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Google、微軟業績優異!美股那斯達克指數早盤勁揚1.8%、輝達漲3.7%

美總結布林肯訪陸行 強調台海和平穩定、關切北京援俄

健保部分負擔新制上路半年 「這疾病」醫療費用增最多

李慈湄:走進無邊的聲響世界 建構聽覺文本

李慈湄 (李佳曄/攝)
李慈湄 (李佳曄/攝)

【撰文/張瑋珊】

李慈湄在從事劇場聲音設計工作後,如何觸發聽覺感知的張力成為她心中反覆思考的問題,而新點子實驗場《聽起來像聲音?—石-頭-S-tone》的作品源起,來自於2020年所發展的《凝結歷史殘響:臺灣洞穴的感知敘事》聲音計畫,透過洞穴空間放大聲音張力所帶來的聽覺經驗,讓她思考:「我從怎麼去『製作』這件事,轉向『如何去聽?』」

延續洞穴聲音計畫產生的反饋,如何運用感官去處理觀眾的聽覺角度,到底聽到了什麼?接受到什麼資訊?對於人體感官捕捉外在動態、人類生存環境快速變遷等因素好奇下,也就成為李慈湄創作期間的自我提問。另外,當時進行田野調查時大量接觸礦工,強烈感受到人類社會的某種生存狀態,包含著採集資源的使命,進而促使身體產生大量勞動性等。

李慈湄從階級觀點來衍伸礦工具生存狀態的勞動特質,思索如何透過聲音描繪出這層意涵,成為本作的重要課題;且因過去她曾為社運文化工作者的身分,書寫底層故事則成為創作前期的明確輪廓。在製作期前後陸續加入合作夥伴後,他們再把整個問題的框架梳理得更清楚,很快的,她決定要透過聲音文本的一部分,由文本來說故事,刻畫出當代聲音劇場的形式。當代聲音劇場創作並沒有一定的規則或案例去依循,她便順著演員創作的聲音作為素材,將文字語音編織為聲音,再透過聲音產生的特質去發展,例如節奏感,被當作一種器樂聲響去延伸,「文字被唸出來後,聽起來就像聲音,觀眾看完整個作品不會覺得像文本劇場,反而會覺得像聽了一整場的音樂或聲響表演。」李慈湄說。

有趣的是,作品中兩位演員的實驗過程,他們拋開台詞詮釋,從語音找到身體的動力,而這個發展不僅止於發展聲音而已,更讓李慈湄覺得驚喜的是,「因為我們已拋下詮釋語言的意義,透過語音動能,進而帶動身體動能,居然能夠扣回所表現的主題,並讓觀看方式有所連結,讓我們覺得很有趣。」例如隨著念某段話,部分文字念起來特別有感覺,演員可能會重複或是變化這些字,再加上身體的動作,然後就做出人類變成機器運動的形象,透過演員所創造的韻律性,李慈湄再接續編曲,使用電子音樂鋪敘,並根據人聲與文本架構發展來設計聲響質地,進行一連串串接、支撐,或是帶出指向性的戲劇張力。

李慈湄侃侃而述:「雖然說我是聲音創作者,但這次大量處理文字這件事,也帶給我很大的刺激,文字本身就是聲音,而這個作品名稱是『聽起來像聲音』,其實當我們閱讀時,腦中就會有聲音。我發現現今社會文字運用已偏向短影音或媒體,可能就一兩行字,但我在唸這些字卻沒辦法聽到聲音,最大因素來自於這些文字不是以語音作為出發,而是以視覺出發,特別是我們使用很多簡語,例如政確,也就是政治正確,完全從視覺去進行縮寫。」

對於她來說,希望能藉由聲音所建構的世界觀刺激觀眾感知,並能從中領略抽離文字符號後的人聲語音,帶領聽覺視野邁向另外一種聲響層次。

【完整內容請見《PAR表演藝術雜誌》2023年5月號;訂閱PAR表演藝術電子版

延伸閱讀

強化社群宣傳!賴清德6天發布5支短影音 下令民進黨全跟進

民進黨關切社群戰 賴清德盼立院黨團強化短影音宣傳

當代傳奇劇場奇幻音樂劇《女神‧西王母》 駕臨衛武營

「愛馬仕 飛馬行空(ON THE WINGS OF HERMÈS)」一場富有詩意的奇幻劇場

相關新聞

工具 還是對手?——人工智慧與表演藝術的探索與角力

如果有隻鸚鵡能回答任何問題,我將毫不猶豫宣稱牠是智慧生物。 ――狄德羅(Denis Diderot) 信不信由你,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與表演藝術的糾葛已超過百年——在捷克劇作家卡雷爾.恰佩克(Karel Čapek)1920 年的作品《羅梭的全能機器人》(Rossum's Universal Robots)中,「機器人」(robot)一詞首度被用來描述這種外型似人,擁有與人類相同思考與行動能力的機械;而劇作中機器人原本設計來服務人類,卻「覺醒」而導致人類毀滅的設定,也成了後世科幻作品對人工智慧的經典想像:從《2001 太空漫遊》的 HAL 9000 到《魔鬼終結者》的天網,機器一旦開始思考,毀滅人類似乎總是它們的首要任務。

身體的失落、消亡與生機——回顧科技舞蹈中的人╱機關係

近年常見於「科技舞蹈」(註1)的創作主軸,時常聚焦科技、機器與人類身體的界線,以及兩者的糾纏與拉鋸。可惜的是,作品中所涉及的身體與主體性論題,卻仍未被充分討論與細究。

我 「機器人」:劇場文本敘事如何想像AI與人機關係?

「劇場已經死了,托尼爾。你還不信嗎?」 他想了想,搖了搖頭。它沒有死,只是形式發生了變化,而且可能不是永久的……有些事物是時代造就的,有些則是永恆的。這個時代的到來是人類特定文化所致,而永恆卻是全人類文化的共同結果。文化人就是表演者,為人類觀眾創造了展示文化的窗口,並籍此展示了它的願景、理想和目的;而這些展示對於文化的連續性、對於物種的目的性定位是必要的。 ⋯⋯戲劇藝術,跟人類文明一樣古老。其超越形式、技術和應用,甚至比現代大眾對機器之神的崇拜還要長久。雖然祂現在暫時被我們供奉,但仍被大眾所誤解。 ——《The Darfsteller》,1955年。

朱陸豪:從猴王到鬼王 不只是演出的再挑戰

《贋作鍾馗》從一段軼事出發,已故西方戲劇理論家布萊希特位於柏林的臥室裡,掛了幅鍾馗畫,據推測是清代畫家高其佩的的仿作,而他與鍾馗間的關係是什麼?為何與這幅畫共居人生的最後階段?編導劉亮延將另一件軼事——京劇演員朱陸豪在1997年即將前往德國柏林、漢堡巡演《鍾馗》時,意外於台灣行前公演燒傷——彼此互文,然後交織、糾纏。原以為要談的是布萊希特與鍾馗,實則是位於故事中心的朱陸豪,如何扮演、又如何詮釋自己曾不再談起的故事?

《鏡:KAGAMI》與《TIME》 坂本龍一 Far Away, So Close

敬畏之心,總讓世人拉起隔線、保持距離,彷彿擔憂若再靠近尊者一些,神聖就將遭侵犯。也因此我們很難不以一種在圍柵外仰望的姿態,來談論「教授」坂本龍一,儘管「教授」這稱謂,其實是他昔日樂團Yellow Magic Orchestra(簡稱YMO) 的夥伴兼知交高橋幸弘,帶著點幽默所取出來的,那比較像是個綽號,只因高橋深深佩服坂本解釋音樂理論的能耐。

年度現象03:遲來的#MeToo時刻 改變表演藝術產製樣貌

搜尋《PAR表演藝術》雜誌資料庫,撇除劇情介紹、歷史事件或修辭隱喻不談,「性騷」關鍵字最早的紀錄,是1995年一篇關於民族音樂發展的文章(恰好也是年度回顧專題)。時值國立藝術學院(現為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成立傳統音樂學系之際,文中連帶提及他校民族音樂教授被指控性騷擾案件成立(註1)。再次出現,已是2017年城市藝波的紐約報導。這次它有了個響亮的名字「#MeToo」——關鍵字標籤(Hashtag)代表的是社群媒體的推波助瀾,「MeToo」一詞則讓個人經驗不再只是個案,而匯聚為集體經驗並形成社會運動。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