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師大深耕計畫展成果 為社區與農村打造幸福在地滋味

高雄師範大學今天舉辦「深耕計畫成果」發表會,以在地關懷環境教育,建立大學、企業與社區產業協作平台。並結合農委會水保局農村實踐共創計畫,攜手高雄市工務局、台電、中鋼教育基金會、漢翔志工隊等單位,協力發展與推廣地方產業鏈結及體驗經濟的行銷方式,跨域串聯人與土地的關係。
計畫主持人高師大科環所教授蔡執仲強調,研究團隊除持續與糖廠社區發展協會、大旗美農村體驗直賣所、三和瓦窯等夥伴合作外,也不斷拓展新的伙伴,包含高雄市彌陀區漯底社區發展協會、六龜區寶來社區發展協會、合一生活、中磊旅行社、嘉義市良益香料屋、屏東縣高樹鄉大埔合作社、大樹區九曲庄內社區發展協會與水寮社區發展協會、茄萣區茄萣觀光發展協會等具地方創生優勢的社區發展協會,以及福安國小、姑山國小等校,大樹區九曲里、和山里、水寮里、竹寮里等里。以「點的深化」、「線的串聯」與「面的整合」串連為高屏地區的創生網絡。
理學院院長洪振方表示,為落實大學社會責任的實踐精神,發揮產官學的資源整合與地方特色連結,輔導設立環境教育基地及食農教育基地,延續傳統釀造技藝,促進社區、小農、企業的橫向跨域合作,讓大眾從知農、體農、創農,持續深入社區共學。藉由「永續」及「共好」出發,形成環境生態支持系統,活化城鄉在地資源創造新的價值體系。
高師大校長吳連賞表示,這次深耕行動強調落實在地的特色,從「心」掌握風土的滋味,以在地的食材釀造生活,以慢活的方式重新建構人與土地的關係,並持續陪伴糖廠社區發展協會於今年度獲得國家環境教育特優獎。在六堆客家文化園區設立食農教育基地,與中鋼教育基金會合作,運用福安國小閒置空間建立環境教育基地,姑山國小設立環境教育設施,推動學校及社區的食農教育、循環經濟、科普實驗營隊等課程,開發具特色環境教育課程,落實城鄉的永續發展。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