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絕「巨流河」電影與追思會 齊邦媛一生優雅不落俗套

寫作30萬字「巨流河」時,齊邦媛不畏世俗眼光住進長庚養生村。圖為她在長庚養生村接受採訪。本報資料照片
寫作30萬字「巨流河」時,齊邦媛不畏世俗眼光住進長庚養生村。圖為她在長庚養生村接受採訪。本報資料照片

以回憶錄「巨流河」震動華文世界的作家齊邦媛28日辭世,享壽101歲。她生前特別致電記者,表示一旦自己離開這個世界,希望大家不要特別為她舉辦追思會,「我不是一個熱鬧的人,我想我應該做一個好的表率,不要叫別人拿俗套紀念我」。她交代記者告訴親友和讀者,「我很愛大家,如果我走了,希望大家安安靜靜高高興興紀念」。

齊邦媛1924年生於遼寧省鐵嶺縣。出生後一年,父親齊世英參加奉系將領郭松齡倒戈大帥張作霖的革命,兵敗逃亡。齊邦媛跟著父母一路逃亡,光小學就換了七間,23歲來到台灣。在這樣缺乏尊嚴的流亡生活中,她許願「人能世世代代優雅活著」,一生傾注熱情於文學,因為深信文學可以「帶給人們優雅的力量」。

齊邦媛可說是台灣文學最早的知音。她在國立編譯館工作時推動國文教科書改革,引介楊逵、黃春明等台灣本土作家的作品。她也致力英譯台灣文學,主編「中華民國筆會季刊」、參加台灣文學英譯計畫,將台灣作家吳濁流、王禎和、黃春明、鄭清文、朱天文推向國際。主編筆會刊物時,齊邦媛經常和殷張蘭熙、林文月等作家約在台大附近的咖啡館,一邊聊天一邊看稿。如今三人先後謝世,「女作家的下午茶」成為值得紀念的文學風景。

將齊邦媛從「學者」變成「國民作家」,是她86歲完成的回憶錄「巨流河」。80歲那年,齊邦媛不畏世俗眼光,自己拎著包包搬進長庚養生村,「到了80歲,我想自己找一個屬於自己我的地方,把我所記得的寫出來。」她在這裡完成30萬字的「巨流河」,這是齊邦媛的自傳,書中的靈魂人物卻是父親齊世英,以及 1949年後一群打了敗仗來到台灣的「失敗者」。在齊邦媛筆下,這些「失敗者」雖然沒能獲得世俗價值上的成功,卻活得優雅尊嚴。

「巨流河」成書後創下出版奇蹟,兩岸長銷幾十萬本,還出版日文版與英文版。出版「戰火中國」的荷蘭史學家方德萬評價「巨流河」,認為齊邦媛提供「沒那麼意識形態」的觀點,看法不同於那些主導歷史和回憶錄的共產黨或國民黨高官,帶領讀者貼近歷史的真相。

2015年,齊邦媛位於麗水街台鐵宿舍的舊居面臨都更,鄭清文等多位作家發起連署,呼籲政府定為歷史建築或設紀念館。齊老師卻於報紙頭版刊登聲明反對,成為第一位站出來、反對將自己舊居變紀念館的作家。她也曾拒絕把「巨流河」中她和張大飛的感情拍成愛情史詩電影。對齊邦媛來說,她不想占台鐵的便宜、也不願將歷史變成愛情電影,「優雅尊嚴」是她的一生謹守的價值與做人原則。

回顧這一生,齊邦媛向記者表示:「我做了我該做的事,也寫了我該寫的書;就是寫得太晚了,還有很多話沒有說。」

台灣文學 愛情

延伸閱讀

台灣文學巨擘、《巨流河》作家齊邦媛逝!前中研院副院長黃進興憶:老師過著「充實而有光輝」的人生

魏德聖自嘲「好久沒得獎」 感性曝:這輩子繼續拍電影

《讓子彈飛》原著作者馬識途病逝 享嵩壽110歲

北韓特攝秘聞:金正日綁架導演,強拍怪獸電影《不可殺 傳說的大怪獸》

相關新聞

賴總統籲重啟陸生來台 大學問網站將開升學專區

總統賴清德在就職演說中提及,兩岸重啟對話和大陸學位生來台就讀。大學問網站今天表示,將開設「陸生專區」頻道,整理來台升學相...

網紅作家蔡潔米呼應央視貼文挨批 暫關IG回覆功能

時尚網紅作家蔡潔米響應中共官方主張,稱台灣為「中國台灣省」,遭ELLE Taiwan切割,合作品牌也發聲明終止合作,蔡潔...

首航成功!教育部御風輪海事實習船 返回高雄母港

教育部斥資16.5億元打造御風輪海事實習船,上月底首航前往日本東京,今天結束海上實習課程返回高雄港泊靠17號碼頭,高科大...

國中會考17.5萬人報名 創新低

一一四年國中教育會考已完成報名,全國十八個考區及大陸考場總報名人數計十七點五萬人,再創新低,但更大的招生危機還在後頭。面...

巴頭、推摔都觸法 南市要求各幼兒園張貼「虐童零容忍」海報

台南市政府為確保幼兒園全面落實正向管教,教育局製作並發送「虐童零容忍」海報,分為教保服務人員版與機構負責人版,要求各園將...

台積電員工子女免設籍入學惹議 高市教育局:僅個位數申請

台積電高雄廠5座廠房將聘用8000多名員工,高雄市教育局在現階段廠房設置期間,提供員工子女免遷戶籍,只要拿出台積電員工證...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