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獸」黃喉貂現身屏南保力溪 台灣最南端分布影像首曝光

嘉義大學副教授邱郁文團隊在屏東縣車城鄉保力溪「森川里海」環境生態自然資源調查與監測,最近攝影機拍攝到黃喉貂出沒,也是台灣最南端的影像分布紀錄,同時也記錄到山羌。圖/林業保育署屏東分署
嘉義大學副教授邱郁文團隊在屏東縣車城鄉保力溪「森川里海」環境生態自然資源調查與監測,最近攝影機拍攝到黃喉貂出沒,也是台灣最南端的影像分布紀錄,同時也記錄到山羌。圖/林業保育署屏東分署

林業保育署屏東分署與國立嘉義大學生物資源學系副教授邱郁文團隊,自2020年起展開屏東縣車城鄉保力溪「森川里海」環境生態自然資源調查與監測,讓團隊驚喜的是,最近攝影機拍攝到「萌獸」黃喉貂出沒,也是目前現有生物資料庫中,台灣地理位置最南端的影像分布紀錄。

台灣亞種的黃喉貂(俗稱羌仔虎)體長約44至46公分,以「黃喉」得知,分布在海拔約300至3900公尺原始森林,以中海拔最為常見,是肉食性動物,但食性廣泛,甚至會以小群體合作圍獵體型比牠們大的山羌,也會取食小型哺乳類、鳥類、兩棲爬蟲、昆蟲、腐食動物屍體等。

邱郁文團隊說,這次在低海拔地區記錄到黃喉貂的影像,也是台灣地理位置最南端的影像分布紀錄;該調查位點又是山羌頻繁出沒的地方,兩物種出現的關聯性,還有待進一步的研究與分析,但很可能就是因有圍獵體型比牠們大的山羌習性,因此成為棲地。

林業保育署屏東分署說,屏東車城鄉保力溪及鄰近的里海地區,是恆春半島重要的海岸林保育軸帶,除有陸蟹分布以外,也是淺山物種的棲地,團隊期望建構國土生態綠色網絡的同時,能形塑淺山與海岸的「社會-生產-生態地景」。

林業保育署屏東分署呼籲民眾如有途經屏東車城鄉保力溪中、上游路區段,從事有關遊憩活動時,能落實無痕山林、垃圾不落地、避免餵食野生動物、不選擇使用動力交通工具破壞溪床,讓我們能以友善環境的行動,共同維護陸域及水域生態系統,邁向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之路。

嘉義大學副教授邱郁文團隊在屏東縣車城鄉保力溪「森川里海」環境生態自然資源調查與監測,最近攝影機拍攝到黃喉貂出沒,也是台灣最南端的影像分布紀錄,同時也記錄到山羌。圖/林業保育署屏東分署
嘉義大學副教授邱郁文團隊在屏東縣車城鄉保力溪「森川里海」環境生態自然資源調查與監測,最近攝影機拍攝到黃喉貂出沒,也是台灣最南端的影像分布紀錄,同時也記錄到山羌。圖/林業保育署屏東分署
嘉義大學副教授邱郁文團隊在屏東縣車城鄉保力溪「森川里海」環境生態自然資源調查與監測,最近攝影機拍攝到黃喉貂出沒,也是台灣最南端的影像分布紀錄,同時也記錄到山羌。圖/林業保育署屏東分署
嘉義大學副教授邱郁文團隊在屏東縣車城鄉保力溪「森川里海」環境生態自然資源調查與監測,最近攝影機拍攝到黃喉貂出沒,也是台灣最南端的影像分布紀錄,同時也記錄到山羌。圖/林業保育署屏東分署

團隊 屏東縣 山羌

延伸閱讀

新北18隻野化水牛移置台東 議員籲列保育教材

去年才發現食蟹獴家族 珍稀保育動物麝香貓、穿山甲現蹤政大

屏東第2選區立委廢票達1萬多票 藍營屏縣黨部主委嘆:當初沒提人選是錯的

周春米報屏南快進度喜訊 屏南鄉民「這個觀點」引回響

相關新聞

Xpark國王企鵝夫妻誕下寶寶 邀民眾命名獲限量好禮

11 月 22 日是日本的夫妻日,桃園市Xpark館內的模範夫婦國王企鵝「烏龍茶」及「嘟胖」也誕下愛的結晶,嘟胖為202...

新北今年已有32件寵物蛇脫逃 動保處開課傳授養蛇攻略

現代越來越多人飼養爬蟲類動物,新北動保處說,截至今年9月已發生32起寵物蛇走失案件,為提高飼主飼養知識,從10月辦5場特...

全球僅存金門大鱗梅氏鯿 學者:這情況恐從地球消失

兩岸通水後引入大陸原水,大陸的鯉科之外來魚種「紅鰭鮊」隨著大陸原水進入金門的水域,再次加重威脅金門原生物種「大鱗梅氏鯿」...

兩岸通水 爆外來種魚類入侵危機

金門降雨不均屢有枯旱之急,自二○一八年起向大陸買水,每天引入二萬噸原水。兩岸通水雖解決金門棘手的水荒,卻衍生外來種入侵危...

上海小貓熊來台就差臨門一腳 北市動物園曝「關鍵」

台北市立動物園小貓熊待更新血緣,去年台北市長蔣萬安上海雙城論壇,有向上海市長龔正表示要與上海動物園血緣交換,經過一年努力...

明年8月起養貓要寵物登記 違者可罰1.5萬

愈來愈多國人飼養貓咪,甘願成為「貓奴」,根據農業部調查,推估一一二年全國家貓數逾一三一萬隻,農業部近日預告「指定犬為應辦...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