埔里奪權事件學經驗 少棒教練要記五種規則真的太難了

南投縣埔里國小在國小軟式聯賽16強賽被裁定奪權而落敗引起話題,事實上,少棒規則複雜,包括聯賽、選拔賽在內有五種不同規則,就連資深教練都要在比賽前對規則再熟悉一番,以防場上發生狀況。
下學期是三級棒球聯賽、選拔賽旺季,其中國小就有軟式、硬式聯賽,謝國城盃(LLB)、TOTO盃(PONY)、華南金控盃(U12)選拔賽,如果各項都參加或代表,不僅賽事密集,教練頭腦也要很清楚,因為每項賽事的規定都有些不同,得要瞭解規定才能做出最佳調度。
包括距離、投手用球數以及特別規定,各項比賽都不一樣,規定距離來說,硬式比賽以華南金控盃(U12)的投捕距離最遠達15.54公尺,壘間則是22.86公尺,全壘打距離則是兩側67.056公尺、中間82.3公尺;謝國城盃(LLB)則是投捕距離14.02公尺,壘間18.29公尺,全壘打距離60.96公尺;TOTO盃(PONY)則是投捕距離15.24公尺、壘間21.34公尺,全壘打距離69.58公尺(兩側)、83.82公尺(中間)。硬式聯賽則是投捕距離15.24公尺,壘間21.34公尺;軟式聯賽則是投捕距離16公尺是少棒最長,壘間23公尺,全壘打距離70公尺(兩側)、85公尺(中間)。
至於球員再上場規定也不一樣,謝國城盃(LLB)每人都要上場,每位選手都要完成一次打席,且每位選手都可以再上場一次,TOTO盃(小馬)則是只有先發九人可再上場,至於華南金控盃(U12)則是可以「投-野-投」,替換球員上場需守備滿6個出局數與完成1打席,先發球員才可再上場,捕手再上場可擔任投手,投手再上場不得擔任投捕手;至於聯賽也能「投-野-投」,「野-投-野」則是野手到投手丘至少要投完該局才能回到野手位置,否則得強制退場。
而投手用球數也不相同,聯賽設有《保護投手特別規範》,除了球數隔場限制外,投手每場最多可投6局,投球超過65球就不能擔任捕手職務,最多只能投90球得強制退場;而選拔賽的球數隔場限制更為嚴格,尤其謝國城盃(LLB)超過20球就要休息一曆日(一天),投手人數要足夠,否則落入敗部相當不利。
少棒選手如白紙一張展開棒球路,教練要花費較多時間、心力,像埔里國小事件相當罕見,當下教練有意換投,但因疏忽而讓先發投手投到90球強制退場,帶了11人出賽已將兩名預備選手換上場,造成無球員可換,結果遭到奪權,資深教練表示,可能因疫情緣故,埔里才會只帶11人,第6局必須投完1人次才能換投,加上90球強制退場同時並行,這幾乎不會發生,「通常在板凳區最少會留一名球員,因為萬一球員身體不適或受傷才能更換,被取消資格比較可惜。」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