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繼Meta後…ChatGPT也傳全球大當機!

觀察站/霸凌調查未完…勞部欠國人3交代

被遺忘的加薩:人道危機該如何伸出援手?

教改30年前夕 前教長郭為藩點名賴清德上任開第九次全國教育會議

超過14個團體,今天與前教育部長郭為藩、清大前校長賀陳弘公開呼籲,準總統賴清德上任後勿忘選前承諾,應召開「第九次全國教育會議」。圖/報系資料照
超過14個團體,今天與前教育部長郭為藩、清大前校長賀陳弘公開呼籲,準總統賴清德上任後勿忘選前承諾,應召開「第九次全國教育會議」。圖/報系資料照

410教改即將屆滿30年,包括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學會、台灣高等教育學會、台灣教育政策與評鑑學會等超過14個團體,今天與前教育部長郭為藩、清大前校長賀陳弘公開呼籲,準總統賴清德上任後勿忘選前承諾,應召開「第九次全國教育會議」,納入就職後重要施政目標。

賴清德曾於競選期間回應教團提問:「為了教育界的教師、學生及家長,未來除了定期舉辦事務性會議,也將尋求不同形式的會議或者網路論壇,進一步擴大社會連結,廣納各界建言,建立良好的溝通機制,讓國家培育人才的制度能夠更多的理解與社會支持,朝向完善與穩健的方向發展。」

早年,全國教育會議從發起到方向制定皆由政府主導,但解嚴之後,第七次、第八次全國教育會議則廣納民間對教育發展的需求和建議,納入會議中分組召開議程當中。

郭為藩表示,舉辦全國教育會議可以激起社會大眾對教育的關心、燃起對教育改革的期望和熱誠,另透過與會專家學者的討論,達成教育發展的願景和共識。

郭為藩指出,教育會議是教育體系的健康檢查,如同邀請各專業會診把脈,診斷後對症下藥來設法治療或改善體質。對於落實第九次全國教育會議的推動,他也表示,早期想法如今獲得積極反應,甚為欣慰。

前教育部高教及技職司長,現為台灣教育研究院社社長黃政傑則指出,過去召開過八次全國教育會議,皆是政府因應國家、社會及國際情勢變遷、轉型提出,現在距離2010年所召開的第八次會議已有14年之久。

黃政傑指出,14年來,社會變遷急劇、教育問題叢生,各界對教育的期許和主張紛陳也有待建立共識。希望藉由全國教育會議,帶動各級教育體系改革應變,進而培育人才,回應社會發展等迫切需求。

賀陳弘也談到,面對全球化競爭、科技發展,以及國內少子化、老齢化、產業轉型人才新需求,國內高教、技職、國教、社教同時面臨巨大挑戰,必須重新盤點下一階段教育政策大方向,第九次全國教育會議召開的必要性昭然若揭。

教育團體和學者認為,1994年第七次全國教育會議召開帶動410教改風潮、2010年第八次全國教育會則是因應少子化,為網路世代教育做準備。如今從高教至幼教、特教等,都必須因應後疫情時代變化,盤點並制定符合時代需求的教育政策,推動第九次全國教育會議召開刻不容緩。

全國教育會議一覽表。圖/台灣教育智庫提供
全國教育會議一覽表。圖/台灣教育智庫提供

網路 高教 黃政傑

延伸閱讀

鄭文燦留任副閣揆無望 凌濤:民進黨內派系恐炸鍋

「卓鄭配」掌政院、潘孟安入府 新內閣貫徹賴清德意志

賴清德言論自由日籲「慎防認知作戰」 廖元豪反質疑:限制言論自由?

本周公布新內閣人事?陳建仁:完全尊重賴清德最後決定

相關新聞

賴總統籲重啟陸生來台 大學問網站將開升學專區

總統賴清德在就職演說中提及,兩岸重啟對話和大陸學位生來台就讀。大學問網站今天表示,將開設「陸生專區」頻道,整理來台升學相...

台灣之光!名醫許景琦獲邀赴巴黎國際精神醫學會議演講

台灣精神科名醫、台中市維新醫院院長許景琦昨受邀出席法國巴黎舉行的國際心理衛生及精神醫學會議,擔任主題演講嘉賓,分享其今年...

北巿教保員涉猥褻 5類托育管理不一致…議員憂恐有黑暗地帶

北市日前爆發狼師案,一名陳姓教保員疑對幼童有不當對待及性猥褻,由於該托育機構為教保中心,議員李柏毅點出,北市目前35家教...

「AI教科書」勢在必行 業者盼檢視法規、經費協助

隨著數位載具平板電腦在教學現場普及,生成式AI相關應用逐漸進入教學現場,教科書業者也將著手開發「AI教科書」。台灣教科書...

為抓通緝犯?台中議員爆:警想闖校園問「爸爸在哪?」

台中市議員李中繼本月2日曝光師生衝突案警到校園帶走學生,引起社會嘩然,今天他在總質詢時再度爆料,聽說有警方為了抓通緝犯,...

大學專輔人力將增216人 恐補不滿

立院日前通過學生輔導法修正案,大專校院心理師、社工師等專業輔導人員師生比從現行一千兩百比一,修正為九百比一,預計增加二一...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