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把握好天氣!周三溫度驟降最低溫跌「1字頭」周五回暖

外資買超216億 加碼鴻海近3.8萬張、敲進多檔金融股

北市虎山步道廢棄工寮驚見白骨 家屬報失蹤達16年身分曝光

文化幣之亂!不能買拍立得、濫用恐涉詐欺罪 使用攻略一次看

文化部推出文化幣的目的,希望不僅只是進行單一消費行為,而是真正讓藝文成為生活日常。本報資料照片
文化部推出文化幣的目的,希望不僅只是進行單一消費行為,而是真正讓藝文成為生活日常。本報資料照片

文化部規畫的常態化16-22歲文化成年禮金,出現兌現、轉售及濫用等亂象。「文化幣」官網前晚起明定禁止用來購買拍立得,社群平台出現反彈聲浪。文化部再次強調,民眾及店家應共同維護秩序,勿剝奪青年朋友文化體驗的機會。

文化部說,文化成年禮金去年首次推出,以青年的藝文體驗為重,適用範圍逐步限縮為書店及出版、國片限定、藝文展演及文化體驗、博物館、文資保存與社區營造、國內流行音樂、文創工藝等7大類。

今年常態化後,所有適用類別更朝向文化體驗「純化」,包含表演場館、博物館、複合式書店、文創園區等場域,皆不包含餐飲、一般事務性文具、3C、禮品、生活雜貨。文化體驗課程不得單獨購買香水、手工皂、蠟燭、花藝品等;不包含網路交易、線上課程等。

文化部表示,目的是希望不僅只是進行單一消費行為,而是真正讓藝文成為生活日常。

常態化16-22歲文化成年禮金自1月20日發放,文化部持續透過網路巡檢及資料庫大數據檢測,發現數個藝文消費點違規及個人收購情形,包含不符合適用資格的美妝用品、美甲冒用其他符合規定藝文消費點收款碼,或接受民眾兌現,以及部分民眾於社群或拍賣平台轉售、收購等,對於違規事件已停權並不予撥款,視情節移送法辦。

●文化成年禮金使用注意事項:

文化成年禮金以實體場域消費為原則,並需符合規定之消費類別及範圍。

文化成年禮金使用不得找零、轉售(含有價讓售、無償轉讓)、收購等,亦不得另再兌換成等值現金。

民眾登記領取文化成年禮金時,須確保登錄資料之正確性及真實性。

藝文消費點申請支付款項時,應對所提出憑證之交易事實及真實性負責,並應符合政府支出憑證處理要點之規定。

文化部說,將持續對店家監督查核並採取必要措施,如暫時停權、撤銷或廢止資格,並追回已撥付之款項。針對民眾以不實資料領取,以及違規進行轉售、收購、兌現等行為,亦可撤銷領取資格並追回款項。

文化部提醒,民眾或店家相關獲取不當利益行為,亦涉及違反刑法第339條詐欺罪,最高可處5年有期徒刑;第214條使公務員登載不實罪,最高可處3年有期徒刑,不法利得亦將沒收。

文化成年禮金使用要注意。圖/取自「文化幣」官網
文化成年禮金使用要注意。圖/取自「文化幣」官網
文化部今年起擴大並常態性發放文化幣,創新書市系列活動也可享優惠。圖/500輯提供
文化部今年起擴大並常態性發放文化幣,創新書市系列活動也可享優惠。圖/500輯提供

文創 文化部 社群 網路 青年

延伸閱讀

三義木雕博物館年節特展「紋新雕龍」 Q版龍超吸睛

談文化幣之亂 史哲:多元樣態不應變成扭曲美意的縫隙

旗山老街年吸逾6百萬人遊 高市府推再造先解決停車問題

文化幣濫用爭議!官網公告:即起禁止用於購買拍立得

相關新聞

113會考社會衝刺/跨域多元題為趨勢 掌握長題不用慌

國中教育會考5月18日至19日登場,聯合新聞網推出會考衝刺系列報導,1日至3日為國文、英文、數學科,4日至5日為社會、自...

新北特教師減時數 擬8月起實施

台灣特教生人數持續增加,特教師負擔重,藍綠新北市議員昨議會質詢時,分別表示教育局研議降低特教師每周授課時數,盼盡快上路。...

「賽局理論」大師巫和懋 凌晨因病離世

以鑽研「賽局理論」著稱的前台灣大學名師巫和懋,今日凌晨因病離世,享年72歲。

偏鄉師久任獎金 遭疑變久等獎金

「偏遠地區學校教育發展條例」上路六年,立委昨在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上,仍提到偏鄉教師流動率高、誘因不足以及行政負擔大等...

台大國發所教授每年可指導14生 教團:比例偏高

先前曾發生論文抄襲爭議的台大國發所,近日公布精進學位論文品質相關辦法,專任教授每學年最高可指導14人。教團今天表示,此上...

再籲召開全國教育會議 曾志朗:官方民間共商資源分配

520前夕,數個教育團體今天表示,呼籲新總統賴清德上任後履行召開「第九次全國教育會議」的政見。教育部前部長曾志朗指出,台...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