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
0:00
寶林茶室案為「米酵菌酸毒素」所致? 專家:若有就是國內首例
北市信義區餐廳「寶林茶室」疑似食物中毒事件延燒,今再添1死,目前累計10人不適、2死。專家指出,以目前幾個案例的嚴重度和死亡率來看,「此次事件顯然很不尋常」,對於有醫師懷疑本次事件可能是在大陸多次出現過的米酵菌酸毒素所致,他直言以往在台灣未曾發生,若有就是國內第一起案例。
臺北榮民總醫院職業醫學及臨床毒物部主任楊振昌表示,常見細菌性或病毒性的食物中毒,嚴重者可能會死亡,但非常罕見。至於化學性或天然毒素導致的食物中毒,不同物質的毒性強弱差異大。
楊振昌指出,以目前幾個案例的嚴重度和死亡率來看,「此次事件顯然很不尋常」,尤其死亡個案與常見食物中毒的症狀不太一樣,包含較嚴重者可能會發燒及脫水,導致血壓降低及急性腎損傷。
他表示,從國內過往發生食物中毒事件來看該名死亡個案,因他食用為素食,應非天然毒素的肉毒桿菌毒素或河豚毒素導致。至於細菌性食物中毒的痢疾、霍亂會引起非常嚴重的水瀉、血便致休克,大腸桿菌O157則會引起溶血及急性腎衰竭,但該名死亡個案的症狀及目前已有的檢驗結果,看起來也不像。
楊振昌說,有醫師懷疑本次事件可能是在大陸多次出現過的米酵菌酸毒素所致,楊醫師提及該項毒素的毒性強,會使身體無法產生能量,因此致死率高,也沒有特殊的治療方式,雖然以往在台灣未曾發生過,但應該不是不可能發生,若有就是國內第一起案例。
他表示,目前中央與北市衛生局都在彙整疫調與研判,希望盡快釐清多少人中毒及中毒的確切成因,以免引起社會大眾的恐慌。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