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美金融危機招來衰退風險 中國關門救市將逆風而行

【文.高適】
流動性保衛戰 美國中小型銀行恐雨天收傘
中小型銀行在美國經濟中扮演重要角色,為信貸成長的主要引擎,信貸又推動經濟成長的重要燃料。根據高盛的報告指出,美國資產低於2500億美元的銀行承擔了美國約50%的商業及工業貸款。其中,中小型銀行更承擔美國六成住房貸款及八成商業地產貸款。
一旦美國中小型的貸款政策趨向保守、緊縮,將為美國企業帶來大問題,因為企業可能失去未使用的信貸額度,又難以再申請新額度。同時也可能導致民眾更難獲得汽車貸款、消費貸款及房地產抵押貸款,甚至是信用卡貸款。高盛預估中小銀行收緊貸款標準對市場需求的影響相當於聯準會升息一碼至二碼,而在民眾消費與企業投資受到壓抑下,美國經濟難逃衝擊,對未來十二個月美國經濟衰退機率的預測,也由原先的25%上修至35%。
新創公司最先倒下 高評價科技股的隱憂
摩根士丹利認為美國新創公司會是在金融業收緊銀根後最先倒下的企業,預估美國估值超過10億美元的新創公司,今年資金需求約3千億美元,估值低於10億美元的新創公司,也需要2500億美元的資金才能維持現狀。隨著銀行借貸成本上升及貸款政策轉趨保守,新創公司將越來越難找到利率低於10%的資金,因此預測大批新創公司可能會在今年下半年倒閉。
另外,這些公司為了募集所需的營運資金,也可能被迫透過次級市場降價求售,進一步壓縮公司估值。新創公司倒閉對未來科技業創新發展將帶來負面影響,估值調整也會傳導至相關科技產業,成為未來科技股修正的潛在風險。
對經濟衰退機率增加的預期也將牽動美國民眾的消費信心,根據密西根大學3月17日公布的三月美國消費者信心指數初值,已從前一月的67降至63.4,低於市場預期的67。考量三月初值是在矽谷銀行倒閉之前訪查完成,月底公布的三月終值將會進一步惡化,可能會影響市場對於消費性產品需求復甦的預期。
市場資金已轉向衰退、降息交易
即便歐美政府積極介入防堵金融危機擴大,但危機所引發的金融業信貸緊縮,終將把實體經濟拖下來,歐美央行的貨幣政策最後也會被逼得不得不轉向寬鬆,此發展的預期也成為近期資金最新的交易主軸(衰退交易、降息交易)。因此,可以見到油價反映衰退預期而大跌,3月20日西德州原油期貨跌破六五美元,創近十五個月新低;美債殖利率反應降息預期也大跌,對貨幣政策最敏感的二年期公債殖利率在3月17日當周,創下1987年來最大單周跌幅、近六個月新低。
※精彩全文,詳見《理財周刊》1178期,2023.03.24出刊。
【全文未完,詳細內容請參閱最新一期《理財周刊》1178期。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來源;訂閱理財周刊電子雜誌或免費下載APP】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