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陸可望正面回應團客來台 王滬寧指農產解禁等都能解決

四技二專統測今第2天 突遇地震3大原則一次看

中美貿易衝突將如何影響投資布局?

中美貿易緊張左右近幾年全球政經局勢。路透
中美貿易緊張左右近幾年全球政經局勢。路透

【撰文:陳碩存】

中美貿易緊張左右近幾年全球政經局勢,接下來局勢將如何發展?川普(Donald Trump)在2016年贏得總統大選前後,開始顛覆共和黨多年來的正統觀念—促進全球自由貿易,導致美國兩黨現在都持不願促進自由貿易的態度。例如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在2021年上任時選擇不取消前任實施的關稅,而是將重點放在勞資關係和外國競爭帶來的挑戰上。

但雙邊貿易對中美兩國仍然至關重要。中國是美國的第3大貿易夥伴,僅次於加拿大和墨西哥。2022年,美國與中國的商品和服務貿易總額估計為7,584億美元—出口額為1,955億美元、進口額為5,629億美元。

不過,現階段中美關係依舊脆弱。美國國務院2023年向美國商界發出通知,警告中國政府將加強對專業服務公司的審查。該通知建議美國公司應權衡在中國保持實體運行的風險。另一份通知則建議美國人應重新考慮前往中國旅行。

關稅的開徵加上之前的疫情擾亂了全球供應鏈,其長期影響才剛剛開始顯現。而美國和中國都把重點放在雙邊貿易各自占優勢之處。美國可能會對美國公司在中國進行的直接投資進行更嚴格的監督,並限制先進技術的轉讓。在中國方面,對美國和歐洲限制出口稀土和其他具價值的礦產是可能的反制方式。

雖然美中之間的貿易關係具高度的競爭性,但由於這兩個經濟體仍然相互依賴,應該會因此減緩雙邊關係的退化速度。美國對外投資限制的行政命令主要集中在對美國國家安全至關重要的領域,例如先進半導體和量子技術。大眾投資工具(共同基金、ETF等)基本上也被排除在限制之外,而且該命令本身限制的範圍比預期的要窄。

高價值技術相關產業 將受更多貿易限制

因此,我們認為中美之間的衝突不會無限擴張,美國和中國仍可能會尋求雙邊貿易協定,並與個別貿易集團達成狹義的協定。展望未來,我們認為兩國農產品和消費品雖然可能會偶爾發生爭議和定期徵收關稅,但貿易將會持續下去。而產生摩擦的重點,則可能集中在與國家安全相關的領域,使得高價值技術將受到更多的限制。

就中國方面,最近在鋼鐵和太陽能板以及電動汽車(尤其是電池)生產方面的主導地位,對美國構成了挑戰,並在部分電動汽車供應鏈等領域提供了潛在的投資機會。然而,近年來美國實施的經濟制裁有所增加,因此對於中國高科技領域的長期投資構成了可能的風險。

美國對中國企業除了徵收關稅之外還加諸針對性的制裁,同時通過頒布《晶片法案》、《降低通膨法案》和《基礎設施投資和就業法案》來鼓勵國內製造業。因此,我們預計未來幾年美國對中國的直接投資將下降。此外,許多美國公司也正在將其全球經營計畫以區域性來劃分,以釐清監管要求並降低地緣政治風險。

由於科技、貿易的競爭關係,也導致中國在金融方面改革發展。例如中國在促進與第3方的人民幣支付及國際雙邊貿易以人民幣支付上,做出了相當大的努力,其目的是建立一個基於替代貨幣的平行貿易和支付系統,使其不易受到美國政府制裁的影響。

除此之外,作為在美國首次公開發行和上市的替代方案,中國還鼓勵企業將其股票在中國和其他全球金融中心重新上市或雙邊掛牌。整體而言,中國國內資本市場改革正在加快步伐,推動國家自力更生和「中國製造」的經濟政策。

不過,儘管中美正在降低對彼此的依存度,但這並不是一朝一夕,也並非輕易可以達成的事。一方面,中國是美國最大的國債持有國之一,同時也是美國農產品的重要買家。另一方面,中國市場也是美國跨國企業的主要市場,在標準普爾500指數中上市的美國公司在中國的營收比重達7.6%。因此美國官員一直拒絕使用「金融脫鉤」(financial decoupling)一詞,而是更傾向運用「去風險化」(de-risking)來形容政府在降低美國經濟過度依賴中國的風險。

整體而言,我們認為中美貿易的緊張局勢有機會持續下去,因為中美都會以本國利益優先。對美國來說,這意味著加強對外國直接投資和技術轉讓的現行限制,以及持續強有力的制裁制度。而對中國來說,則可能繼續尋求與原材料和農產品的替代供應商建立更牢固的雙邊關係,而中國和這些貿易夥伴可能會試圖以人民幣結算。

當美中的摩擦持續(同時兩國可能會爭奪在新興市場的影響力,並對技術轉讓和研發保持嚴格控制),以及我們預計金融市場區域化趨勢將加速下,這可能會對資本流動造成影響,投資人可密切關注中美關係發展。(本文作者為瑞銀投信投資研究部主管)

延伸閱讀

不走台獨路線 蕭美琴:蔡總統向美保證將致力維護現狀

自美國網購大麻菸彈 彰化男被逮辯一時好奇6萬交保

國戰會論壇/美國助台練兵? 小心雞飛蛋打

美國盼明年初與大陸討論軍控 交換導彈發射訊息

相關新聞

高齡社會保險新趨勢

高齡社會下,未來民眾對商業保險的依賴度將顯著提升,尤其是退休及長期照護保障。台灣勞工保險基金面臨嚴重財務危機、勞工勞退自提率偏低,現行政府退休給付已無法支應國人未來的退休生活需求。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簡稱金管會)資料也顯示,截至2023年6月底,國人長照險投保率僅4.32%,年金險保費市占率僅16%。在長壽風險提高且利率與通貨膨脹加大之下,民眾應提早透過商業保險來補足高齡社會保障之不足。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2024全球保險產業趨勢展望》報告也指出,未來保險業將更科技化、個人化。

健保費、掛號費調漲 「3方法」應對逐年走高的醫療費

健保費、掛號費調漲外,健保藥品與急診的部分負擔也在近期調漲,這讓生病的人看病成本變更高昂。現代社會中不斷進步的醫療科技,因醫療效果的提升帶給人們更多促進健康的選擇,但同時也伴隨醫療費用高漲,使我們需更謹慎思考,該如何準備以應對愈來愈高昂的醫藥開支,達到健康與金錢兩者的平衡。而為了因應未來可能更高昂的醫療費用,在醫療支付上應採以下3方法應對:

日本再度崛起

在1989年,日經225指數最高衝上3萬8,957點,隨即引爆大泡沫,最慘跌至6,994點(2008年10月)。在此期間,日本殞落、中國大起,日本陷入失落30年。然而天無絕人之路,沉寂許久的日本,景氣在近期出現好轉跡象。受惠於美國科技股上揚、日圓貶值,外資近日大量湧入日本股市,半導體相關類股帶頭強漲,日經225指數在今年3月創歷史新高,站上4萬點。就現況看來,日本已非吳下阿蒙,大家都在看2024年日本的夢幻劇本會怎麼演。

結束負利率

日本央行17年來首度升息,從2016年開始執行的負利率政策終於畫下句點。全球央行為刺激經濟成長進行的零利率實驗,也在日本喊停後跟著宣告結束。

高單價、低首付 買預售屋留意5重點

今年329檔期開跑,新建案推案量自去年疲軟市況走出低谷,開價依舊高高掛。不過,隨著打炒房政策、房價上漲等情形,預售屋在產品設計、付款方式等面向,都愈加瞄準首購市場,購屋小白得睜大眼睛多留意。綜合歸納專家建議,購屋族須留意5大重點:

美股居高 2步驟挑抗震標的

今年以來,美股持續強漲。進入3月,道瓊工業平均指數、標普500(S&P 500)指數及那斯達克指數等3大指數連創新高。但投資人並不若年初般熱情,反倒心生市場波動加大、獲利回吐等風險意識。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