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美股開高走高!道瓊收漲415點、那指季漲16%創2020年來最佳

國際級藝術盛會—高雄藝術博覽會 十年有成

2022高雄藝術博覽會迎向第十年,展現雄厚的文化底蘊和對南島藝術的深耕實力。(圖片提供/高雄藝術博覽會)
2022高雄藝術博覽會迎向第十年,展現雄厚的文化底蘊和對南島藝術的深耕實力。(圖片提供/高雄藝術博覽會)

【◎文/Naru ◎圖片提供/高雄藝術博覽會】

  迎接黃金十年,2022高雄藝術博覽會聚焦「東南亞與東北亞藝術的交會平臺」,不僅匯集海內外當代藝術作品舉辦精彩展覽,更透過主題講座、專員導覽、文化旅行等系列活動,跨國會展策略共築合作橋梁,持續與國際藝術接軌,形塑最獨特的南臺灣藝術博覽會。

數百位來自臺灣、日本、韓國以及東南亞的藝術家作品匯集在駁二藝術特區,吸引喜愛藝術的民眾和藏家參觀。(圖片提供/高雄藝術博覽會)
數百位來自臺灣、日本、韓國以及東南亞的藝術家作品匯集在駁二藝術特區,吸引喜愛藝術的民眾和藏家參觀。(圖片提供/高雄藝術博覽會)
  「高雄藝術博覽會」是南臺灣最盛大的藝術展會,從2012年開展以來,曾邀請包括菲律賓、韓國、日本、中國、香港、新加坡、馬來西亞、越南及美國等藝廊參加,帶來新普普藝術大師Mr.、草間彌生、奈良美智、白髮一雄、豬熊克芳等多位大師級作品,為南臺灣挹注藝術資源,也吸引國際藝界話題聚焦。

藝術家洪易特別精心製作動物軍團雕塑作品,呈現於公共展區。(圖片提供/高雄藝術博覽會)
藝術家洪易特別精心製作動物軍團雕塑作品,呈現於公共展區。(圖片提供/高雄藝術博覽會)
來自日本畫廊Japan Promotion的Shin-emon透過作品傳達自然、宇宙的和諧及能量,表現出東方美學文化。(圖片提供/高雄藝術博覽會)
來自日本畫廊Japan Promotion的Shin-emon透過作品傳達自然、宇宙的和諧及能量,表現出東方美學文化。(圖片提供/高雄藝術博覽會)
  歷經2年疫情再出發,高雄藝博於2022年重磅回歸,位於駁二藝術特區倉庫的展場,規劃50個展位與特展區,包括臺灣與日本、韓國、東南亞等地精選畫廊與展商,邀請上百位風格各異,且具代表性的藝術家與其作品共同參與,包括藝術家蔡函庭使用古典寫實技法的唯美畫作;新生代藝術家李善愔作品《仙仙不想動-喵大人》等,從知名創作者到嶄露頭角的新生代,形塑東亞與南島的當代藝術浪潮。此外,臺灣風格也是本次展會重點,像是「藝點點文創」帶來當代藝術家洪易的作品,以臺灣傳統符號融入雕塑創作中,帶來具有豐富感染力的視覺感受。

來自清風Mr. Wing Gallery的董旻晉為雕塑藝術家,擅長將自己生活中的經歷,細細品韻,轉化成流線、和諧的木雕作品。(圖片提供/高雄藝術博覽會)
來自清風Mr. Wing Gallery的董旻晉為雕塑藝術家,擅長將自己生活中的經歷,細細品韻,轉化成流線、和諧的木雕作品。(圖片提供/高雄藝術博覽會)
  高雄藝博十年會場端出「現代水墨」與「東南亞當代藝術」兩大主題特展,前者邀請書法名家黃耀德先生為策展人,攜手多位藝術家詮釋當代水墨藝術。後者則為大苑藝術創辦人張學孔策劃,結合臺灣、越南等地藝廊,以資深的產業視角,將東南亞藝術文化帶進2022年高雄藝博,展開跨空間的對話交流。

  會展中透過兩大論壇加深各國藝文交流層次,邀請國際重量級講師策展經驗分享,增益大港國際視野。如韓國畫廊協會會長黃達信,講述Fierze&Kiaf博覽會舉辦過程,Fierze&Kiaf為首爾與英國聯合舉辦的亞洲最大藝術展會,每年吸引約300家畫廊參與,黃會長在現場分享舉辦過程及其對亞洲市場發展的資深見解。另一場則邀請來自日本的知名「工薪族收藏家」宮津大輔,他從普通上班族開始,自掏腰包收藏草間彌生、奈良美智的作品,逐步成為亞洲各國藝術品藏家。他在論壇分享收藏的心路歷程,以及對亞洲藝術作品創作趨勢的見解,獲得在場藏家熱烈反應,互動踴躍。

2022高雄藝術博覽會迎向第十年,高雄的藝文氛圍慢慢不一樣,越來越多家庭帶著小朋友一起來看展。(圖片提供/高雄藝術博覽會)
2022高雄藝術博覽會迎向第十年,高雄的藝文氛圍慢慢不一樣,越來越多家庭帶著小朋友一起來看展。(圖片提供/高雄藝術博覽會)
  會展現場有許多大手牽小手的親子參觀者,帶著兩個兒子逛博覽會的王小姐說:「其實之前就有來過,那時經過駁二藝術特區順道走進來看看,結果小朋友一看就很投入,所以今年特別帶他們來參加。」從孩子們專注的神情,可以感受藝博十年來向下扎根的深度。

高雄藝博會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美術學系暨研究所聯合主辦推出「ART & LOVE 百寶圖」公益特展。(圖片提供/高雄藝術博覽會)
高雄藝博會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美術學系暨研究所聯合主辦推出「ART & LOVE 百寶圖」公益特展。(圖片提供/高雄藝術博覽會)
  回首十年黃金歷程,高雄藝博會積極推動國際藝術交流,同時多邊拓展,擴大會展本身影響力。今年特別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美術學系暨研究所合作,推出「ART & LOVE 百寶圖」公益特展,邀請該系所歷屆畢業生及在學藝術家等31位同學共同參展,義賣作品逾120件,並將所得捐給公益團體,讓藝術為社會做出貢獻,擴散正向漣漪。

插畫藝術家吳騏在伊日藝術空間的全新品牌「伊日後樂園」中,展現童趣風格中自由奔放的面貌。(圖片提供/高雄藝術博覽會)
插畫藝術家吳騏在伊日藝術空間的全新品牌「伊日後樂園」中,展現童趣風格中自由奔放的面貌。(圖片提供/高雄藝術博覽會)
  在各國藝廊與藝術家積極參與下,2022年高雄藝博會成功圓滿,主辦單位未來也將持續深耕臺灣藝術市場新區塊,期許為臺灣南方藝文產業,奠定下一個輝煌十年。

【完整內容請見《高雄畫刊》2023年No.01】

延伸閱讀

邀藝術家來稻鄉Working Holiday 催生台灣稻米繪本

高雄去年14個家庭裝住警器成功逃生 消防員加強宣導

民進黨主席補選/高雄投票率10.21% 主委許智善:盼賴清德帶領重新站起

車裡寫滿「不要投訴」 高雄Uber司機這理由爆紅

相關新聞

樂迷必來朝聖!高雄演唱會美食聚落

來高雄參加演唱會沉浸音樂狂潮,千萬不可錯過周邊的豐富美食。高雄市政府推出「加食延暢」方案,與特色餐飲店家合作,憑演唱會門票即可享店家優惠,高雄畫刊精選位於高雄國家體育場、高雄巨蛋、高雄流行音樂中心等地附近3大類的店家,無論是演唱會前填肚子或散場後續攤宵夜小聚,樂迷們想要的通通在這裡!

橫亙百年烏金歲月 乘載人情和歷史記憶

每到冬至前後,大海總會帶來珍貴寶物—「烏魚」,牠是漁民們重要的經濟來源,也是餐桌上老饕的最愛!鮮甜肥美的烏魚全身是寶,烹煮方式也相當多元,不論鮮甜的烏魚米粉、滋補的麻油青蒜烏魚膘或製成橘紅透亮的烏魚子,作為年節餽贈親友的伴手禮等,各種吃法各有擁護者。高雄捕食烏魚文化從打狗港延續至今,已屹立百年,乘載著人情和歷史記憶,可說是高雄最具代表性的在地特產之一。

初春風格選物 開啟美好港都生活

一年之計在於春,描繪美好生活的樣式,就從日常生活選用的器物開始。以日製食器、山系生活美學、風格植栽、日本清酒,為生活注入不同的靈感與想像。

饕客必讀「吃貨聖經」 天天按圖索驥高雄味!

「今天幾號?星期幾?」每天撕下一張日曆,仍是許多人每日的例行公事,然而日曆只能提供查日期功能嗎? 自去(111)年《米其林指南》南進高雄後,市府觀光局為讓遊客看見高雄作為美食大港的深厚實力,於是推出「高雄日嚐366」特色美食徵集活動,並推出「高雄日嚐366」美食聖經每日推薦一道好菜,並邀請高雄在地名廚、專業美食家及美食部落客等36位跨界名人及美食專家專業推薦。

2023高雄春天藝術節 強檔演出迎接民眾洄游到劇場

「2023高雄春天藝術節」在木棉花開的季節向大家熱情招手。今年除了臺灣在地團隊,海外各國的表演工作者也將帶來令人難忘的觀賞體驗。從2月到7月,近35檔超過70場次精彩節目,在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文化中心至德堂、駁二正港小劇場、大東文化藝術中心等接連上演,其中也包括叫好叫座的草地音樂會,從春天到入夏,高雄處處圍繞著藝術氛圍。

音樂造夢 演唱會製作人丁度嵐

動輒上萬人的大型演唱會,傳遞感動留駐內心的世紀舞臺,一場成功演唱會除了舞臺上魅力四射的演出,後臺工作人員的努力付出更是不可或缺的要素。為五月天、韋禮安、梁靜茹等歌手打造巡迴公演的演唱會製作人丁度嵐,從他20餘年在音樂界耕耘的經驗,聚焦演唱會幕後的精采時刻。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