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馬英九邀陸生訪台被擋 陸委會稱有「善意提醒」

影/85公斤公熊左前肢困套索 活活脫水渴死命喪大雪山

遭控性騷慣犯 國家電影中心董事長藍祖蔚出聲了

樂齡生活3大投資商機崛起

人口成長、人口老化已經是大家耳熟能詳的趨勢,且這個趨勢有加快速度的跡象。示意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人口成長、人口老化已經是大家耳熟能詳的趨勢,且這個趨勢有加快速度的跡象。示意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撰文:陳碩存】

在通膨疑慮、升息政策和經濟放緩等利空不斷下,2022年的全球股、債市場陷入高度震盪;但其中,「樂齡生活」卻是少數表現較為平穩的投資主題之一。究其原因,是因為此主題下的投資板塊多屬於價值型(如金融),以及防禦型產業(例如必需消費或健康保健),所以在2022年整體表現相對優於MSCI全球市場股票指數。

人口成長、人口老化已經是大家耳熟能詳的趨勢,且這個趨勢有加快速度的跡象;未來10年內,成熟市場國家60歲以上的人口,將會超越25歲以下的青年,因而衍生出許多新投資商機,畢竟隨著老年族群增加,人類對於健康長壽、充實生活的期望愈來愈高,催生相關服務和產品的需求。

在此趨勢下,我們觀察到3大切入點:財富規畫、健康保健及老年住宅,發展趨勢日益確立,並創造相對的投資潛力。

商機1》財富規畫,資產管理業者將受惠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研究,未來30年內老年人口(65歲及以上)將出現倍數成長,本世紀末更可能達到2倍,這意味多數人在退休後普遍尚有25~35年的預期壽命,使得養老金及醫療系統面臨龐大壓力。不僅如此,各國政府的財政壓力與日俱增,退休族群光靠政府機構的退休金支應退休生活的難度也增加,因此退休人士勢必需要考慮其他收入來源,這讓財富規畫的需求與日俱增。

審慎的財務規畫有助提供退休生活足夠的資金,可望為陷入沉重財政負擔的各國政府提供有效的解決方案。特別是在物價攀升的環境下,預期未來30年,退休族群儲備不足的缺口會以每年5%的速率增加;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估,全球主要經濟體平均儲蓄缺口約8~13年,如美、中退休缺口恐上看千兆美元。

不僅如此,當前全球老年人口扶養比率亦持續上升,公共財政卻愈趨緊俏,如何提高個人儲蓄以降低對政府政策依賴,正是當前各國政府、特別是成熟國家的政府亟欲發展的方向。

在此發展趨勢下,資產管理、財富管理及壽險業者等產業,可望從財務規畫需求與日俱增下直接受益,尤其是有突出表現的主動式基金、被動式投資策略和股債多元投資策略等,預料能從中受惠。而壽險業者則因能輔助客戶積極規畫、累積退休資金,亦可望從中受惠。

商機2》健康保健,維生素、補品需求增

另一個值得留意的是,老年健康保健的需求亦快速增加。全球人口明顯高齡化,健康意識顯著抬頭,消費者將選購更健康的產品。目前全球健康與保健營養市場規模超過8,000億美元,預計未來會以個位數的中段成長率增長,較其他類別成長更快。

除健康飲食外,專為老年族群設計的產品同樣具豐富成長機會。愈來愈多公司可能會提供經科學實驗、認證的產品,消費者也樂於為改善營養均衡的食品,支付更高的價格,因此生產維生素和補品的公司也可望從中受惠。

另外包裝、分量和便利性等,在吸引老年消費者上發揮重要作用。包裝方面,利用顏色立即標示產品的健康程度,如用紅色顯示高脂肪或糖分,並以清楚、易懂的方式標出過敏原的產品更受歡迎。

在分量上,獨居或僅有夫妻兩人的家庭,包裝的設計與有多個孩子的家庭勢必不同,能做出區隔的產品亦將受到青睞。便利性更為重要,近年來易於快速享用的新鮮餐點需求強勁,這則為餐點外送公司帶來巨大商機。

商機3》老年住宅,無障礙房屋漸受青睞

老年住宅則是另一個值得關注的趨勢。舉例來說,因為政府的養老金收入較低,這會迫使老年人需降低家庭生活成本,因此老年家庭可能希望縮小房子空間。

更重要的是,隨著預期壽命延長,患慢性疾病的人口將增加,無論是認知障礙、身體(和精神)衰弱等老年疾病將使生活充滿挑戰。

但即便有護理醫療機構,多數老年人仍傾向住在家中,所以「就地老化」的趨勢對於房屋的結構和位置要求有較高標準,能夠把老齡人口居住需求納入考量的房屋設計,及架設便利設施的無障礙住宅也會漸受青睞。

整體而言,上述幾個產業將持續受益於壽命延長,以及高齡化的中長期發展趨勢:嬰兒潮時代的人們正逐漸老化,醫療技術也延長了預期壽命。在此情境下,我們應重新檢視老年人代表著欠缺經濟活力的傳統觀點,高齡人口反而帶動旺盛商機,我們認為樂齡生活此一主題在內的相關產業,可望在未來10年內,繳出高於平均水準的盈利增長。(本文作者為瑞銀投信投資研究部主管)

延伸閱讀

友善家庭聯盟高峰會登場 12歐洲商會成員打造彈性職場

台灣50歲以上一半人口有痔瘡! 10種人是好發族群,醫籲這麼做助改善

東亞人口漸趨老化 急訂友善移工政策

解決少子高齡化、城鄉差距 日本打造數位田園都市

相關新聞

行情回暖 4步驟挑出獲利50%的成長股

今年以來,各行各業在疫後解封復甦下,從國際股市到台股全面上演「評價回升」行情。根據網站「StockQ」統計,2023年截至5月19日止,美國那斯達克指數(NASDAQ)大漲21.23%、台灣加權指數漲幅也達13.89%,表現十分強勁。

老年照護需求成經濟壓力 銀髮族安養信託的新選擇

台灣因為高齡化及少子化嚴重,老年照護需求成為家庭龐大的經濟壓力。且由於全台的「住宅自有率」達78.6%,有愈來愈多人會想要利用手中的不動產,作為養老金的來源。

沒做好理財規畫 別急著投資

去年3月迄今,美國聯準會(Fed)為了抵抗通膨,1年內升息9次,共計19碼,利率上升至5%,帶動美國公債殖利率、美元指數同步走高,卻也在今年初引發金融市場震盪。

防疫險風暴將走入尾聲 為何保險公司增資前要先減資?

防疫險風暴在今年4月後即將走入尾聲,但是當大家紛紛解開口罩迎向新生活的同時,許多保險公司還在為鉅額虧損傷腦筋。根據《保險法》規定,保險公司必須維持一定的資本適足率,因此在確定最後理賠金額後,就必須盡快在半年報出來前增資完成。

日股廣受國際矚目 「價值破壞」現象深具魅力

日股近期廣受國際矚目,包括黑石集團執行長史蒂芬・舒瓦茲曼(Stephen Schwarzman)、股神巴菲特(Warren Buffett)等華爾街大咖陸續造訪東京,對沖基金巨頭城堡投資(Citadel)還決定在日本開設據點。今年以來外資對日股更從賣超轉為買超,為何日股開始受到青睞?

投資陸股 機會大於挑戰

在美中兩大強權對抗的時代,為世界各國帶來新的影響,其中之一、同時也是最大的影響,就是低物價的年代,短期內恐難以再現。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