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偽造文書是江洋大盜嗎?」 雙罷劫負責人徐尚賢父求看兒遭拒

獨/步出地檢署就昏倒 罷捷領銜85歲奶奶曝第六感:隔天被抄家

啥東西漲價最有感?房價、雞排都上榜 眾人點名「國民點心」

近年物價高漲,網友也討論近年漲幅最有感的東西。示意圖/ingimage
近年物價高漲,網友也討論近年漲幅最有感的東西。示意圖/ingimage

物價高漲時代,一名網友在PTT以「這幾年物價上漲最有感的是?」為題發文,表示過去蚵仔煎一份40元,現在已經出現破百價格,漲幅相當有感。貼文曝光後,網友也紛紛點名,其中除了房價、雞排外,「車輪餅」也被不少人提及

原PO指出,物價上漲有感,當年來台留學時蚵仔煎一份40元,現在已經要75元了,三重還有一份100元的,比夜市還貴,「這幾年什麼東西的漲幅,對你而言最有感呢?」

對此,網友紛紛表示,「還是房價最有感吧,這漲的可不是2、3倍這麼客氣」、「房價說第二,沒人敢說自己第一」、「房市股市都漲很兇,錢都被會賺的賺走囉」、「以前有人20幾歲就能買到二、三間房,現在?」、「吃的漲2倍多,房價是5倍起跳」

另外,也有網友直呼,「雞排吧,我小時候大概是一份35左右,現在大概要100左右」、「南部這邊還有雞排賣120,希望快點倒掉」、「雞排小時候一片35、三片100,現在我沒看過低於70的」、「我大學的時候還有雞排+珍奶50欸」、「現在看到75元的雞排,居然還覺得便宜」。

還有不少人指出,「車輪餅,以前是一顆10元的東西.」、「車輪餅我吃過三個10元的,當然味道是不怎樣就是」、「古早車輪餅有一個5元的啦」、「車輪餅有印象就是一顆10元了,然後變成13、15、20」、「車輪餅從三顆10元,變成一個30元」、「車輪餅,日式的甚至有到40~50」。

此外,也有網友分享,「轉蛋,台北以前一顆60,現在120~150」、「早餐啊,吃個早餐跟吃便當錢差不多,我幹嘛不吃便當就好」、「排骨便當」、「我很久沒吃魚翅肉羹,前陣子去吃真的嚇呆,那個碗淺成這樣還要55,真的傻眼」、「燒臘店各種飯沒有100以上吃不到,手搖杯50以上變理所當然」、「滷蛋20到底誰加的下去」、「全家的鹽水意麵,看著它從35漲到70」。

PTT 小吃 漲價 蚵仔煎 雞排

延伸閱讀

吳欣盈成自走砲? 孫大千驚「不是我認識的她」:過去媒體操作很精準

台灣缺工又低薪 水泥工曝30年前收入:年輕人被1制度害慘

4生肖大雪至年底財運爆發!屬蛇收入將超出預期 這生肖霉運掰

家裡唯一男孫!小嬸向她討兒子學費 遭拒嗆:死後還不是要幫妳們捧斗

相關新聞

「台灣水電工」轟動全台!謎片始祖女星宣宣華麗轉身成醫生娘

2003年網路上一部成人影片「台灣水電工」引發社會轟動,這部由陳伶宣(宣宣)和宋致賢(阿賢)合拍的「台灣水電工」成為台灣本土謎片的代名詞。當時年僅19歲的宣宣和阿賢因此成了台灣最紅的本土AV演員,但宣宣進軍演藝圈未果,在38歲時嫁給大她12歲的肝膽腸科醫師林暘朝,讓宣宣從豔星搖身一變成為醫生娘,同時還擁有名車與豪宅,轉變之大,令人大感意外。

台灣腳底按摩之父原來是外國人!「吳神父腳底按摩」遍布全台還紅到國外

在台灣隨處見到「吳神父腳底按摩」招牌的店家,很多民眾不知道,這位吳若石神父其實是瑞士人,本名為Josef Eugster Johann。他長年派駐在台東長濱的天主堂,被當地原住民暱稱為「Kacaw」,意指「長濱之子」。

1975年小說「拒絕聯考的小子」大賣 同名電影也叫座!

1975年出版的小說「拒絕聯考的小子」,讓在聯考制度下的許多苦悶年輕人感到共鳴,隨即在台灣造成轟動,熱銷數十萬本。1979年翻拍成同名電影,與原著一樣叫好又叫座,還捧紅女主角彭雪芬。她後來嫁給吳東亮,成為台新金控董娘。

寶雅40年歷史!從台南生活百貨起家 靠美妝穩站零售市場

現代的年輕少年女提到流行百貨、美妝店,多數人都會首推「寶雅」。寶雅是從台南起家的量販店,不僅從販售美妝與生活百貨一路做到上市,股價還一度超越台積電,成為台灣美妝雜貨通路的龍頭。究竟寶雅是如何崛起的?

童年神飲「思樂冰」回歸!復出卻不受青睞 網點關鍵:價格才是真正殺手

曾經是無數人的童年回憶「思樂冰」,近年悄悄回歸,不過卻有網友發現,現今街頭巷尾幾乎不見人手一杯思樂冰,令人不禁疑惑,「思樂冰是不是又涼了?」...

重振男性雄風的「藍色小藥丸」 威而鋼當年未上市先轟動

「藍色小藥丸」威而鋼(Viagra)因為能有效治療男性勃起功能障礙問題,被視為拯救男人尊嚴的革命性藥物。在1998年3月27日,美國食品暨藥物管理局(FDA)正式批准美國輝瑞藥廠(Pfizer)開發的威而鋼上市,這款藍色小藥丸一經推出,便在電視和雜誌上掀起熱門話題,並且每年都創造驚人收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