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幕後/四字暗語 馬習二會水到渠成

前總統馬英九4月將再次赴大陸訪問,行程包含北京,是否舉辦馬習二會受關注。圖為2015年新加坡馬習會,馬英九(右)與習近平(左)進場前跟媒體記者揮手。本報資料照片
前總統馬英九4月將再次赴大陸訪問,行程包含北京,是否舉辦馬習二會受關注。圖為2015年新加坡馬習會,馬英九(右)與習近平(左)進場前跟媒體記者揮手。本報資料照片

前總統馬英九繼去年訪陸,四月將二度登陸,行程包括到北京大學。兩岸適值金廈海域爭議之際,是否有「馬習二會」引起兩岸關注。從九年前新加坡「馬習會」、二○一五年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蕭習會」,到馬英九基金會執行長蕭旭岑昨在記者會上說的「應大陸方面邀請」七個字,將這三個時間點連結,或許能找到馬習二會的答案。

二○一五年十一月七日兩岸領導人馬英九及習近平在新加坡會面,這是兩岸自一九四九年政治分立,雙方最高領導人首次會晤,兩岸歷史時間長軸裡的最大突破。

據馬英九幕僚轉述,馬英九與習近平握手時,習近平主動跟馬英九說「(希望我們)後會有期」。

兩周後,二○一五年十一月十八日,第廿三屆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在馬尼拉舉辦,這也是馬英九總統任期結束前最後一屆APEC會議,前副總統蕭萬長第三度代表馬英九出席,在領袖國宴上,蕭萬長與習近平交談近廿分鐘。習近平請蕭萬長向馬英九轉達兩件事:第一,代他問候馬英九;第二,在新加坡他跟馬英九提「後會有期」這件是「認真的」。

去年三月廿七日至四月七日,馬英九赴中國大陸祭祖,並率青年學子與大陸學生交流,馬也是兩岸分治七十四年,首位踏上大陸的中華民國前總統。當時蕭旭岑在記者會表示,馬英九登陸訪問,為降低美中台敏感、避免捲入國際國內複雜的政治紛擾,甚至被部分陣營運用為政治攻擊手段,藉此影響大選,因此決定不訪問北京,單純定調赴大陸祭祖,克盡為人子孫孝道;馬英九將不會越過長江以北,到北京與習近平舉行「馬習二會」。但當時蕭旭岑提了「後會有期」這個「暗語」。

習近平第三任後,未見任何台灣人士,國民黨的代表夏立言也只見到政協主席王滬寧。熟悉兩岸人士指出,習第三任後中共整體策略改變,台灣客人皆由王滬寧與國台辦主任宋濤接見,是否有「馬習二會」尚未可知。不過,蕭旭岑昨天意有所指,提到此行訪問陸「應大陸方面邀請」,顯示馬英九這次訪問大陸,人都到了北京,不太可能跟去年一樣只是單純祭祖、兩岸青年交流。

兩岸高層互動,牽涉高度政治敏感,這點馬英九當然明白;從「後會有期」到「大陸邀請」,馬習已是九年未見的「老朋友」,如果有馬習二會也是水到渠成。

北京大學 國台辦 夏立言 王滬寧 習近平 蕭旭岑 蕭萬長 金廈海域 馬習二會 馬英九

延伸閱讀

馬英九訪陸挨批 洪秀柱挺:愛台保台不是綠營政客專利

馬英九下月訪陸 總統府:收到申報將給予必要協助

書中批馬英九不後悔 蘇起:是非重於人情

馬英九再訪陸 民眾黨團:多溝通當然是好事

相關新聞

蕭旭岑稱藍營未「全力支持馬習二會」 國民黨發聲了

馬英九基金會執行長蕭旭岑日前指,前總統馬英九此次訪陸,國民黨未全力支持。國民黨今天表示,樂見任何有助於兩岸良性的交流與互...

馬習二會 馬提「一中各表」 習強調兩岸同屬中華民族

在兩岸關係高度緊張狀態下,「馬習二會」昨天登場,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談話著重於兩岸民族情懷,並釋出善意稱「樂見大陸民眾多去祖國寶島看一看」,似有意推動兩岸人員往來鬆綁;前總統馬英九則提到「中華民國」,並強調兩岸一九九二年達成「各自以口頭方式表述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共識」,強調未來兩岸應以確保人民福祉為最大目標。

保密到最後一刻!暌違9年「馬習二會」擬10日下午登場

馬習二會幾乎確定將於十日下午舉行,這是暌違九年兩人再度相見,也是當前兩岸關係格局下,最受矚目的一次互動。

馬會宋濤 談兩岸和平 「對全世界也有巨大意義」

前總統馬英九昨天開啟訪問大陸行程,下午抵達深圳後隨即參訪大疆和騰訊公司,傍晚在深圳五洲賓館與大陸國台辦主任宋濤會見。馬英...

520前台海議題升溫…馬英九今訪陸 羅森柏格昨先抵台

準總統賴清德下月廿日上任,台海議題升溫。美國在台協會(AIT)主席羅森柏格,偕美國國務院亞太局資深顧問羅峻平昨天抵台訪問...

馬英九下月1日訪陸 「馬習二會」有譜?

前總統馬英九應中國大陸方面的邀請,將於四月一日至十一日率領青年學子,赴大陸廣東、陝西與北京參訪中華文化歷史景點與企業。此...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