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利事業成本費用認列與本業無關遭剔除之爭議

【文.賴永發、方彥婷】

所得稅法第24條第1項前段規定:「營利事業所得之計算,以其本年度收入總額減除各項成本費用、損失及稅捐後之純益額為所得額」,第 38 條亦規定:「經營本業及附屬業務以外之損失,或家庭之費用,及各種稅法所規定之滯報金、怠報金、滯納金等及各種罰鍰,不得列為費用或損失」,準此,營利事業於營業上列報之各項成本費用或損失,只要與業務相關均應准予列報,以符合量能課稅及客觀淨所得原則。

隨著科技及社會發展,企業經營之態樣趨於複雜且多變,而不同產業特性、交易模式及經營型態,其企業的收入、成本及費用之類型亦相當多元,營利事業支付之成本費用或損失是否與經營本業或附屬業務有關?尤其牽涉到跨國集團內關係企業間之交易,常是稅務爭議之所在。本文擬透過最高行政法院 108 年度上字第 1130 號判決(以下簡稱第 1130 號判決)案例,探討實務上常被稅捐稽徵機關主張與業務無關調整剔除之成本費用或損失類型,解析如何認定營利事業列報之成本費用或損失與營業活動有關,以及是否符合真實性、必要性及合理性之要件。

案例事實簡述

本案臺灣 F 公司主要經營化學品買賣及製造,為日商 FFEM 公司所 100%持有之在臺子公司,而 FFEM 公司則為日本集團總公司(下稱 FF 公 司 )100 %持有之子公司。F公司於民國 100 年營利事業所得稅申報,列報技術情報提供費約新臺幣(以下同)1.93 億元,性質為分攤 FF公司之集團研發費用。稅捐稽徵機關認為,F 公司經營模式主要為商品買賣(約占整體營收 80.78%,另外屬製造銷售約占 19.22 %),其買賣業務銷售之商品大多來自 FFEM 公司,同年度並已支付技術報酬金予 FFEM 公司,然又分攤 FF 公司之集團研發費用(技術情報提供費),且未說明該費用對 F 公司之具體貢獻、與營業有何實質關係,故將技術情報提供費僅就其製造銷售比例部分(19.22 %)同意認列,其餘約 1.55 億元否准認列。

稅捐稽徵機關主張

營業費用之認列,除須檢視是否有支付事實,亦應檢視費用支出與營業活動有無關聯,倘係經營本業及附屬業務以外發生之費用,因與創造收入之營業活動無關,依所得稅法第38條規定及收入與成本費用配合原則,不得認列。另依所得稅法施行 細則第31條第1項第1款之計算式可知,買賣業應只有「進貨費用」、「銷售費用」及「管理費用」,列報之技術情報提供費與買賣業務無關。F 公司商品銷售(買賣)部分,如商品須經特殊技術始能完成製造,則其製造費用已包含研究發展費用,因此,F 公司自 FFEM 公司購入該商品之進貨價格,應已包含相關研究發展費用。此外,F公司並未因分攤該研究發展費用而取得無形資產或專利權,故此技術情報提供費應是製造費用,而非上訴人資產,亦非進貨費用或銷售及管理費用。

【完整內容請見《會計研究月刊》2024.1月號】

延伸閱讀

在美遲繳稅款 有條件免罰

貨棧業者調包走私 最重罰鍰300萬元

影/高雄1醫院被爆痔瘡手術灌單 衛生局無預警派人稽查

十軍團保養兵嗆副排長「汰除我啊!」 犯軍法重罪下場慘

相關新聞

碳費開徵 碳有價時代來臨

《氣候變遷因應法》規範了多元減排工具,其中包括眾所關注的碳定價機制-碳費徵收。依據環境部規劃,碳費將於今(2024)年開徵,明(2025)年繳交,未來如何配合碳費徵收機制,運用碳權交易提升減排效益,將是政府與企業的一大挑戰。

113年董事會及股東會法規實務重點提醒

今(113)年股東會旺季即將到來,公司董事會及股東會有哪些新規定及應配合遵循事項?提醒公開發行公司宜儘早掌握與做好因應準備,以保障股東權益。

紓困補貼收入須先抵減核定虧損 才能盈虧互抵

營利事業受疫情影響,依紓困條例可向政府領取補貼,且補貼為免稅收入。然而,營利事業若有虧損,往後年度盈虧互抵時,依財政部目前見解,須先抵減補貼收入,對虧損的納稅義務人相當不利,恐有違紓困條例之美意。

台積電熊本廠效應分析

近日台積電熊本廠盛大開幕,成為日本最先進的邏輯製程晶圓廠,更帶動了臺日半導體供應鏈與產業聚落一片生機勃勃。台積電進入海外擴廠的「大航海時代」,未來是否面臨新的挑戰?又日本衰退的半導體產業能否藉此機會重新崛起,再創顛峰?熊本廠後續效應值得持續觀察。

房屋稅條例修正之稅率計算與申報方式解析

房屋稅條例新制又稱「囤房稅 2.0」,預計將於民國(以下同)113 年 7 月 1日開始適用,明(114)年 5 月開徵。本次修法在實體面及程序面有哪些新規定?另相關子法是否完備,方有利於實務推展。

淺談IFRS永續準則的 碳揭露規範

IFRS 永續揭露準則第 S1 號提供一個架構,要求企業揭露其價值鏈中的永續相關風險與機會;第 S2 號專注於規範企業揭露氣候相關的風險與機會。其中,關於碳揭露,企業亦需要解釋氣候變化等永續性風險和機會,這些揭露資訊將可幫助投資者和其他利害關係人,了解企業在管理碳排放和應對氣候變遷方面的努力和成效。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