,在某一天的某一堂課後活動裡,打動某一顆靈魂。

【完整內容請見《PAR表演藝術雜誌》2023年5月號;訂閱PAR表演藝術電子版

延伸閱讀

2023新北閱讀節/創作遇瓶頸 陳華:出去走走別硬寫

霹靂舞/前進亞、奧運 WBC東南亞決賽5月14日台灣登場

中職/最香雙后會!林襄讚舞蹈像韓團 李多慧說她可愛漂亮

「平珩說舞」跨界鬧藝術 台中歌劇院推沙龍講座

相關新聞

工具 還是對手?——人工智慧與表演藝術的探索與角力

如果有隻鸚鵡能回答任何問題,我將毫不猶豫宣稱牠是智慧生物。 ――狄德羅(Denis Diderot) 信不信由你,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與表演藝術的糾葛已超過百年——在捷克劇作家卡雷爾.恰佩克(Karel Čapek)1920 年的作品《羅梭的全能機器人》(Rossum's Universal Robots)中,「機器人」(robot)一詞首度被用來描述這種外型似人,擁有與人類相同思考與行動能力的機械;而劇作中機器人原本設計來服務人類,卻「覺醒」而導致人類毀滅的設定,也成了後世科幻作品對人工智慧的經典想像:從《2001 太空漫遊》的 HAL 9000 到《魔鬼終結者》的天網,機器一旦開始思考,毀滅人類似乎總是它們的首要任務。

身體的失落、消亡與生機——回顧科技舞蹈中的人╱機關係

近年常見於「科技舞蹈」(註1)的創作主軸,時常聚焦科技、機器與人類身體的界線,以及兩者的糾纏與拉鋸。可惜的是,作品中所涉及的身體與主體性論題,卻仍未被充分討論與細究。

我 「機器人」:劇場文本敘事如何想像AI與人機關係?

「劇場已經死了,托尼爾。你還不信嗎?」 他想了想,搖了搖頭。它沒有死,只是形式發生了變化,而且可能不是永久的……有些事物是時代造就的,有些則是永恆的。這個時代的到來是人類特定文化所致,而永恆卻是全人類文化的共同結果。文化人就是表演者,為人類觀眾創造了展示文化的窗口,並籍此展示了它的願景、理想和目的;而這些展示對於文化的連續性、對於物種的目的性定位是必要的。 ⋯⋯戲劇藝術,跟人類文明一樣古老。其超越形式、技術和應用,甚至比現代大眾對機器之神的崇拜還要長久。雖然祂現在暫時被我們供奉,但仍被大眾所誤解。 ——《The Darfsteller》,1955年。

朱陸豪:從猴王到鬼王 不只是演出的再挑戰

《贋作鍾馗》從一段軼事出發,已故西方戲劇理論家布萊希特位於柏林的臥室裡,掛了幅鍾馗畫,據推測是清代畫家高其佩的的仿作,而他與鍾馗間的關係是什麼?為何與這幅畫共居人生的最後階段?編導劉亮延將另一件軼事——京劇演員朱陸豪在1997年即將前往德國柏林、漢堡巡演《鍾馗》時,意外於台灣行前公演燒傷——彼此互文,然後交織、糾纏。原以為要談的是布萊希特與鍾馗,實則是位於故事中心的朱陸豪,如何扮演、又如何詮釋自己曾不再談起的故事?

《鏡:KAGAMI》與《TIME》 坂本龍一 Far Away, So Close

敬畏之心,總讓世人拉起隔線、保持距離,彷彿擔憂若再靠近尊者一些,神聖就將遭侵犯。也因此我們很難不以一種在圍柵外仰望的姿態,來談論「教授」坂本龍一,儘管「教授」這稱謂,其實是他昔日樂團Yellow Magic Orchestra(簡稱YMO) 的夥伴兼知交高橋幸弘,帶著點幽默所取出來的,那比較像是個綽號,只因高橋深深佩服坂本解釋音樂理論的能耐。

年度現象03:遲來的#MeToo時刻 改變表演藝術產製樣貌

搜尋《PAR表演藝術》雜誌資料庫,撇除劇情介紹、歷史事件或修辭隱喻不談,「性騷」關鍵字最早的紀錄,是1995年一篇關於民族音樂發展的文章(恰好也是年度回顧專題)。時值國立藝術學院(現為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成立傳統音樂學系之際,文中連帶提及他校民族音樂教授被指控性騷擾案件成立(註1)。再次出現,已是2017年城市藝波的紐約報導。這次它有了個響亮的名字「#MeToo」——關鍵字標籤(Hashtag)代表的是社群媒體的推波助瀾,「MeToo」一詞則讓個人經驗不再只是個案,而匯聚為集體經驗並形成社會運動。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