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之眼】蘇丹紅事件 總結小英政府的食安成績

高雄市衛生局陸續查扣含蘇丹紅辣椒粉。記者張議晨/翻攝
高雄市衛生局陸續查扣含蘇丹紅辣椒粉。記者張議晨/翻攝

在蔡英文總統的第一任上,提出食安五環的改革方案,力求要從「源頭控管」、「重建生產管理」、「加強查驗」、「加重黑心廠商責任」以及「全民監督食安」的五個面向,確保國人健康。

不過對照晚近兩年間,悶燒許久的辣椒粉事件,總不免令人訝異於小英政府的貫徹決心與施政作風;像是在2021年間,自主查驗的小磨坊公司,當時即已發現供貨商的「青辣椒粉」,因為含有「蘇丹紅」,而要求退貨。

首先,根據高雄地檢署連日的追查,發覺上述「青辣椒粉」的供應商李嫌,不單以親友名義設立十家貿易公司;令人痛心的是,已被買家給發覺含有「蘇丹紅」的同一批貨品,李嫌竟又轉賣給別家不知情的下游廠家。

其次,衛福部在去年五月間的新聞稿,輸入食品的管理係秉持:輸入前的源頭管理、輸入時的邊境查驗,以及輸入後的市場稽查,有三道柵欄的嚴控;於邊境查驗不符之食品,則依規定辦理退運或銷毀,同時提高產品的抽驗率。

若就小磨坊公司,民間自主查驗的難得成果!卻未能有類似法定傳染病的通報管道,有通報平台和後續的追蹤分析;遑論是在進行預警周知的同時,能給予實驗室與送驗廠商,有積極獎勵與行政協助,甚至敢於介入到其間。

至於李嫌設立多家企業,目的無他,一旦被驗出時好轉嫁責任,甚至能稀釋驗出比例;從而在改頭換面之際,依舊保有銷貨地位,進一步能規避懲罰程度,以及萬一要求做加強查驗之時的成本增加與各類風險。

再則,不肖廠商進口蘇丹紅辣椒粉,主要作為烹飪與醃製調料的添加物;只是在各類菜系的添加風險值,確實不盡相同;因而牽連或涉及的商家,其警覺性與配合修正的行為意願,衛生單位有必要一一釐清。

但凡進貨並使用於各類的加工生產,以及流入到餐廳、夜市等,用作烹調、醃製和在餐桌上的調味佐料,此番的業主名單和完整的去化流向,如果能兜攏、做齊全,才是正本清源之道啊。

比對鄰近國家的查驗結果,可以發現辛香料與辣椒粉的去化,包括了年輕人熱愛的泰式咖哩、夜市裡的麻辣燙,甚至是酒館輕食中的辣雞翅!

提醒大家,留意店家在調味醬料與色澤呈現的心態,是否看重天然材質而不是圖賣相好;選擇用餐與糕點,淡雅怡人最好,方能保護家人和自己的健康!

最後,單就本次「蘇丹紅」事件來看,迄今的官方說詞與檢調偵查,在在顯示小英總統信誓旦旦的食安五環,竟然是如此的結構鬆散!又哪來的所謂:由「全民監督」的食安呢?

中央的跨部會到地方的各級單位,舉凡查驗程序、資料定義與權責規範,相互的補強與資源共享,都有必要再做強化;尤其國人最期待的糾察作為上,台灣的公、私部門更必須積極聯手。

可能的關鍵瓶頸,其一、到海外進行查廠,仍需有兩岸互助。其二、在過去,邊境查驗的鬆與緊,泰半在事件發生後的被動因應;爾後的風險評估與資料庫更新,如何根據民間的覺察與同業口碑,改以主動出擊的模式來做盤查呢?

職是之故,盡速釐清本案牽連程度以及重建監督體系,正是此番必要有的行政擔當;甚至要以立法賦權,讓私部門檢驗資訊與同業口碑,都成為食安預警的新尖兵。

蘇丹紅 辣椒粉

延伸閱讀

蘇丹紅辣椒粉再流入彰化2業者 盤商已出貨給下游業者

近9千公斤蘇丹紅辣粉做沙茶醬 藝人廖竣代言「福華牌」也中鏢

恐難撐到520交接?蘇丹紅、金廈海域惹非議 內閣官員下台呼聲頻傳

綠委要朱立倫管好藍委 洪孟楷:立委監督立委太荒謬

相關新聞

【專家之眼】布林肯與美中台

繼去年六月之後,美國國務卿布林肯二度訪中,與上回雙方商定不同的是,此次是應中方之邀來訪,這可從硬體與軟體的結構來加以分析...

【專家之眼】為何新政府首應廢除新青安方案?

新政府即將啟動,準閣揆卓榮泰日前表示,將以年輕人最在意的政策為施政重點,而「居住正義」高居首位。而當前影響房市最巨的政策...

【專家之眼】呷人夠夠!當沖降稅還有臉提「三延」?

2016年國際資本市場黑天鵝充斥,全球股市狂瀉,我國也不例外,台股冷颼颼,量能創15年來新低。當時行政院長林全裁示,為振...

【專家之眼】90天賞味:進口鮮奶也能算鮮奶?

近期有一位號稱是知識型網紅的「石總監」,在YouTube、IG、FB與抖音等網路平台上,大力推薦全聯販賣的紐西蘭進口鮮乳...

【專家之眼】借、掏、跑三部曲—始亂終棄的渣男基金

有一個政府單位,以收支自主為基礎成立,目的在「燒錢」;但成立後,收入沒有實現,只好舉債度日。在借到頂、借到滿後,開始每年...

【專家之眼】政客無能挑起戰端 豈能徵稅理應賠償

兩岸情勢緊張,衝突危機升溫之際,國家安全局長蔡明彥面對政府研擬開徵戰爭稅以籌措軍費傳聞,對外公開透露確實曾經研議此項課題...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