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連日雨勢不斷…彰化芬園鄉路樹疑因豪雨倒落 壓死路過郵差

開蓋驚見「整杯蟲」!21歲女喝機場販賣機咖啡 加護病房躺3天

台積電展雄威 台股上漲263點收20,120點

PAR People of the Year 2022 周善祥、蕭東意、蘇威嘉

周善祥、蕭東意、蘇威嘉 (林政億/攝;鵬博藝術/提供)
周善祥、蕭東意、蘇威嘉 (林政億/攝;鵬博藝術/提供)

【撰文/本刊編輯部】

周善祥

質、量雙具的音樂壯遊 掀起台灣樂壇旋風

從前年底、去年初到今年中,台灣樂壇吹起了一股「周善祥旋風」,而且一次比一次加劇。音樂會場次不僅一再爆量,全台巡演更是口碑甚佳。最難能可貴的是節目的規劃尤為令人驚豔,他以「分享」為初衷,大膽地跨越時空介紹不同風格的樂曲,並以精湛的琴藝翻新觀眾對古典音樂作曲家與作品的定義。周善祥為這塊土地帶來的微妙變化,無疑是革命性的!

注目焦點 01

擁有一半台灣血統的周善祥,9歲就在美國猶他州州立大學同時雙修數學與音樂,11歲一邊讀寇蒂斯音樂學院,一邊修化學與數學。20歲時,即拿到法國索邦大學「純數學」碩士。令人驚訝的是,周善祥不但是演奏家、作曲家,還在去年起以遠距的方式攻讀清華大學電機系博士。

注目焦點 02

前年全球疫情慘烈,僅台灣如常。從小只住過美國與歐洲的周善祥,意外在台停留達3個月,演出受歡迎程度讓場次延長,更使得去年音樂會大獲成功。今年再度來台,巡迴國家音樂廳大小廳、臺中國家歌劇院、高雄衞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屏東演藝廳的10場音樂會爆滿外,其中一場更親自介紹與演奏跨度5個世紀曲目,展現對於經典的深厚理解。

注目焦點 03

鋼琴演奏之外,周善祥首次在台展開管風琴演奏的能力。曲目囊括巴洛克時期作曲家拉摩(Jean-Philippe Rameau)的嘉禾舞曲與六個變奏,也有浪漫時期的音樂家李斯特(Franz Liszt)以讚美詩《來我們這裡,來救贖的浪潮中》的主題為管風琴而寫的幻想曲與賦格,不但發揮了氣象萬千的作品風格,更能將管風琴的音色推到極致,刷新觀眾的聆賞經驗。

蕭東意

展現喜劇演員的價值 不囿限表演角色與類型

蕭東意,是擅於喜劇表演的劇團「嚎哮排演」的創意總監。2011年與黃建豪成團,便拿下當年臺北藝穗節佳作,至今的創作數量與內容穩定、紮實,且持續嘗試不同媒材。蕭東意同時也是接案演員,參與不同類型的舞台劇、影視演出;特別是在2022年進入爆發期,產量提升且挑戰更多元的角色路線,突破過往對喜劇演員的框架,充分表現個人風格,打造每個亮眼人物,令人期待他的未來發展,迎向更多可能與不可能的挑戰。

注目焦點 01

「嚎哮排演」的演出,屬於相對小型的展演,而在COVID-19疫情影響的空檔期,於YouTube發表新一波《匿名者》系列影片,如〈把口罩給我戴起來!〉、〈端午不返鄉,來學點英文吧!〉等,讓點閱率一口氣暴漲10幾萬,觸發討論也吸引不同觀眾族群。蕭東意所扮演的匿名者,延展了過去英文科系背景,與喜劇演員的本質融合,並在「嚎哮排演」的集體創作能量下,反映出劇場未能觸及的影響力與社會責任。

注目焦點 02

2022年,是蕭東意個人作為「演員」的爆發期。除延續2021年「嚎哮十周年嘉年華」的重製與巡演,也參與盜火劇團《寶貝,射我吧!》、《幽靈晚餐》,臺灣戲曲中心旗艦製作《無題島:孽種與魔法師》、故事工廠《四姊妹》、僻室House Peace《天王降臨多久川》等作,穿梭大小劇場之間。其中,角色類型不限於自身擅長的喜劇人物,如《天王降臨多久川》就拉出寡言與沉默的距離感;同時也跨越形式,如《無題島:孽種與魔法師》的脫乳母,清楚回應歌仔戲的「胡撇仔」風格。

注目焦點 03

「嚎哮排演」的成立充滿即興與趣味,來自黃建「豪」與「蕭」東意的「排演」課;但成團至今,創作數量與內容皆不玩笑,且鞏固死忠的粉絲群。特別是在疫情的憂患期間,在不同媒材裡完美體現「喜劇」能撫慰人心的意義。同時,作為「蕭東意」,他既挑戰表演的不同可能,嘗試角色與演出類型的個人邊界,更回應自己身為「喜劇演員」的本質,重新檢視這個時代、或者是每個時代都需要「喜劇演員」的價值——而蕭東意就在這裡。

蘇威嘉

「自由步」即將邁入10周年 共融、開展身體的各種可能

今年是蘇威嘉10年「自由步」編舞計畫邁入終點的前夕,我們看見這位編舞家在創作過量的時代,不動搖地用自己的速度,懇切地踏上探索舞蹈的旅途,誠實面對路途中相遇的不同領域、年齡、族群的身體。他敏銳感受不同個體的差異,也不放棄透過舞蹈「在一起」的可能,讓人好奇也期待明年,與他的下一個10年。

注目焦點 01

2013年,蘇威嘉以「自由步」為題,提出10年編舞計畫,明年將步入階段性終點。過去9年來,他透過與不同舞者合作,將演出場地從劇場黑盒子遍及AR擴增實境、戶外非典型空間的現地創作等,透過探索各別身體線條、舞步、造型與音樂、光線、環境的關係,持續梳理在這些關係中的身體動作質地,以追求相異身體的極限。在眾聲喧嘩、過量生產的製作生態中,蘇威嘉以拉長戰線的單一編舞計畫,誠懇、勤勉地探索身體作為語言的各種可能性,顯得別具意義。

注目焦點 02

除了創作之外,蘇威嘉也將舞蹈投注於社會實踐。2016年,他獲選國家兩廳院駐館藝術家後,開啟樂齡舞蹈計畫,近年更與藝術機構及社福協會等不同單位合作,舉辦工作坊,帶領不同領域、年齡、族群,重新認識自己的身體。在今年由周書毅所策劃的「2022 臺灣舞蹈平台」與近百位樂齡舞者共同合作《自由步—搖擺歲月》,將多年來的編舞計畫投向這群創齡素人舞者,嘗試將年長者的生命經歷共融為舞蹈肢體,在青銀共學、共創、平等參與中,意識彼此間的共通和差異,開拓身心的廣度。

注目焦點 03

由蘇威嘉與陳武康等創作者共同成立的驫舞劇場,在2018年開始與OISTAT國際劇場組織聯手推出「跳島舞蹈節」,除首年主場設於新竹外,2020年開始與新北市文化局及樹林藝文中心合作。今年度由蘇威嘉偕同陳武康、魏琬容以「舞蹈在一起」為軸心,共同策劃的「樹林跳」維持一貫的親民調性,號召舞蹈圈一線藝術家、評論人等齊聚一堂,呈現多元舞蹈類型及內容,滿足眾人「在一起」對舞蹈的不同需求,可見其靈活調度的策展功夫。

【完整內容請見《PAR表演藝術雜誌》2022年12月號;訂閱PAR表演藝術電子版

延伸閱讀

苗警90人威力掃蕩 查獲54件刑案62人

世足賽/巴西進球後大秀舞步 愛爾蘭名將批不尊重對手

71歲喜劇天后罹癌離世 昔日老友喊話「我們會再相遇」

嘉市輔仁中學全國語文競賽奪佳績 作文、閩南劇場特優

相關新聞

工具 還是對手?——人工智慧與表演藝術的探索與角力

如果有隻鸚鵡能回答任何問題,我將毫不猶豫宣稱牠是智慧生物。 ――狄德羅(Denis Diderot) 信不信由你,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與表演藝術的糾葛已超過百年——在捷克劇作家卡雷爾.恰佩克(Karel Čapek)1920 年的作品《羅梭的全能機器人》(Rossum's Universal Robots)中,「機器人」(robot)一詞首度被用來描述這種外型似人,擁有與人類相同思考與行動能力的機械;而劇作中機器人原本設計來服務人類,卻「覺醒」而導致人類毀滅的設定,也成了後世科幻作品對人工智慧的經典想像:從《2001 太空漫遊》的 HAL 9000 到《魔鬼終結者》的天網,機器一旦開始思考,毀滅人類似乎總是它們的首要任務。

身體的失落、消亡與生機——回顧科技舞蹈中的人╱機關係

近年常見於「科技舞蹈」(註1)的創作主軸,時常聚焦科技、機器與人類身體的界線,以及兩者的糾纏與拉鋸。可惜的是,作品中所涉及的身體與主體性論題,卻仍未被充分討論與細究。

我 「機器人」:劇場文本敘事如何想像AI與人機關係?

「劇場已經死了,托尼爾。你還不信嗎?」 他想了想,搖了搖頭。它沒有死,只是形式發生了變化,而且可能不是永久的……有些事物是時代造就的,有些則是永恆的。這個時代的到來是人類特定文化所致,而永恆卻是全人類文化的共同結果。文化人就是表演者,為人類觀眾創造了展示文化的窗口,並籍此展示了它的願景、理想和目的;而這些展示對於文化的連續性、對於物種的目的性定位是必要的。 ⋯⋯戲劇藝術,跟人類文明一樣古老。其超越形式、技術和應用,甚至比現代大眾對機器之神的崇拜還要長久。雖然祂現在暫時被我們供奉,但仍被大眾所誤解。 ——《The Darfsteller》,1955年。

朱陸豪:從猴王到鬼王 不只是演出的再挑戰

《贋作鍾馗》從一段軼事出發,已故西方戲劇理論家布萊希特位於柏林的臥室裡,掛了幅鍾馗畫,據推測是清代畫家高其佩的的仿作,而他與鍾馗間的關係是什麼?為何與這幅畫共居人生的最後階段?編導劉亮延將另一件軼事——京劇演員朱陸豪在1997年即將前往德國柏林、漢堡巡演《鍾馗》時,意外於台灣行前公演燒傷——彼此互文,然後交織、糾纏。原以為要談的是布萊希特與鍾馗,實則是位於故事中心的朱陸豪,如何扮演、又如何詮釋自己曾不再談起的故事?

《鏡:KAGAMI》與《TIME》 坂本龍一 Far Away, So Close

敬畏之心,總讓世人拉起隔線、保持距離,彷彿擔憂若再靠近尊者一些,神聖就將遭侵犯。也因此我們很難不以一種在圍柵外仰望的姿態,來談論「教授」坂本龍一,儘管「教授」這稱謂,其實是他昔日樂團Yellow Magic Orchestra(簡稱YMO) 的夥伴兼知交高橋幸弘,帶著點幽默所取出來的,那比較像是個綽號,只因高橋深深佩服坂本解釋音樂理論的能耐。

年度現象03:遲來的#MeToo時刻 改變表演藝術產製樣貌

搜尋《PAR表演藝術》雜誌資料庫,撇除劇情介紹、歷史事件或修辭隱喻不談,「性騷」關鍵字最早的紀錄,是1995年一篇關於民族音樂發展的文章(恰好也是年度回顧專題)。時值國立藝術學院(現為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成立傳統音樂學系之際,文中連帶提及他校民族音樂教授被指控性騷擾案件成立(註1)。再次出現,已是2017年城市藝波的紐約報導。這次它有了個響亮的名字「#MeToo」——關鍵字標籤(Hashtag)代表的是社群媒體的推波助瀾,「MeToo」一詞則讓個人經驗不再只是個案,而匯聚為集體經驗並形成社會運動。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