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述深植於當下的特定關懷 台新藝術獎邁入20周年 現象五:我們需要一個什麼樣的表演藝術專業獎項?

第20屆台新藝術獎3大獎項得主合影,左起:楊凱婷、張寶慧、姚立群、楊奇殷、黎煥雄、李亦凡、洪梓倪、王墨林。 (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提供)
第20屆台新藝術獎3大獎項得主合影,左起:楊凱婷、張寶慧、姚立群、楊奇殷、黎煥雄、李亦凡、洪梓倪、王墨林。 (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提供)

【撰文/陳正熙(國立臺灣戲曲學院專任助理教授)】

2002年,我接到基金會黃韻瑾執行長電話,她提出主辦年度藝術獎的構想,徵詢我的個人意見。我的第一個反應是:省事事省(台語),並在對話中反覆表達對此有所保留的態度。這段對話,最後有什麼結論,印象已經模糊,總之,執行長的態度就是:勢在必行。

倏忽而過,就是20年,63個作品得獎,312個作品入圍決審,以第20屆的提名名單為計算參考,應有超過2000個作品獲得提名。以台灣藝術領域的規模而論,這些數字頗為可觀,或也可以代表台新藝術獎影響之廣——至少就觀照範圍而論。

台新藝術獎是一個包括,並跨越視覺藝術與表演藝術領域的獎項,以「突破框架」、「跨域對話」為目標的評審機制設計,是其有別於其他藝術獎項的自我定位特色。這樣的跨越對話,對入圍和獲獎名單的決定,乃至於對整體藝術生態的演變,有什麼具體的影響,需要更多資料的梳理、更細膩的分析,非本文所能處理,因此,我接下來的討論將會以表演藝術領域為主,雖不特別強調「突破框架」或「跨領域」的觀點,但並非不受影響,也會嘗試表達跨越的意識。

表演藝術獎項的前世今生

記憶所及,最早以表演藝術為範圍辦理競賽獎項的活動,應該是1999年由《中國時報》主辦,「表演藝術年度十大」與「晶球獎」(註1)網路票選活動,但之後因為客觀因素無法配合,表演藝術界缺乏共識,無疾而終。自此而後,即使偶有創立「台灣東尼獎」的呼籲,但終究未成氣候,2019年,文化部回應表演藝術聯盟所提出的呼籲,交付國家表演藝術中心進行諮詢研究,研議後續,但至今似乎也仍無具體規劃。

過往針對設立表演藝術專屬獎項的討論,多集中於如何有公平的評審機制,如何有更多獎項以提高鼓勵的效益,如何得到官方的支持與不介入的承諾,以及如何顧及觀眾(市場?)的反應,至於設立獎項的用意,無非就是對表演藝術工作者努力的肯定,並期待能刺激觀眾參與表演藝術的意願。

台新藝術獎之所以能夠持續舉辦20年,基礎厚實的民間基金會的支持,沒有官方介入的疑慮,當然是主要原因;年度聘任專責提名觀察委員的機制,提名、複審、決審的完整過程,是對「長期參與觀察」基準的回應;透過媒體與專業社群及社會的持續對話,因應外在環境改變的評審機制的調整,也強化了這個獎項的專業性與公共性。20年持續不斷的努力,即使不能在業界得到一致而無保留的支持,對其專業性的肯定,應是共識。

因此,台新藝術獎的舉辦,部分回應了表演藝術社群的期待,或許稍微紓解了長久以來的失望。但,隨著外在環境的變化,藝術獎本身也隨之改變,而逐漸從「獎勵傑出創意表現,突顯專業成就」(註2)的給獎褒揚,逐漸演化為反思社會現實、驅動未來能量(註3)、「回應時代與技術媒介的演進」(註4)的表述宣示。

我對台新藝術獎20周年的回顧,以這樣的演化歷程為基礎。

藝術獎與專業社群的關係

對創作者與製作團隊來說,從提名、入圍、到獲獎的整個過程,就是直接而實質的肯定,過程中的一連串論述與辯證,包括提名觀察員的提名理由與年度觀察報告,入圍與決審會議中的論辯角力,刊載於合作媒體上的個別作品評論,乃至於包括這篇文章在內的各種外部觀察報告,並非只是對作品單純的高低評價,而是透過對作品的討論批評,形成對存在於此時此地的生命狀態的一種關注——無論那是對遺忘與冷漠的抵抗(《明白歌|走唱白色記憶:未竟的故人事與未來歌》),對藝術典範的質疑與解構(《凱吉一歲》),或往前衛理想的復返(《感傷旅行(kanshooryokoo)─當你前往南方我漫長的憂鬱變成一座用遺忘構成的西伯利亞》)。

台新藝術獎毋寧是一個變焦鏡頭,不斷地在廣角與特寫之間保持動態,但最後會逐漸聚焦於「年度」的意義,而能在眾聲喧嘩的社會語境中,從繁華炫目的表演藝術景觀中,歸納出值得大家關注的現象、議題、趨勢,例如「爆炸性訊息的煽動力,以及在不知盡頭的疫情蔓延時刻下,人的赤裸處境」(《台北機電人2.0:訊息瘟疫》),並且提出評論,形成一個持續對話的迴圈。

我曾在另一篇文章中,從自己參與評審過程的經驗,對藝術獎的本質提出:「不在表彰一種超時空的卓越準則,而在表述深植於當下的特定關懷」的論點(註5),第20屆決審團也曾提出「現今最該關注、思考和發覺的藝術『當代性』」、「藝術創作以何種面貌回應了這個時代、回應了創作的技術媒介的演進」的觀察原則(註6),而如果我們大致瀏覽歷屆入圍及獲獎名單,似乎也可以發現「此時此地」、「當代性」的意識,愈來愈清楚地反映在評審的選擇,從全面性、普遍性的觀照,逐漸往即時的、在地的論述移動。就這一點而論,我個人以為「跨領域」的對話,發揮了一定的影響,換言之,視覺藝術界對論述的強調,拓展了表演藝術界對作品的思考。(註7)

因此,台新藝術獎的舉辦,不僅只是對表演藝術專業工作者的支持鼓勵,更重要的,是透過一個完整的評選╱評論機制,回應創作者對形式和語彙的探索、自我追求、和社會關懷,持續對話,在劇場之外的歷史現實與社會脈絡中,創造出一個創作觀念、政治思維、美學理想彼此競爭折衝的場域,也就是「藝術評論」的場域,以擴展表演藝術行動的影響範圍,延伸表演藝術作品的生命週期。

藝術獎與觀眾(大眾)的距離

如果將台新藝術獎歷年入圍與得獎名單攤開來看,以表演藝術領域而論,所謂的「小劇場」作品,或年輕創作者的新創作品(包括劇場、舞蹈、音樂),明顯地占絕大多數,較為一般觀眾熟知的團體,如雲門舞集、優劇場、表演工作坊、國光劇團、明華園、當代傳奇劇團,雖都有入圍得獎紀錄,但票房表現亮眼、頗受觀眾歡迎的團體,如屏風表演班、故事工廠、綠光劇團、全民大劇團等,則都未曾入圍獲獎(僅有果陀劇團曾以《ART》入圍),大小之別、專家與大眾之別、藝術與通俗之別,似乎確然可證。這樣的落差,也好像印證了部分論者對藝術獎評審機制標準「曲高和寡」的疑慮,部分創作者對所謂「前衛」或「菁英」品味的批判,或,觀眾選擇是否應該被納入評選機制的訴求。

2021年第20屆台新藝術獎,以更極端的方式突顯出這樣的矛盾:人力飛行劇團的《感傷旅行(kanshooryokoo)—當你前往南方我漫長的憂鬱變成一座用遺忘構成的西伯利亞》,身體氣象館與人力飛行劇團共製的《王子.哈姆雷特》,分別獲得年度大獎和表演藝術獎,兩個作品都在台北最具代表性的小劇場空間——牯嶺街小劇場演出,總共演出8場,觀眾人數合計應不超過1,000人,大約就是另一個入圍作品《江.雲╱之.間》(表演工作坊),或綠光劇團「國民戲劇」系列作品,一場演出的觀眾人數。

對我來說,藝術獎與觀眾(大眾)之間的距離,是理所當然的存在,也因此才有讓創作與欣賞的兩端都有向前趨近、接近彼此的動力,而不致淪為簡單的生產與消費關係。因此,以民粹主義(populist)觀點,對藝術獎的公共性所提出的檢驗或質疑,並不是有意義的論證。簡言之,藝術獎的舉辦,本來就不是為了反映社會主流思維,或一般大眾的文化品味,而是對這個社會的人們,提出思想與情感的挑戰,提出「突破框架」與「人文關懷」的挑戰,並且透過公眾討論平台(ARTalks 專網)的建立,和觀察評論的公共教育資源(台新藝術獎文獻),向大眾伸出手,邀請他們共同面向舞台、面向社會。如我曾在另一篇文章中所說的:「藝術獎的頒發,除了是對創作者的肯定之外,更重要的,是提供給觀眾一個如萬花筒般的藝術景觀,既有感性的滿足,也不缺智性的啟發,引導他們不斷拓展觀看的視野、思考的面向、和人生的經驗。」(註8)

未來的20年

台新藝術獎20年的堅持不輟,確實值得推崇,各種針對個人與基金會的獎項肯定,也是實至名歸,所有提名、入圍、得獎的創作者╱團隊,在台灣當代藝術領域中,也都留下足以為後來者借鏡、對話,甚至超越的成績證明。在藝術獎進入第三個decade的此時此刻,對過去兩個decade的階段性回顧,於我個人,是重新反思藝術獎的意涵與價值,於藝術獎的歷史與現實意義,則是檔案研究與評論研究的開始。

未來的20年,會是如何,我們或許無可預知,也難想像,但透過檔案與評論的梳理探究,與表演藝術專業社群、學術研究機構,乃至於社會大眾,進行更廣泛而深入的對話,是期待,也是要求。

因此,這不是一篇總結性的觀察報告,而是未來檔案研究的引言。

(註)

1. 參見《表演藝術》第77期「特別企畫╱獎不獎,有關係」(1999年05月)。

2. 「台新藝術獎」官網簡介。

3. 同上。

4. 〈年度「當代性」的再偵測:第20屆台新藝術獎決選幕後〉(https://artouch.com/art-views/content-70844.html),評審團主席鄭美華發言。

5. 〈藝術獎項的 raison d’être〉(https://talks.taishinart.org.tw/forum/2020072202)。

6. 〈年度「當代性」的再偵測:第20屆台新藝術獎決選幕後〉(https://artouch.com/art-views/content-70844.html)。

7. 相對的,也有視覺藝術學者認為視覺藝術作品,如果太過著重理論與資料,缺乏讓觀眾能夠理解的展演性,便較難以與表演藝術作品,在藝術獎的場域中競爭。參見:〈頒獎之後:獎項的分眾化與典範轉移—第18屆台新藝術獎後記〉(https://artemperor.tw/focus/3345)。

8. 同註5。

【完整內容請見《PAR表演藝術雜誌》2022年12月號;訂閱PAR表演藝術電子版

延伸閱讀

大紅大紫!爆哥Neal斬獲2022星光電競大賞四項大獎 超負荷高人氣入圍卻落馬

羽球/連莊最佳女運動員失利 戴資穎年終賽拚冠

入圍「最佳說書人」獎 孫沁岳喜入伊藤潤二「聰明鎮」

台北國際書展大獎入圍揭曉 4獎項展現出版成績

相關新聞

工具 還是對手?——人工智慧與表演藝術的探索與角力

如果有隻鸚鵡能回答任何問題,我將毫不猶豫宣稱牠是智慧生物。 ――狄德羅(Denis Diderot) 信不信由你,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與表演藝術的糾葛已超過百年——在捷克劇作家卡雷爾.恰佩克(Karel Čapek)1920 年的作品《羅梭的全能機器人》(Rossum's Universal Robots)中,「機器人」(robot)一詞首度被用來描述這種外型似人,擁有與人類相同思考與行動能力的機械;而劇作中機器人原本設計來服務人類,卻「覺醒」而導致人類毀滅的設定,也成了後世科幻作品對人工智慧的經典想像:從《2001 太空漫遊》的 HAL 9000 到《魔鬼終結者》的天網,機器一旦開始思考,毀滅人類似乎總是它們的首要任務。

身體的失落、消亡與生機——回顧科技舞蹈中的人╱機關係

近年常見於「科技舞蹈」(註1)的創作主軸,時常聚焦科技、機器與人類身體的界線,以及兩者的糾纏與拉鋸。可惜的是,作品中所涉及的身體與主體性論題,卻仍未被充分討論與細究。

我 「機器人」:劇場文本敘事如何想像AI與人機關係?

「劇場已經死了,托尼爾。你還不信嗎?」 他想了想,搖了搖頭。它沒有死,只是形式發生了變化,而且可能不是永久的……有些事物是時代造就的,有些則是永恆的。這個時代的到來是人類特定文化所致,而永恆卻是全人類文化的共同結果。文化人就是表演者,為人類觀眾創造了展示文化的窗口,並籍此展示了它的願景、理想和目的;而這些展示對於文化的連續性、對於物種的目的性定位是必要的。 ⋯⋯戲劇藝術,跟人類文明一樣古老。其超越形式、技術和應用,甚至比現代大眾對機器之神的崇拜還要長久。雖然祂現在暫時被我們供奉,但仍被大眾所誤解。 ——《The Darfsteller》,1955年。

朱陸豪:從猴王到鬼王 不只是演出的再挑戰

《贋作鍾馗》從一段軼事出發,已故西方戲劇理論家布萊希特位於柏林的臥室裡,掛了幅鍾馗畫,據推測是清代畫家高其佩的的仿作,而他與鍾馗間的關係是什麼?為何與這幅畫共居人生的最後階段?編導劉亮延將另一件軼事——京劇演員朱陸豪在1997年即將前往德國柏林、漢堡巡演《鍾馗》時,意外於台灣行前公演燒傷——彼此互文,然後交織、糾纏。原以為要談的是布萊希特與鍾馗,實則是位於故事中心的朱陸豪,如何扮演、又如何詮釋自己曾不再談起的故事?

《鏡:KAGAMI》與《TIME》 坂本龍一 Far Away, So Close

敬畏之心,總讓世人拉起隔線、保持距離,彷彿擔憂若再靠近尊者一些,神聖就將遭侵犯。也因此我們很難不以一種在圍柵外仰望的姿態,來談論「教授」坂本龍一,儘管「教授」這稱謂,其實是他昔日樂團Yellow Magic Orchestra(簡稱YMO) 的夥伴兼知交高橋幸弘,帶著點幽默所取出來的,那比較像是個綽號,只因高橋深深佩服坂本解釋音樂理論的能耐。

年度現象03:遲來的#MeToo時刻 改變表演藝術產製樣貌

搜尋《PAR表演藝術》雜誌資料庫,撇除劇情介紹、歷史事件或修辭隱喻不談,「性騷」關鍵字最早的紀錄,是1995年一篇關於民族音樂發展的文章(恰好也是年度回顧專題)。時值國立藝術學院(現為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成立傳統音樂學系之際,文中連帶提及他校民族音樂教授被指控性騷擾案件成立(註1)。再次出現,已是2017年城市藝波的紐約報導。這次它有了個響亮的名字「#MeToo」——關鍵字標籤(Hashtag)代表的是社群媒體的推波助瀾,「MeToo」一詞則讓個人經驗不再只是個案,而匯聚為集體經驗並形成社會運動。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