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一天內三度停電!桃園3區3205戶受影響 台電搶修中「半月已逾20次」

先濕後乾!高屏明恐飆破36度高溫 這天轉涼低溫探「1字頭」

創意私房轉移陣地?傳Telegram也淪陷 衛福部曝一條件「不惜全台停用」

回顧8年教育成果及展望未來 北市教育局今發表系列專書

台北市教育局今天舉辦「讓教育成為城市的榮耀專書發表會」。圖/北市教育局提供
台北市教育局今天舉辦「讓教育成為城市的榮耀專書發表會」。圖/北市教育局提供

為了回顧這8年教育成果及展望未來,及教育政策延續治理及永續發展,台北市教育局今天舉辦「讓教育成為城市的榮耀專書發表會」,發表了包括「台北教育 世界翹楚」、「智慧教育 翻轉台北」等系列專書成果集,台北市長柯文哲和教育局長曾燦金均出席和現場人士及家長交流討論。

教育局上午在日新國小日新旺台樓辦理專書發表會」。本次新書發表包含「台北教育 世界翹楚」、「智慧教育 翻轉台北」、「雙語教育 幸福台北」、「國際課程 世界領航」、「創新實驗 台北展華」及「台北技職 卓越超群」。

教育局表示,北市在教育施政上大力深化耕耘,從學前教育公共化、實驗教育適性化、雙語教育生活化、國際教育在地化、智慧教育優質化、特殊教育全人化、技職教育鏈結化、終身學習全齡化、校園工程永續化至人文關懷精緻化,皆展現創新求變及多元開放的樣貌。

教育局表示,北市推動智慧教育從「完善校園網路」、「台北酷課雲」到「行動學習 智慧教學」,實踐網路平權,酷課雲屢獲國際大獎的肯定,除三度獲得IDC亞太區智慧城市大獎(SCAPA)教育類別的最佳智慧城市。更是連續2年獲得全球資通訊科技卓越獎—傑出數位教育學習首獎。

教育局表示,台北的多元適性教育發展,讓實驗教育選擇多、機構團體多、參與人數多。公辦學校型態實驗教育則是從0校至今已達11校,並獨步亞洲開辦第一所數位實驗高中,帶動台灣高中教育新選擇。

教育局表示,在雙語及國際教育方面,透過「雙語教育學校」及「雙語教育前導學校」雙軌同步,目前已有78所公立國中小轉型為雙語教育學校,未來系統性逐步增設。同時以「國際文憑(IB)」、「學分類」「及實驗班」3大主軸規劃多元高中國際課程,111學年度計有32所公私立高中職參與。

教育局表示,台北技職教育掌握趨勢接軌產業,已連續4屆獲得國際技能競賽世界技能金牌。迄今已完成大型產官學合作計25案,獲產業挹注價值約2億元的教學設施設備及獎學金,並建置完成7間與企業同步的技術教學中心。

教育局表示,為了引領台北教育未來發展及延續經營,北市自去年到今年相繼發布了學前、實驗、雙語、國際、智慧、資賦優異、身心障礙、技職、樂齡及中小學體育等教育白皮書或政策綱領10 冊,以及校園工程2 本工具書。

台北市教育局今天舉辦「讓教育成為城市的榮耀專書發表會」,市長柯文哲(左)、教育局長曾燦金(右)出席。圖/北市教育局提供
台北市教育局今天舉辦「讓教育成為城市的榮耀專書發表會」,市長柯文哲(左)、教育局長曾燦金(右)出席。圖/北市教育局提供

台北市長 教育局 雙語教育

延伸閱讀

北市九合一選舉投開票所總數1755處 創歷屆新高

集結教育成果發專書 柯文哲盼下任市長續推動

北市圖書館昨傳墜樓案 男10樓墜落當場不治

北市國父紀念館旁大樓1女墜樓 命危送醫急救

相關新聞

馬鈴薯變成土豆 基進黨議員揭國小教科書:這一詞也是中國用語

康軒教科書把馬鈴薯稱為「土豆」,由於是中國大陸用語,因此在網路上掀起熱議。對此,台灣基進黨台南市議員李宗霖表示,有爭議的用語不僅土豆,國小三年級的教科書也把「青椒」寫成中國用詞「菜椒」。

113會考社會衝刺/跨域多元題為趨勢 掌握長題不用慌

國中教育會考5月18日至19日登場,聯合新聞網推出會考衝刺系列報導,1日至3日為國文、英文、數學科,4日至5日為社會、自...

新北特教師減時數 擬8月起實施

台灣特教生人數持續增加,特教師負擔重,藍綠新北市議員昨議會質詢時,分別表示教育局研議降低特教師每周授課時數,盼盡快上路。...

「賽局理論」大師巫和懋 凌晨因病離世

以鑽研「賽局理論」著稱的前台灣大學名師巫和懋,今日凌晨因病離世,享年72歲。

偏鄉師久任獎金 遭疑變久等獎金

「偏遠地區學校教育發展條例」上路六年,立委昨在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上,仍提到偏鄉教師流動率高、誘因不足以及行政負擔大等...

台大國發所教授每年可指導14生 教團:比例偏高

先前曾發生論文抄襲爭議的台大國發所,近日公布精進學位論文品質相關辦法,專任教授每學年最高可指導14人。教團今天表示,此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