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大陸宣布將推出懲「獨」法律措施 制裁劉寶傑等5名嘴

日本泡沫經濟瘋蓋摩天大樓 2大陰影讓苦果留下一代

MLB/大谷翔平遭竊5億元案 水原一平首次出庭「不認罪」

110學年博士生2.5萬近年最高 台大教授盼推業界預聘制

一般大學博士生數目近三年來略回升,110學年一般大學在學博士班學生數約2.5萬人,為近五年來最高。本報資料照片
一般大學博士生數目近三年來略回升,110學年一般大學在學博士班學生數約2.5萬人,為近五年來最高。本報資料照片

根據教育部統計,一般大學在學博士班學生數110學年近五年來回升至2.5萬人,其餘四年間人數多在2.4萬徘徊。受到企業高薪吸引,理工類科學生選擇投入職場,高等研發人才稀缺,如何為學界留住人才也是台大未來校長當務之急。校長候選人便表示,鼓勵業界建立博士預聘機制,以研發能量提升公司技術面,也讓產學攜手一同擔負育才責任。

受到少子化影響博士生人數逐年走低,根據教育部大專校院校務資訊公開平台資訊,106至109學年間一般大學在學博士班學生數多在2.4萬人間,其中107學年最少為2萬4641人,但110學年一般大學在學博士班學生數約2.5萬人,為近五年來最高,也是近三年來連續走高。

國內博士就讀意願低迷,台大電資學院院長張耀文表示,除了流浪博士議題讓學生對博士出路感到質疑,另一部分則是國內產業發達、就業市場熱絡,反而提高碩士生直接投入職場的誘因。

張耀文說,以半導體微電子領域而言,頂級公司給碩士的薪資遠高於其他領域同儕,甚至高於大學新進助理教授,容易使碩士畢業生不願繼續攻讀博士;加上博士養成的時間較長、對生涯不確定性高,容易造「落袋為安」提早卡位職缺的心裡。

張耀文說,為了幫高教攬才,會持續提供獎學金。目前電資學院已獲得多家產業贊助獎學金,每年約36至50萬不等;也盼推動產學合作育才,鼓勵業界建立博士預聘機制,加強研發以提升公司技術層次,並一起擔負育才責任;也希望建立業界回流攻讀博士的機制,讓企業選送績優員工繼續深造,與學界一起合作培育業界人才。

資訊工程系特聘教授郭大維則表示,台大必需面對博士生人數下降的問題,整體環境上,台大應積極幫助學生取得全球化發展所需的訓練和資源,包括國科會的千里馬補助等,努力促成跨國雙學位與交換生機會,並爭取企業和民間組織的認同與資助,從獎學金上提供支持。

郭大維也表示,雖然博士生對提升研究動能很重要,台大應鼓勵系所完善所需資源,兼顧教育人才培養品質和學生數,但不應盲目增加研究生名額。

台大研發長李百祺則表示,以目前台大推動的各式博士生獎學金,大約可用於支持30至35%的博士新生,金額約每月2萬元至4萬元不等,在獎學金之外,教學與研究助理也可提供學習與對應的經濟支持,認為該類獎助制度應持續推動並適度擴大範圍與額度。

但李百祺也說,全面提升研究環境和研究支持也是博士生培養的重要一環,研發處已規劃執行鼓勵博士生移地研究方案「遠學計畫」,應持續加強推廣,讓博士生有機會在國外做深入的研究交流與學習,同時拓展國際視野。

博士生 台大 職場

延伸閱讀

棄千萬年薪回台選校長 郭大維:退休前盼為台大奉獻

卡管案時代理校長郭大維發聲 「學術自由是台大人的DNA」

台大校長候選人治校理念 黃慕萱、郭大維出席說明

疫起以食養身,以湯強健體魄

相關新聞

陽明交大合校首張學生證出爐!右下角成焦點 在校生:像業務名片

針對新版學生證,不少學生反映:「和舊的差在哪?藍藍白白」、「我只想換回以前交大的」、「C款甚至比現在醜」,還有許多學生認為:「右下角那個藍色圓弧,還以為是紙屑」,也有人表示:「長得很像什麼出版社的業務名片」。

台大政經學院 爭議中揭牌

台灣大學新設「國際政經學院」昨天揭牌,蔡英文總統出席。該學院在規畫期間就遭外界與台大師生質疑會排擠校內資源、有政治力介入...

國環院中原大學首簽MOU 創淨零永續學術新聯盟

私立中原大學與環境部國家環境研究院(國環院)為加強科學研究與環境保護合作,今天簽署合作備忘錄,雙方將集結專業知識、技術能...

台大國際政經學院揭牌蔡英文蔡明忠等人出席 盼培養政經領導人才

台灣大學新設「國際政經學院」2月由教育部核定,今日在台大徐州路校區舉行揭牌典禮,總統蔡英文也親自出席。校長陳文章指出,決...

台大新聞所 撤回學士班申請

本報去年底報導,台大新聞研究所擬申設學士班「全球新聞傳播學系」,但近期再掌握,由於教師員額不符申設學士班規定,台大校方建...

佛光大學推大一免學雜費 轉學考錄取生可獲1萬元

佛光大學今於台北舉行記者會,今年結合政府補助推出「新生免繳學雜費、大二到大四政府補助3.5萬佛大加碼3.5萬」政策,且針...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