彈吉他不只酷 還有五類好處

【文/MUZIK】

一向受到年輕族群歡迎、素有求愛神器地位的吉他,除了易於攜帶、適合伴唱,其實學起來,也像學習許多樂器一樣,能讓人得到許多間接的收穫,例如增加記憶力與認知能力等,目前的研究,已經發現這種活動對大腦相當有益,具體又可從五個面向得到印證:

1.增強工作記憶

彈吉他能讓人變聰明?沒錯,因為背譜、記和弦,都是增進記憶技巧的有效方式,而這樣的能力,正是解決問題與執行事務之所需。

進一步分析,所謂記憶的技術,包括了演奏時記住和聲的進行,大腦會習慣於 更快更準確地記下音符。

演奏能促進聽覺記憶的發展,這關乎記住聲音與辨別聲音,也能鍛鍊工作記憶(working memories)——記得快記得準,才會彈得好——而更強的工作記憶,並不僅限於音樂領域,重組與應用資訊的能力,同樣也能應用在生活的各個方面,讓人學習成績進步、專業技術升級。

2.加強專注力

彈奏吉它時需要協作,也就是手部動作與視譜速度的互相協調,才能保持專注。這樣的活動讓人學到如何摒除其它干擾、專心致志於眼前的任務,從而練出更深入、更持久的專注,進一步讓演奏者表現得更好。

除了「專心」本身,在訂定彈奏的目標、透過一段又一段的專注練習來完成目標的過程之中,還可以訓練時間管理的能力,讓人活得更有效率。

當然,持續專注為生活帶來的種種好處,更是毋須贅言,所以學習吉他確實可謂自我投資的優選之一。

3.動作更靈活

演奏吉他顯然是強化肌肉運動能力的一大妙法,不論撥或彈,都需要熟練的手技與指技,也就練到了手與臂的肌肉,對複雜技巧和精準程度的要求,更連帶加強了眼—手的協調。

除了砥礪技巧,學習與演奏音樂還能讓人愉快、富有創造力,對身心發展皆具正面助益。

4.保持腦部可塑性、預防認知能力下降

彈吉他除了讓人心情愉快,還因為強話了記憶、持續注意力、解決問題的能力,而增強了關鍵的心智能力;親身參與「演奏樂器」這類活動帶來的挑戰,會創造新的神經傳導路徑、從而刺激大腦可塑性(plasticity),甚至能促進神經元生長、大幅改進認知表現,對高齡者來說,這些都是對抗認知衰退、預防失智的重要環節。

5.強化空間邏輯

空間邏輯涉及解譯與運用三維空間的天賦,除了讓人很會認路,更是數學、自然科學,還有解決問題需要的關鍵能力。

當吉它彈奏者進入運用運用指板的階段,就必須理解把位、琴弦、手指之間的空間關係,透過動手操作這個結構,而練就技巧,也同時強化了感知物體方向與形狀的敏銳度——或者反過來說,擁有操作空間介面的優良技巧,會讓人用起指板更輕鬆、才不容易「迷路」。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

《MUZIK閱聽古典樂》

《MUZIK AIR古典音樂線上聽》

延伸閱讀

錯把孫媳婦當情人、將影子看成蛇釀火災!恐罹患譫妄症 大腦需重新開機 與1疾病關係密切

戴佩妮「吉他→吉X」誤開黃腔 崩潰哀求粉絲別上傳:真的不行

美FDA准了 馬斯克旗下大腦晶片將展開人體試驗

AI技術取代MRI 讀心術不再是超能力

相關新聞

「馬克白夫人」歸來 涅翠柯將重登柏林歌劇院

柏林國立歌劇院(Staatsoper Berlin)9月15、17、19、23日上演的《馬克白》,因為由涅翠柯(Anna Netrebko)擔綱馬克白夫人一角,不意外地又遭抗議。院方為此特別發表聲明作出解釋,也重申對烏克蘭的支持。

創立半世紀 瑞典BIS唱片將為蘋果收購

Robert von Bahr創立、甫慶祝50週年生日的瑞典知名唱片公司BIS,將被納入Apple Music Classical旗下,成為蘋果娛樂公司Platoon的一員。

猶太裔俄國鋼琴家烏果斯基逝世

出身俄國、有「鋼琴上的怪人」之稱的猶太音樂家烏果斯基(Anatol Ugorski)5日逝於德國,享壽80歲。

以色列出土舊石器時代晚期骨笛 歷史破萬年

考古學者在艾南(Eynan-Mallaha)地區發現用鳥類骨骼製作的笛子,估計約有12000年歷史。

走過87載 美國老牌歌劇雜誌《Opera News》將消失

創刊87年、聚焦報導紐約大都會歌劇院與歌劇世界的知名雜誌《Opera News》,將於今年11月發行收刊號,之後即併入英國《Opera》雜誌旗下。

再次相遇——2023苗北藝術節10月啟動美好新篇章

苗栗縣苗北藝文中心「2023苗北藝術節」,即將於10月1日正式展開。以「發掘苗栗、連結臺灣、吸納世界」作為規劃方針,並期以「匯聚劇場製作名流」致力實現場館節目製作能量,精心擘劃「大師風華」、「經典交響」、「國際首席名家」、「劇場名流鉅作」等四大系列、八大展演,持續成為您的城市知已、期待與您共享「再次相遇的美好」。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