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持10多種工具私刑施暴 露營區老闆夥同3員工打死人全遭押

8縣市有感!南投15時57分規模4.1地震 氣象署:非0403餘震

全到齊!國一台中接台74線通車 藍綠2026中市長可能人選曝光

大學生實體諮商剛開學就約滿了 心理健康通識課也搶翻

國內多所大專院校今天開學,圖為示意圖。本報系資料照片。
國內多所大專院校今天開學,圖為示意圖。本報系資料照片。

全國學校五月中下旬一路停課至暑假,學生實體心理諮商也跟著暫停,改用信件、電話關懷,直到八月中旬疫情趨緩,才恢復實體諮商。往年學生預約諮商多要到開學後才滿,今年卻是從暑假滿到開學後,也有學生提早返校接受輔導,還有學生預約到年底。面對疫後新生活,心理師表示,學生應把變動視為常態,隨時做好準備,若一直期待安定,遇到變動時就會手忙腳亂。

疫情影響,今年不少大學新生「無終也無始」,不僅高中生涯沒有畢業典禮、指考延期,大學開學也沒有實體迎新;大學舊生雖然「停課不停學」,卻有大學教授發現學生成績「走鐘」,學習成效M型化。一名頂大教授分析,大學生可能會面臨無助與疏離感,以往可能不會出現的親子衝突、人際疏離、學習遲滯,都有可能在新學期產生。

台灣師範大學去年曾因疫停課兩周,未料一復課,就出現學生諮商預約潮。台師大當時曾分析學生情緒困擾的樣態,學務長林玫君表示,第一名為憂心自己染疫,隔離檢疫也加劇學生產生焦慮、憂鬱的心情;第二名則是生涯規畫,學生難以掌握生涯安排,挫折感高;第三名則是學習壓力,學生憂心遠距教學跟不上。

也有一名國立大學教授提到,學生的焦慮往往來自不確定性,如選課、上課方式、住宿等,等這些不確定性都穩定下來,才能穩定學生的心理狀態。除了心輔中心,學校高層、各院系所、導師,以及不同行政單位間也要溝通合作,協助開學時因疫情混亂而造成的心情浮動。

國內多所大學終於在今天開學,面對疫情的未知風險,教育部建議前兩周採線上教學,就算恢復實體課程,也有班級人數限制,光線上選課、加簽都讓師生吃足苦頭,不僅教授信箱被加簽信灌爆,學生也焦慮選不到理想的課程,就算選到課,恢復實體課程又受限於班級人數,固定排課的作息勢必是「回不去了」。

當學生面對生活焦慮,東吳大學心理系兼任助理教授楊長苓建議,學生可利用「專心呼吸」跟「分心脫逃」達到紓壓效果。她提到,紓壓並不是因為做了什麼而放鬆,反而是做了什麼「之後」,會感到平靜安定,有時「睡覺」也是不錯的舒壓方法,建議學生多觀察自己,找出自己的紓壓模式。

政治大學今年也找來兩位臨床心理師,開設兩班「自我探索與心理健康」通識課程,原訂每班只收60位學生,首次開課卻吸引270位學生搶課。事實上,現今通識課程中不乏心理健康有關的課程,但常是以介紹心理學,或是介紹心理健康、疾病、壓力等為主,與實際在自我探索時的「經驗」仍有差異。

其中一名授課心理師曾心怡就說,希望這門課能成為學生出社會後還記得的課,比如當學生遇到壓力,人際困難時,能有解決方案,學生也能適時知道自己需要求助與幫忙。她也提到,大學生應把變動視為常態,把變動參數放在心裡,隨時面對變動,就能找出配套方案。

停課 大學生 疫情

延伸閱讀

台灣與關島大學合辦教育峰會 人才培育里程碑

大專院校今天開學 境外生染疫人數再+1

大專開學日鬧空城!前2周一律遠距 僅5成學生入宿

大專校院22日開學 僅12%境外學位新生順利抵台

相關新聞

清大案延燒 教部徹查各大學兩岸交流

清華大學校友會與中國大陸廈門市政府、北京清華大學在新竹清大校內共設「清華海峽研究院」、「清華海峽研究院新竹辦公室」,遭質...

陽明交大合校首張學生證出爐!右下角成焦點 在校生:像業務名片

針對新版學生證,不少學生反映:「和舊的差在哪?藍藍白白」、「我只想換回以前交大的」、「C款甚至比現在醜」,還有許多學生認為:「右下角那個藍色圓弧,還以為是紙屑」,也有人表示:「長得很像什麼出版社的業務名片」。

台大政經學院 爭議中揭牌

台灣大學新設「國際政經學院」昨天揭牌,蔡英文總統出席。該學院在規畫期間就遭外界與台大師生質疑會排擠校內資源、有政治力介入...

國環院中原大學首簽MOU 創淨零永續學術新聯盟

私立中原大學與環境部國家環境研究院(國環院)為加強科學研究與環境保護合作,今天簽署合作備忘錄,雙方將集結專業知識、技術能...

台大國際政經學院揭牌蔡英文蔡明忠等人出席 盼培養政經領導人才

台灣大學新設「國際政經學院」2月由教育部核定,今日在台大徐州路校區舉行揭牌典禮,總統蔡英文也親自出席。校長陳文章指出,決...

台大新聞所 撤回學士班申請

本報去年底報導,台大新聞研究所擬申設學士班「全球新聞傳播學系」,但近期再掌握,由於教師員額不符申設學士班規定,台大校方建...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