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尊重老師?陸生來台見這景象直呼「文化差異」 台妹曝原因:講求自律

近年流行的關鍵字「鬆弛感」,指的不是躺平或擺爛的意思,而是對世事抱著從容、淡然的態度,是一個內外在都處於舒坦的狀態。一位陸生便表示,她在台灣學生身上能明確的感受「鬆弛感」,和大陸上學時緊繃、壓力大的氛圍截然不同,這裡的學生並不會因為「不夠準時」而過度緊張,上課吃東西更是一件稀鬆平常的事,貼文曝光後也引起兩岸網友的討論。
一位來台灣留學的大陸學生在小紅書上發文表示,來台兩周後,能在台灣人身上明確的感受到「鬆弛感」,自己在嚴苛的教育環境長大,在她眼中,即使上了大學,遲到仍是很嚴重的事,「提前幾分鐘在教室坐好是約定俗成的規矩,甚至有『準時即遲到』這樣的習慣」;不過來了台灣她才發現,這裡的學生並不會因為「不夠準時」而過度緊張,有些人甚至到了上課時間才往教室走,上課吃東西更是一件稀鬆平常的事,和大陸上學時緊繃、壓力大的氛圍截然不同,讓她笑稱「也許是一種文化差異吧哈哈」。
貼文曝光後引起熱烈討論,大陸網友紛紛發表意見,部分人認為上課吃東西和遲到並不是「鬆弛」的表現,不過也有人提到,這些情境不只出現在台灣,是和學校風氣相關,「缺乏基本的尊重和禮貌」、「台灣整個社會鬆弛感都很有」、「鬆弛感,那叫上學嗎?自律跟自由是兩碼子事」、「上課吃東西和遲到是對老師的不尊敬,不是鬆弛」、「我在武大也挺鬆弛的,氛圍比較自由散漫,什麽都全憑個人」、「明明和福建只隔一個台灣海峽為什麽差這麽多」、「大陸上大學,有幾個是沒曠過課的,我大二就開始各種曠課」、「呃,我們這裡上課也有人偷吃東西欸。老師其實看到了,有時候裝看不見」、「上課吃東西這件事…在浙大也蠻常見的,我第一次去上課的時候也蠻驚訝的」。
對此台灣學生也回應,和大陸相比,台灣的學風更為自由,大部分的學生講求自制、自律,「越前面的學校越不管啊,學習是為了自己而學,為什麼要人逼著才願意呢」、「台灣頂尖的高中都是最自由的,沒人管你上不上課,可以在各種社團間串門子,隨便走在路上都可以交朋友,目前人生中最美好的回憶就是高中時期」、「台灣學校追求自律,不上課沒關係,考試報告能過就好」、「要考好大學的肯定還是有壓力啊,你說沒壓力的那種都是不讀書的」、「我們學風是比較輕鬆一點,但如果是名校學生基本上還是很自律也很克制的…像我們上微積分基本上大家都是提前二十分鐘去佔位置的…」。
更有體驗過兩岸學習風氣的網友現身說法,「因為他們上大學不難,很多私立大學甚至都招不夠學生,壓力小所以有鬆弛感,我當時交換的時候也是發現台生逃課逃得飛起」、「從小到大在台灣讀書,大學來了大陸…只想說大陸學生真的辛苦了,突然覺得自己以前讀書吃的苦都不是苦」、「哈哈哈,那叫擺爛,我那時候考大學學測的時候,緊張的要死,結果第一節考試有一群別校的學生不到半小時就交卷離開了,把我驚呆了」、「我以前在台灣讀書的時候,12:00下課的課,我都快到11:30跑出去買個便當再回來;我以為老師不認識我所以肆無忌憚地做了一個學期,直到最後一節課老師叫了我的名字,我覺得我非常的鬆弛」。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