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血濺滿地…嘉市爆逾10人械鬥槍戰 2水電行員工頭破血流急救中

出包!高清文物圖檔外流「淘寶45元買得到」 故宮回應了

旅客無法進出站…赴日必備「行動西瓜卡」大當機!JR東日本回應了

尹啟銘/不可被取代的地位 台灣唯一出路

今年九月、十月,美國務卿布林肯兩次指出:若台灣半導體產出因為台海危機而中斷,全球將出現經濟危機。明眼人都知道,布林肯強調的是台灣處於地緣政治的風險,而其同僚如商務部長雷蒙多、財政部長葉倫等則在此論點上鋪陳美國必須發展本土半導體尖端製造的理由。

美國一方面激發台海緊張情勢,另一方面以台灣處於地緣政治高風險、倚賴台灣過重為由,致力發展本土半導體製造,其詭詐手法與英特爾執行長基辛格如出一轍。基辛格一手卑躬屈膝的來台要求台積電提供產能,另一手四處散播台灣岌岌可危的言論;一手花錢在華府遊說國會通過晶片法案以補助其在美國投資,另一手把原應投資美國的錢移用投資歐洲,讓世人見識到美國政商界奸巧的真面目。

若進一步思考美國晶片製造的未來。在成熟製程,美國根本缺乏競爭力;目前尖端製程方面,亦不是台積電、三星的對手,除非台積電和三星把部分產能分給美國廠。因此,美國長期較可能的目標是其尖端製程要領先台、韓,取台、韓而代之。美國可能途徑有二:一是加強製程研發領先台、韓,另一則是拖延台、韓在新一代尖端技術的開發。而依據美國過往的黑紀錄,很可能就是雙管齊下。

面對美國在政治上的步步進逼,台灣能有的唯一出路是繼續強化當前在半導體產業不可被取代的地位,特別是在技術方面要掌握足以掐脖子的環節,這必須倚靠政府在科技預算的大力支持,加強工業技術研究院等法人研究機構在核心通用技術的研發。

但若查看蔡政府執政以來所編科技預算,二○一六年一○二二億元,至二○二一年降為九二五億元;其中經濟部產業科技研發所占比重從百分之廿九點三降為百分之廿七點六,科技部的學術研究占比反從百分之卅八點四大幅增至百分之四十三點三,顯示政府對產業科技研發的重視程度降低,另一方面亦是因為經濟部近幾任部長欠缺產業發展的專業能力,無法提出具前瞻性產業發展方案爭取預算,科技預算分配大權落於少數學者手中。而數十年來,工研院來自政府科技預算的支持更是幾乎停滯不前,空具有跨領域的龐大研發能量卻被政府晾在一邊。

技術之外,台灣還必須與供應鏈建立更緊密的夥伴關係,提高台灣在國際間的話語權。政府必須運用政策工具對外積極推動與跨國企業在技術、軟體、設備、材料及下游應用市場等多方面建立策略性聯盟,建構產業合作的制度或平台,加強彼此相互依存的關係。

話語權方面,二○○○年全球資訊科技高峰會在台灣舉行,台灣是當時IT王國,加上政府與受託主辦單位軟體協會積極推動,各國資訊科技重要領導人物如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HP公司總裁卡莉.費奧瑞納等都前來與會,提升了台灣在全球資訊科技產業的能見度。以今日台灣在半導體製造扮演重要角色,具有領導推動類似的國際產業交流平台、定期舉辦全球高峰會活動的能力與分量。

半導體 台積電 美國

延伸閱讀

布林肯、王毅談海地 陸媒:台灣與海地是「黑幫和詐騙集團抱團取暖」

美中外長通話70分鐘 國務院回應北京:無意阻撓中國

王毅與布林肯通話 雙方討論中美需保持開放的溝通渠道

布林肯:若台海爆發危機 對全世界都是壞事

相關新聞

黃齊元/地緣政治下的備案經濟潮

世界經濟論壇今年主題是「破碎世界的合作」,反映出當前全球競合的趨勢。英特爾執行長基辛格出席時表示,未來五十年晶片將取代石...

詹文男/從尷尬處找尋新商機

這幾年由於政府政策的鼓勵及豐厚資金的挹注,創業蔚為風潮。但創業的前提是需要有商機,但商機在哪裡?許多專家都告訴我們,消費...

劉學龍/平均地權條例是房市靈丹或毒藥?

號稱史上最重打房手段的「平均地權條例」修法草案春節前在爭議中三讀通過,代表房地產政策的利空出盡;此猛藥一出,加上信用管制...

丁學文/2023年的中國經濟外溢效應

跨完新年,眼看春節緊隨其後。說實話,正是一個休養生息,靜心規畫來年的最好空檔。但,就是這個時刻,迅雷不及掩耳,對全世界緊...

李淳/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 有效益也有挑戰

台美廿一世紀貿易倡議本周在台北舉行第二回合談判。這個很有意義的倡議名稱很炫、內容很硬,外界始終有霧裡看花之感。如何化模糊...

黃齊元/台灣需要新的全球化論述

當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宣稱全球化已死,走向世界卻成為台灣企業最重要的課題。當今全球化已超越企業層次,成為世界各國政治角力核...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