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台灣寶可夢中心今開幕!黃牛賣5000元「入店整理券」、這些商品漲10倍

退休力調查/8旬兄裝8支架趴趴走 葉金川帶千歲團出遊

炎亞綸被控性侵未成年人 高檢署不起訴確定

基隆之光 胡慈恩獲全國SUPER教師幼兒園組首獎

基隆市過港幼兒園老師胡慈恩(右)今年獲頒全國SUPER教師獎「幼兒園組」首獎。左為教育部長潘文忠。圖/基市教育處提供
基隆市過港幼兒園老師胡慈恩(右)今年獲頒全國SUPER教師獎「幼兒園組」首獎。左為教育部長潘文忠。圖/基市教育處提供

基隆市過港幼兒園老師胡慈恩設計探究式課程,舉凡自然科學、烹飪、植栽、語文及音樂課,都能讓孩子透過探索過程學習,創新課程曾獲「Best Education全國學校經營與教學創新獎」肯定,今年再獲頒全國SUPER教師獎「幼兒園組」首獎。基市教育處今天讚揚她用心教學。

全國SUPER教師獎今年邁入第19年,各縣市教師工會共推薦52名老師受獎。主辦單位另邀請媒體、非營利組織及關心教育的社會人士組成29人評審團,選出幼兒園、國小等七組的首獎,幼兒園組首獎頒給胡慈恩。

教育處表示,胡慈恩立志成為教師,因為讀小六時曾發現有男同學因為家境貧困,沒有讀過幼兒園。上小學後父母都要工作,也沒時間關心他的功課,處境令她十分心疼。長大後心想社會上還有更多的孩子有類似困境,只因學前無法受到良好教育,上小學可能跟不上進度,對學習失去興趣。

胡慈恩後來取得幼兒教育及特殊教育學歷,5年多前通過實習進入過港幼兒園服務。在園內她與其他老師合作經營課程,也擔任薪傳教師輔導初任教師,並擔任基隆的輔諮老師,曾至廈門進行幼兒園課程分享,為幼兒教育發揮共學共好的正面力量。

教育處說,胡慈恩規畫豐富多元的探索學習環境,讓孩子在學習自然科學、烹飪、植栽、語文及音樂等課程時,也能增進生活技能、知識及態度。針對特殊生她也設法尋求各方資源,配合家長及園內伙伴共同研擬學習策略,讓特殊孩子在友善的學習環境中打開封閉的心。

胡慈恩說,能夠獲得全國SUPER教師獎,要先感謝過港幼兒園園長簡美秀的支持,也要謝謝丈夫的包容,讓她可以全心投入教學,未來期許自己成為「成長型的老師」,為幼兒教育繼續努力。

基隆市過港幼兒園老師胡慈恩今年獲頒全國SUPER教師獎「幼兒園組」首獎,教育處稱她是基隆之光。圖/基市教育處提供
基隆市過港幼兒園老師胡慈恩今年獲頒全國SUPER教師獎「幼兒園組」首獎,教育處稱她是基隆之光。圖/基市教育處提供
基隆市過港幼兒園老師胡慈恩(左)今年獲頒全國SUPER教師獎「幼兒園組」首獎,教育處稱她是基隆之光。圖/基市教育處提供
基隆市過港幼兒園老師胡慈恩(左)今年獲頒全國SUPER教師獎「幼兒園組」首獎,教育處稱她是基隆之光。圖/基市教育處提供
基隆市過港幼兒園老師胡慈恩(左三)今年獲頒全國SUPER教師獎「幼兒園組」首獎,教育處稱她是基隆之光。圖/基市教育處提供
基隆市過港幼兒園老師胡慈恩(左三)今年獲頒全國SUPER教師獎「幼兒園組」首獎,教育處稱她是基隆之光。圖/基市教育處提供

幼兒園 小學 基隆

延伸閱讀

逾300筆罰單19萬元欠繳 基隆男子房屋險遭法拍

基隆城市品牌Logo登場 林右昌:9微笑浪花台灣頭新氣象

郵輪31日復航 首月旅客免費搭基隆觀光巴士

郵輪將復駛 首月旅客免費搭基隆觀光巴士

相關新聞

中信實中助高球小將許淮茜成就夢想 獲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全額獎學金

中信國際實驗教育機構(CTBC International Academy,下稱「中信實中」)育才有成,今年高三的高球好手許淮茜錄取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University of Texas at

馬鈴薯變成土豆 基進黨議員揭國小教科書:這一詞也是中國用語

康軒教科書把馬鈴薯稱為「土豆」,由於是中國大陸用語,因此在網路上掀起熱議。對此,台灣基進黨台南市議員李宗霖表示,有爭議的用語不僅土豆,國小三年級的教科書也把「青椒」寫成中國用詞「菜椒」。

侯賴柯挺雙語 全教總批錯誤政策

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日前向藍綠白三組總統參選人陣營提問雙語政策亂象看法,發現三人雖都支持推動雙語政策,卻多未觸及核心問題...

PISA調查台灣學生「數學焦慮」 也是全球第3

台灣二○二二年PISA成績日前出爐,台灣學生數學能力上升至世界第三,僅次於新加坡與澳門,但台師大衍生教育新創企業數感實驗...

王汎森獲德國宏博研究獎 台灣人文領域第一人

中研院院士王汎森,榮獲德國宏博基金會二○二三年宏博研究獎(Humboldt Research Award),是台灣人文領...

亞洲技能競賽 台灣隊總冠軍

第二屆「二○二三亞洲技能競賽」前天於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阿布達比落幕。台灣技能小將勇奪十二金、六銀、四銅、三優勝,總計廿五面...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