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你還在用嗎? 台電曝「2吃電怪獸」夏天快關掉:比冰箱耗電

4G終身吃到飽「家人過世了能繼承嗎」 電信客服曝2方案可解決

反對聯大表決「支持巴勒斯坦入聯」!以色列大使掏出碎紙機絞碎聯合國憲章

徐遵慈/美應謹言慎行 避免助長「去台化」言論

去年十二月初,台積電在美國亞歷桑納州鳳凰城舉行五奈米廠房上機典禮,加上台積電宣布下階段將擴大在美生產三奈米晶片的效應,一時之間,國內外討論台灣半導體產業將「空洞化」、「去台化」的言論甚囂塵上,迫使我政府官員趕緊出面信心喊話。最近金融時報一篇專家投書指出,歐美政府在提倡「製造業回流」時,應該謹言慎行,以免予人各國正逐漸遠離台灣的印象。易言之,美國強調台海危機與台灣面臨戰爭邊緣的說法,如不謹慎,極可能助長「去台化」或「棄台化」的言論,絕非台美雙方樂見,美國官員應停止類似言論,以正視聽。

金融時報去年十二月十一日刊載美國台灣商會會長韓儒伯(Rupert Hammond-Chambers)的一篇投書,標題為「西方國家不應步入中國對半導體發展說法所設計的台灣陷阱」。韓儒伯長年擔任以台、美企業為成員所成立的美台商會會長,多年來在華府積極為台美經貿利益奔走。他的投書直指二○二一年美國前印太司令部司令戴維森在美國議會聽證的證詞,或是財政部長葉倫不久前在一次公開演講中警告美國企業應該重新評估在台灣的投資計畫,都在有意或無意中傷害台灣,可能助長當前在台灣及國際間快速發酵的「去台化」或「棄台化」言論。

他呼籲美國政府與歐洲國家推動「製造業回流」或供應鏈合作時,也必須持續維護台灣身處全球供應鏈中心的地位。

美國官員的發言雖旨在提醒美國各界及美商台灣身處地緣政治風險,卻不應弱化台灣的地位,否則將落入中國一心想要孤立台灣的陷阱。

戴維森二○二一年三月出席聯邦參議院軍事委員會聽證會時,提出中國可能在二○二七年遂行其武統台灣的野心。自此之後,美國與各界在毫無依據情形下,提出各種中國犯台的可能時間。葉倫則是在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於二○二一年七月提出美國先進半導體過度倚賴台灣對美國太過危險後,進一步「加碼」,包括去年四、五月提出「友岸外包」,認為供應鏈應該遠離台海,前往東南亞、墨西哥或印度。去年十一月,她建議美商應該重視中國的野心與地緣政治風險,應重新評估在台灣的投資計畫。即使雷蒙多、葉倫的說法旨在呼籲建立美國自主性供應鏈或留意中國,但不免被認為有離棄或弱化台灣經濟地位之嫌。

事實上,國內許多廠商在去年八月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訪台及中共加強對台灣軍事演習後,都接到外國企業的「關切」,要求業者為防止未來供應鏈可能中斷,應準備「應變備案」,顯示近來外商的擔憂確實在加深。對此,我國不僅在台灣內部應該謹慎處理「去台化」或「棄台化」言論發酵的問題,對外更應該積極「端正視聽」,鄭重要求美國政府官員應該謹言慎行,推動經濟韌性亦不應打擊或削弱台灣的經濟地位與產業發展,因為台灣經濟地位如果遭到孤立,將造成全球經濟巨大的損失。

半導體 美國

延伸閱讀

兩國關係將緩解?葉倫想訪華:深化美中經濟接觸

葉倫:美能避免經濟衰退

葉倫:對訪中持開放態度 尋求加深美中經濟往來

葉倫仍相信 美國可以避免經濟衰退

相關新聞

黃齊元/地緣政治下的備案經濟潮

世界經濟論壇今年主題是「破碎世界的合作」,反映出當前全球競合的趨勢。英特爾執行長基辛格出席時表示,未來五十年晶片將取代石...

詹文男/從尷尬處找尋新商機

這幾年由於政府政策的鼓勵及豐厚資金的挹注,創業蔚為風潮。但創業的前提是需要有商機,但商機在哪裡?許多專家都告訴我們,消費...

劉學龍/平均地權條例是房市靈丹或毒藥?

號稱史上最重打房手段的「平均地權條例」修法草案春節前在爭議中三讀通過,代表房地產政策的利空出盡;此猛藥一出,加上信用管制...

丁學文/2023年的中國經濟外溢效應

跨完新年,眼看春節緊隨其後。說實話,正是一個休養生息,靜心規畫來年的最好空檔。但,就是這個時刻,迅雷不及掩耳,對全世界緊...

李淳/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 有效益也有挑戰

台美廿一世紀貿易倡議本周在台北舉行第二回合談判。這個很有意義的倡議名稱很炫、內容很硬,外界始終有霧裡看花之感。如何化模糊...

黃齊元/台灣需要新的全球化論述

當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宣稱全球化已死,走向世界卻成為台灣企業最重要的課題。當今全球化已超越企業層次,成為世界各國政治角力核...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