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排黑條款恐斷政治路 陳致中獄中手寫訴心聲:無語問青天

美光為何遭大陸封殺? 港媒揭背後真正原因

時薪400徵外國人陪3歲女討論政治經濟 網:天才兒童?

台南民眾在PTT上以時薪400元徵求英文陪玩,意外引發熱烈討論。圖/PTT
台南民眾在PTT上以時薪400元徵求英文陪玩,意外引發熱烈討論。圖/PTT

台南有民眾在網路上徵求「英語系外國人到府陪玩」,主要是陪3歲的女兒,讓孩子從小就接觸純正的口音,陪玩外、還希望可以用英文與孩子討論「政治經濟」,引發網友討論,「3歲就要用英文討論政治經濟是天才兒童嗎」、「7歲還差不多」、「偶而陪玩哪有用」。

而民眾給出的時薪400,網友也有很多意見,「400是美金嗎」、「線上都要750了」、「可能要找菲律賓籍才有這種價格」。

對於孩子到底幾歲才是接受英文教育的適當年齡,網友認為太早學英文,對孩子根本就是負擔,造成語言的混亂,國立台南大學幼教系副教授林聖曦表示,語文的學習最重要的是要有練習的對象,如果只是偶而的家教或是美語班,家人沒有持續陪同練習,效果可能都有限,至於到底幾歲才是適當的年齡,目前正規的學習是從國小3年級開始,但是美語幼兒園也很多,不過無論如何都要孩子能夠理解及運用才是有效的學習,像是從小就教孩子背誦三字經,就算會背、如果不了解意義,無法進一步運用,不算是好的學習。

他並表示,有些家長希望孩子從小接觸純正的口音,認為對於日後的英語發音有幫助,以「沈浸式教育」觀點來看,也許會有點幫助,但重要的還是孩子要有練習的機會,英語學習不光是只有口音。

有民眾在PTT台南版上徵求以英語為母語的外國人或在國外長大的台灣人,當3歲女兒的陪玩,每周兩次兩小時,內容包括「以英文陪小孩玩玩具、看繪本、唱歌跳舞,或討論政治經濟」,不要求有任何證照,只要對小孩有耐心就好,意外引發網友熱烈討論。

網友表示「3歲小孩聽老外嘰哩呱啦兩小時有什麼用啦」、「從陪玩玩具到討論政治經濟,中間是發生了什麼事」、「3歲不會英文就能用英文討論政治經濟,有沒有看錯」、「3歲連說母語都有問題吧」;有網友認為如果家長希望孩子早早接觸英語,乾脆送全美語幼兒園,想要用時薪400元找家教,有點不切實際,「如果只是想聽聽英文,開電視看英語影片應該意思差不多」、「父母沒有持續跟小孩講英文光靠陪玩根本不會有什麼」。

而至於400元的時薪,網友則認為這應該是一般保母的價格,雖然家長沒有要求要有證照,但如果是外國人想打工,一定是教英文,目前的行情價光是線上每小時就要750以上,如果到府就更貴,網友提供「線上課程半小時大約250到500元」、「男友是英國人時薪750,到府更貴」、「台南人真的很沒行情耶」。

台南民眾在PTT上以時薪400元徵求英文陪玩,意外引發熱烈討論。圖/PTT
台南民眾在PTT上以時薪400元徵求英文陪玩,意外引發熱烈討論。圖/PTT
台南民眾在PTT上以時薪400元徵求英文陪玩,意外引發熱烈討論。圖/PTT
台南民眾在PTT上以時薪400元徵求英文陪玩,意外引發熱烈討論。圖/PTT

英文

延伸閱讀

陶朱隱園疑徵保全月工時288小時 薪水曝光網友喊:爽缺!

北市與鼎泰豐2月4日合作招募 時薪200元、月薪上看55K搶才

年前被裁員!失業記者到海底撈打工 時薪更高卻不敢告訴父母

港凍薪4年 最低時薪增至40元 僅加2.5元 跑不贏通膨

相關新聞

馬鈴薯變成土豆 基進黨議員揭國小教科書:這一詞也是中國用語

康軒教科書把馬鈴薯稱為「土豆」,由於是中國大陸用語,因此在網路上掀起熱議。對此,台灣基進黨台南市議員李宗霖表示,有爭議的用語不僅土豆,國小三年級的教科書也把「青椒」寫成中國用詞「菜椒」。

陳明通學倫案結果不公開 台大將函覆檢舉人

新竹市前市長林智堅、行政院副院長鄭文燦台大國發所碩士論文遭認定抄襲,學位雙雙遭撤銷,其指導教授、國安局前局長陳明通也遭檢...

天下為「公」?高中應屆畢業生入公立大學占比首破四成

教育部近日公告「高級中等學校應屆畢業生升學就業概況」調查結果提要分析,受少子化影響,110學年高級中等學校應屆畢業生只有...

延托沒補助 讀公幼竟貴準公幼1倍

為符合雙薪家庭上下班時段,教育部與地方政府近年積極提升公立幼兒園課後留園政策,但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昨天指出,公幼家長若...

總統教育獎/不服罕病 用手學滑板、以耳代眼 鋼琴屢獲獎

教育部公布二○二三總統教育獎獲獎學生名單,其中建中學生顧文凱罹患罕病,雙手僅右手小拇指可施力,仍立志學會滑板,成績亦名列...

9旬日籍翁訪85年前就讀台南母校 意外發現當年青澀入學照

91歲日籍老翁新元久,本月15日參訪85年前曾就讀的台南麻豆尋常高等小學校(麻豆國中前身),校方從校史室找到當年的校訓字...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