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日職/吳念庭動念返台有和家人討論 當年1個轉念又多拚了4季

離情依依!王世堅總質詢送倒數計時器喊「最後一次」 蔣萬安秒回3字

捷運上睡著突聽到「快下車」 她一查該站點驚見恐怖傳說

台北捷運。聯合報系資料照片/記者鍾維軒攝影
台北捷運。聯合報系資料照片/記者鍾維軒攝影

一名女網友在臉書發文透露,日前上班搭捷運時,因為會在車上睡覺,但卻聽到有「人」在她耳邊說「快下車喔」,手機的Siri竟然還會應答,因為自己是戴著降噪耳機,因此很確定那並不是「人」,貼文一出讓不少人覺得毛毛的。

原PO在臉書「靈異公社寫道平常上班都是搭新蘆線,因為出門比較早,所以都會搭到南勢角站再回頭,而她在車上也沿路睡覺,但是每一次到景安站都會莫名醒來。原PO說已經碰過好幾次有「人」在她耳朵旁很大聲地說「起來」、「快跑」、「醒醒」,甚至還有一次是小小聲地說「我有看到妳喔」,但她說自己有戴降噪耳機的習慣,因此很肯定那不是「一般人」。

原PO表示前幾天搭車時聽到的聲音是說「快下車喔」,沒想到手機的Siri竟然還回應「謝謝,您真有禮貌」,讓她聽了毛骨悚然。因為好奇,她也上網搜尋有關景安站的靈異故事,發現曾有一名有陰陽眼的人,晚上搭捷運經過景安站時,聞到刺鼻臭味,睜開眼竟然看到對面坐了一名皮膚潰爛、露出白骨的女子,回頭還看到另外9名「好兄弟」仍過著像是生前的通勤生活。

貼文引起眾人熱議,「原來不只我有聞過」、「每次經過那站時,我的勞力士就會變成像電子錶一樣響鬧鐘,嚇死我了」、「我以為最陰的是江子翠」、「我覺得最靈異的是~Siri」、「這時候我覺得Siri超白目的」、「我之前每週來回五天搭捷運景安站,回程都搭末班,從來沒碰過」、「每天進出景安站,沒什麼特別感覺呢」、「那我覺得那個飄蠻好的欸,還提醒妳,有禮貌的飄」、「捷運站根本沒鬼好嗎?本人是做捷運大夜清潔廁所的,從沒遇過…只有屎,沒有鬼」。

靈異公社 捷運

延伸閱讀

好尷尬!隱形內衣晾陽台隔天失蹤 妹子發現蹤跡超崩潰

他見妹子大學個人申請面試穿這樣 一旁男學生眼神全飄過去

氣炸!他被好市多員工、主管糾纏勸升等 過來人建議1招化解

孩子數學作業太難家長超崩潰 內行人秒懂驚:幼稚園考這個?

相關新聞

原來迷信都是真的? 女子手指月亮耳後驚現割傷痕跡

許多人從小就被教育「不要用手指指月亮」,避免被月亮「割耳朵」,成為台灣社會著名的迷信之一。對於這項迷信,許多人是半信半疑,但最近有網友分享出遊時,晚上不小心指到月亮後,耳後竟出現一條割傷的痕跡,引發熱議。

李宗盛評它為「世紀歌曲」! 王傑的成名作〈一場遊戲一場夢〉

1987年,王傑以一曲〈一場遊戲一場夢〉一炮而紅,這首曲子彷彿就像王傑人生故事的寫照,他用滄桑又憂鬱的歌聲,唱出悲痛的心情,療癒在感情裡失意的人。當時幾乎可以用「橫掃歌壇」來形容這股旋風,知名音樂人李宗盛也曾評論〈一場遊戲一場夢〉為難得一見的「世紀歌曲」。

被喻為台北最後的貧民窟!「安康社區」如今轉變為「興隆公共住宅」

說起台北市早期的平價住宅,相信許多人會直覺想起台北的「安康社區」。座落於文山區的安康社區,原是台北市最大的平宅社區,是民國64年政府為有眷貧戶打造的社會福利住宅,然而由於居住人口的組成、房屋外觀老舊破損、內部空間擁擠雜亂等問題,讓安康社區逐漸被社會貼上負面標籤,成為周遭市民卻步的區域。

凋零老建物重飄書香!1927年中央書局的前世今生

說起台灣歷史悠久的大型書局,絕對不能不提到台中市區的「中央書局」。建於1927年的中央書局,不僅曾是日治時期全台最大的漢文書店,更被視為重要的文化指標,乘載著台中市民的歷史記憶。

謝神酬神仍要搭戲棚請戲班 他不解:何不用平板播給神明看?

在台灣的傳統習俗中,若逢神明誕辰、逢年過節等時刻,都會進行「酬神」,另外如還願、感謝神明時會進行「謝神」,除了準備各類供品,廟方、信眾還會邀請歌仔戲或布袋戲班,在廟宇前搭建戲棚,在神明面前上演「酬神戲」。不過,有網友認為,因應時代進步,為何不乾脆直接架設平板讓神明「看戲」,簡便且省錢,引發熱議。

晚上曬衣服容易引好兄弟穿? 上班族崩潰:長輩要我早起洗衣

現代人上班忙碌,下班後又要做家事,常常忙得不可開交。日前有位網友表示,他下午洗衣晾曬,長輩卻在傍晚把衣服收到屋內,叫他「隔日早上再拿去曬」,理由是習俗不能晚上曬衣,讓他崩潰表示「正常上班族怎麼可能一大早洗衣、曬衣,大家有聽過晚上不能曬衣的說法嗎?」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