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新竹縣油羅溪「國家級警報」 8縣市慎防大雷雨致災

每天3分鐘!泌尿醫大推男性「做1運動」改善勃起障礙 硬度耐力都變強

形象大翻車!網紅「林叨囝仔」涉歧視資源班 10廠商切割拒合作

池上秋收稻穗藝術節:源自於斯、生根於斯 望向在地的未來

池上秋收稻穗藝術節 (台灣好基金會/提供)
池上秋收稻穗藝術節 (台灣好基金會/提供)

【撰文/吳垠慧】

14年前,池上只是台灣數百個鄉鎮之一:以池上便當著稱、人口外流的米鄉;14年後,池上成了一種生命態度、一種生活方式的範例,透過「池上秋收稻穗藝術節」(以下簡稱「池上秋收」)等四季文化活動的策辦,具體而微地展現藝術節如何源自地方、在地生根並醞釀出今日獨一無二的池上面貌,而這段地方創生的歷程,也成了吸引青年移居至此的隱形力量。

凝聚地方共識、共感的藝術節

催生「池上秋收」的推手「台灣好基金會」,從2009年走進池上起,協助規畫和推動以四季為主題的文化活動:春耕野餐節、夏季辦桌、秋收藝術節和冬藏講座,秋收藝術節是當中規模最大的活動。文化活動的成形,始於池上鄉親的想法及需求,經雙方討論取得共識後,胼手胝足齊力共創出來的成果。

「『池上秋收』純粹是從農村生活長出來的點子,提案人是池上鄉親,並非受到哪一個藝術祭的影響。」基金會執行長李應平說道:「基金會沒有預設想像和作法,也沒預料它會長成什麼樣子,我們想建構的不是一個藝術節的概念,『池上秋收』是鄉親凝聚共識、共感的舞台,希望透過藝術節展現出他們的生活樣貌,希望大家喜歡、認同並且願意經常回到池上,這就變成它的風格,也是它難以複製的原因,功能遠大於藝術節。」

雖然稱作「藝術節」,卻只有1個節目、2場演出。(註)不同於一般藝術節規劃琳琅滿目的節目內容,「池上秋收」鼓勵人們在觀賞演出之外,能徜徉在池上的好山好水享受好無聊的放空,體會「慢」生活的步調。經過14年打磨,池上彷彿真有股魔力讓人不斷回訪,成了非池上人的「心靈故鄉」,而這也何以「池上秋收」5,000張票啟售即秒殺,基金會都不曾接納「多辦幾場或拉長活動時間」的外部建議:「因為這是老天爺賞飯吃的活動。」李應平說。

2022年「918地震」台東交通中斷,基金會沒有接到任何詢問活動停辦或退票的電話,觀眾以具體行動表達支持,背後也傳遞出對池上價值的認同。有別於一般藝術節每年忙著找策展人、找主題,「池上秋收」自始至終堅守一個價值:跟土地連結,「這是起點,也是未來能否永續的關鍵。當理念走在前端,舞台上不管放什麼節目都不違和,因為觀眾都是看到天地萬物合一、無時無刻都在變化的天然舞台,這是在其他地方無法感受到的心靈力量。」

藝術節啟動的初心:想成為什麼樣的池上?

2009年,基金會在協助八八風災重創的嘉蘭村重建期間,來到池上這個保留175公頃稻田、沒有一根電線桿的美麗農村,當地不但有媲美國外鄉間的美景,還有共同經歷社區營造、大坡池保育、自發性農業轉型和推動「池上米」商標認證等公共事務後,而有強大凝聚力的池上鄉親。最初,鄉親對基金會的到訪並非熱情歡迎,而是有距離的觀察,「他們擔心是來圈地蓋農舍。基金會只是好奇:接下來他們想成為什麼樣的池上?有什麼是他們想做,而我們可以幫忙之處?」當鄉親提出希望給孩子更多藝文的韜養,可當地欠缺相關資源及網絡時,基金會得以發揮所長,雙方開啟四季深耘文化活動的合作。

「池上秋收」從2009年鋼琴家陳冠宇在收割的稻田一隅彈琴、觀眾免費在周圍欣賞開始,到2013年林懷民為池上創作《稻禾》由雲門舞集首演,從林老師的意見,打造專業演出的規格,包括:在田裡搭建演出舞台和容納2,500人的觀眾席、透過收費讓觀眾珍惜得來不易的活動體驗,邀請池上國中加入志工隊等。當運作機制逐漸步上正軌,基金會也開始轉移策劃活動的know-how給當地「池上鄉文化藝術協會」接手主辦活動的任務,秋收藝術節成了池上不分老少齊心參與的慶典,「鄉親也才意識到:這是我們池上的事情,不管有沒有基金會,我們都要辦下去。」至此,藝術節才真正落地生根。

「只要有技術就能做藝術節,但重要的是,是否有驅動在地能量?是否有人才培力?帶動地方產業提升?這都是藝術節需要檢視的問題。」

藝術節開啟青年返鄉的契機

台灣到處可見藝術節,希冀提振觀光,也寄望吸引青年返鄉。李應平認為,單靠藝術節、政策宣導或經費補助,都不會吸引青年返鄉,唯有「環境改變、有發展機會,人自然會回來。」不過,地方翻轉需要社區營造、地方轉型等各式各樣的驅動,像拼圖一樣慢慢拼進去,才有可能改變整體環境。

李應平觀察到,現代青年的想法有些改變:一是對返鄉的接受度較高;其次,對返鄉的工作想像也較開放多元;三是對生活的定義不同。

在總人口呈負成長的台東縣,池上是近年極少數移居人口微幅增加的鄉鎮。移居池上的青年包括二代返鄉、藍帶主廚等外來人口,皆因認同池上價值選擇落腳當地,即使做的是微型創業,「人多了就顯得很有活力」,返鄉青年擅於運用網絡連結,不只關心營生之事,更希望為在地多謀福利,「大部分的藝術節還停留在關注藝術節本身,而池上已經走在這條路上。」

註:「池上秋收」演出一共有3場,第一場只提供池上鄉親觀賞,另外2場才對外售票。

【完整內容請見《PAR表演藝術雜誌》2023年1月號;訂閱PAR表演藝術電子版

延伸閱讀

推動社區營造 桃園推6堂輔導課程「助拿25萬補助金」

彰化千人圍爐溫暖弱勢的心 基金會籲共襄盛舉

台灣天然染工藝躍國際 加拿大農曆新年藝術節展出

周大觀基金會送愛至印尼 阿富汗難民獲生命獎章

相關新聞

工具 還是對手?——人工智慧與表演藝術的探索與角力

如果有隻鸚鵡能回答任何問題,我將毫不猶豫宣稱牠是智慧生物。 ――狄德羅(Denis Diderot) 信不信由你,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與表演藝術的糾葛已超過百年——在捷克劇作家卡雷爾.恰佩克(Karel Čapek)1920 年的作品《羅梭的全能機器人》(Rossum's Universal Robots)中,「機器人」(robot)一詞首度被用來描述這種外型似人,擁有與人類相同思考與行動能力的機械;而劇作中機器人原本設計來服務人類,卻「覺醒」而導致人類毀滅的設定,也成了後世科幻作品對人工智慧的經典想像:從《2001 太空漫遊》的 HAL 9000 到《魔鬼終結者》的天網,機器一旦開始思考,毀滅人類似乎總是它們的首要任務。

身體的失落、消亡與生機——回顧科技舞蹈中的人╱機關係

近年常見於「科技舞蹈」(註1)的創作主軸,時常聚焦科技、機器與人類身體的界線,以及兩者的糾纏與拉鋸。可惜的是,作品中所涉及的身體與主體性論題,卻仍未被充分討論與細究。

我 「機器人」:劇場文本敘事如何想像AI與人機關係?

「劇場已經死了,托尼爾。你還不信嗎?」 他想了想,搖了搖頭。它沒有死,只是形式發生了變化,而且可能不是永久的……有些事物是時代造就的,有些則是永恆的。這個時代的到來是人類特定文化所致,而永恆卻是全人類文化的共同結果。文化人就是表演者,為人類觀眾創造了展示文化的窗口,並籍此展示了它的願景、理想和目的;而這些展示對於文化的連續性、對於物種的目的性定位是必要的。 ⋯⋯戲劇藝術,跟人類文明一樣古老。其超越形式、技術和應用,甚至比現代大眾對機器之神的崇拜還要長久。雖然祂現在暫時被我們供奉,但仍被大眾所誤解。 ——《The Darfsteller》,1955年。

朱陸豪:從猴王到鬼王 不只是演出的再挑戰

《贋作鍾馗》從一段軼事出發,已故西方戲劇理論家布萊希特位於柏林的臥室裡,掛了幅鍾馗畫,據推測是清代畫家高其佩的的仿作,而他與鍾馗間的關係是什麼?為何與這幅畫共居人生的最後階段?編導劉亮延將另一件軼事——京劇演員朱陸豪在1997年即將前往德國柏林、漢堡巡演《鍾馗》時,意外於台灣行前公演燒傷——彼此互文,然後交織、糾纏。原以為要談的是布萊希特與鍾馗,實則是位於故事中心的朱陸豪,如何扮演、又如何詮釋自己曾不再談起的故事?

《鏡:KAGAMI》與《TIME》 坂本龍一 Far Away, So Close

敬畏之心,總讓世人拉起隔線、保持距離,彷彿擔憂若再靠近尊者一些,神聖就將遭侵犯。也因此我們很難不以一種在圍柵外仰望的姿態,來談論「教授」坂本龍一,儘管「教授」這稱謂,其實是他昔日樂團Yellow Magic Orchestra(簡稱YMO) 的夥伴兼知交高橋幸弘,帶著點幽默所取出來的,那比較像是個綽號,只因高橋深深佩服坂本解釋音樂理論的能耐。

年度現象03:遲來的#MeToo時刻 改變表演藝術產製樣貌

搜尋《PAR表演藝術》雜誌資料庫,撇除劇情介紹、歷史事件或修辭隱喻不談,「性騷」關鍵字最早的紀錄,是1995年一篇關於民族音樂發展的文章(恰好也是年度回顧專題)。時值國立藝術學院(現為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成立傳統音樂學系之際,文中連帶提及他校民族音樂教授被指控性騷擾案件成立(註1)。再次出現,已是2017年城市藝波的紐約報導。這次它有了個響亮的名字「#MeToo」——關鍵字標籤(Hashtag)代表的是社群媒體的推波助瀾,「MeToo」一詞則讓個人經驗不再只是個案,而匯聚為集體經驗並形成社會運動。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