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警察替代役停徵2年又復徵 基層警卻怨問題多還打罵不得

賴清德出席交接典禮 工總當面喊話:希望政府考慮核能

蘋果iPad 10降3000元新價格完整看!取代入門款「末代Home鍵」iPad 9掰了

總統教育獎得主分享生命經驗 引導學生「把自己找回來」

講師黃子軒克服視覺障礙,在保齡球運動上屢獲佳績,並將經驗分享給年輕學子。圖/教育部提供
講師黃子軒克服視覺障礙,在保齡球運動上屢獲佳績,並將經驗分享給年輕學子。圖/教育部提供

教育部國教育署辦理「2022總統教育獎歷屆獲獎者生命教育專題講座暨展演活動」,透過講師們分享自身以順處逆的生命經驗及帶領體驗活動,讓學生反思自我,並激發勇氣克服生命中的困境。透過生命教育深耕及推廣,透過學校、家庭及社會教育,讓學習者得以在不同的人生階段探索、內化並深化生命教育的核心素養。

講師黃子軒在體育相關賽事已累積錦標賽12金4銀,全國身心障礙國民運動會17金7銀4銅,讀博士班後在各專科學校擔任社團老師,也擔任教授體育及保齡球課程,期待未來能在自身專長領域,持績朝體育的理論與實務方面發展,協助更多視障者推廣打保齡球導向輔助運動,並改善視障者生活品質。

講師王明亮曾獲2017年亞洲青年角力錦標賽榮獲男子自由式74KG級第3名,是台灣代表隊唯一得獎人,更是馬祖角力史上第1面的國際獎牌;2019年獲總統教育獎,2020年8月起任教於馬祖高中,將自己多次擔任國家代表隊的經驗以及一路走來的收穫,帶回馬祖回饋學弟妹,能夠栽培出更好的體育人才。

講師張禹萱小時候父親腦中風,家中頓失經濟支柱,母親自異地嫁來台灣,獨自扛起艱辛家計,除需奔波醫院照顧父親,回家還需兼顧就讀小學的她,因此,禹萱她在課業上非常精進,成績一直都名列前茅,更靠著角力運動競賽,鍛鍊意志,並把獲得獎金來改善家計,翻轉人生不被命運束縛。

講師郭柏伶罹患成骨不全症(俗稱玻璃娃娃),求學過程中時常因骨折受傷而中斷學業,再多病苦折磨,但好學的她依然咬緊牙關上學,在求學過程中保持成績優異,在成年有能力之後也希望能回饋社會,從大學時期擔任基金會講師,分享自身生命經驗也讓更多人能夠認識成骨不全症,目前也擔任先天性成骨不全症關懷協會理事、罕見疾病基金會翻譯志工,希望幫助更多有需要的人。

國教署表示,講師在進行生命教育的分享過程中,引導學生藉由不斷反思來重新認識自己,在迷失或徬徨中「把自己找回來」,進而能更加重視與善待自己,進而懂得推己及人,善待家人與朋友,更能善盡一份對社會與國家的責任。

講師張禹萱至新竹市光華國中演講「給自己挑戰看看的勇氣」。圖/教育部提供
講師張禹萱至新竹市光華國中演講「給自己挑戰看看的勇氣」。圖/教育部提供
講師郭柏伶於新北市新店區北新國小分享玻璃小巨人的冒險故事,期許更多人認識先天性疾病。圖/教育部提供
講師郭柏伶於新北市新店區北新國小分享玻璃小巨人的冒險故事,期許更多人認識先天性疾病。圖/教育部提供
講師王明亮分享新住民子女成長歷程。圖/教育部提供
講師王明亮分享新住民子女成長歷程。圖/教育部提供

總統教育獎 體育

延伸閱讀

足球/球迷不滿輸球引發暴動致129死 印尼安全部長:體育場超賣門票

「運動健身,無礙人生」111年臺北市身心障礙市民休閒運動會熱情登場

「運動健身,無礙人生」111年台北市身心障礙市民休閒運動會熱情登場!

圖輯/111年度學校體育傳炬獎 江漢聲、彭誠浩獲終身成就獎

相關新聞

馬鈴薯變成土豆 基進黨議員揭國小教科書:這一詞也是中國用語

康軒教科書把馬鈴薯稱為「土豆」,由於是中國大陸用語,因此在網路上掀起熱議。對此,台灣基進黨台南市議員李宗霖表示,有爭議的用語不僅土豆,國小三年級的教科書也把「青椒」寫成中國用詞「菜椒」。

113會考社會衝刺/跨域多元題為趨勢 掌握長題不用慌

國中教育會考5月18日至19日登場,聯合新聞網推出會考衝刺系列報導,1日至3日為國文、英文、數學科,4日至5日為社會、自...

新北特教師減時數 擬8月起實施

台灣特教生人數持續增加,特教師負擔重,藍綠新北市議員昨議會質詢時,分別表示教育局研議降低特教師每周授課時數,盼盡快上路。...

「賽局理論」大師巫和懋 凌晨因病離世

以鑽研「賽局理論」著稱的前台灣大學名師巫和懋,今日凌晨因病離世,享年72歲。

偏鄉師久任獎金 遭疑變久等獎金

「偏遠地區學校教育發展條例」上路六年,立委昨在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上,仍提到偏鄉教師流動率高、誘因不足以及行政負擔大等...

台大國發所教授每年可指導14生 教團:比例偏高

先前曾發生論文抄襲爭議的台大國發所,近日公布精進學位論文品質相關辦法,專任教授每學年最高可指導14人。教團今天表示,此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