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中捷隨機砍人畫面曝!20歲男疑情緒失控持刀攻擊釀3傷 民眾浴血擒抱雨傘制伏

手搖茶龍頭上市即暴跌:投資人為什麼不敢碰中國珍奶?

純巧合?中捷男車廂揮刀4人濺血 與鄭捷2014年砍人案同日

林中斌/拜登主義的本色

美國總統拜登。 法新社
美國總統拜登。 法新社

林中斌
林中斌
一九八六年七月廿三日,才四十三歲的拜登以「資淺」在野黨參議員身分,義憤填胸的質詢老成持重六十六歲國務卿舒茲:「你為何不以武力制裁開槍鎮壓黑人的南非白人政府?」對拜登而言,當時南非政府是壓迫大多數非洲人民的邪惡政權。

拜登滔滔不絕的指責安詳微笑答詢的舒茲。後來,拜登姿態過強,舒茲冷冷地回覆:「參議員拜登,您可在這兒把我這國務卿踢來踢去。但請別忘,我也是應受尊重的付稅美國公民。」全場笑翻了,包括拜登的同黨參議員。

把世界看為民主對抗專權的鬥爭而且不容妥協,似乎是拜登的本性。數十年未變。

二一年三月,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揭示「競爭、合作、對抗」三元中國政策。之後實際展現的是:對抗為主、競爭為輔、合作為飾。

明暗相爭,非勝即敗,不容妥協,無法共存。

這是西元三世紀波斯摩尼教的宗旨。卻被二一年七月十七日的《經濟學人》選來描述就任半年的拜登總統的中國政策:「拜登主義」(Biden doctrine)。

之前九天,拜登國安會中國事務主任杜如松(Rush Doshi)出版新書《長期博弈》上寫道:「在許多地方中美競爭是零和遊戲」。意思是,中美無法雙贏。因此,美國只能對中強硬,否則自己受傷。

《美國之音》十五日報導「杜如松基本上排除了美國與中國討價、還價、容納和安撫的策略」。同時,美國智庫「國家利益中心」資深研究員希爾(Paul Heer)說:「這本書反映了拜登政府對中國幾乎是敵對的與完全競爭的戰略。」

但是今年五月起,跡象顯示「拜登主義」開始妥協,因為中美關係緊張增加核戰的危險、引發歐盟不安、可能迫使中俄正式軍事結盟、增大對中貿易逆差有五跡象:

●中國前駐美大使秦剛自二一年七月至二三年一月在美國五百廿四日,一破外交往例,從未獲拜登總統接見遞交國書。接任秦剛的謝鋒大使,在抵美後才一個月於今年六月卅日獲見拜登遞交國書。

●五月十六日,美國國務卿在國會作證說:我們不主張與中國脫鉤而是去風險化。二一年十月四日路透報導,美國貿易談判代表戴琪曾表示美國要與中國「再掛鉤」(recoupling)。她之後卻被消音。

●今年五月十一日路透報導,美國務院暫緩新一輪制裁中國的行動,包括對華為出口限制以及對中國侵犯維吾爾人權官員的制裁,以防中美關係繼續惡化。

●五月十一日及廿四日,兩周之內,美國務院兩位執行之前強硬的中國政策官員先後宣布離職:副國務卿薛曼及中國事務副助卿華自強(Rick Waters)。

●五月廿日,《經濟學人》報導拜登團隊對中國政策意見不一致。有少數鴿派如財政部長葉倫,有多數鷹派如蘇利文。但是兩派目前都想對北京在言詞上調讓(to sound notes of conciliation)。

拜登在六月十九日國務卿布林肯終於順利訪問北京緩和關係之後,卻公開稱習近平為獨裁者。這是精算後的軟硬兩手策略?還是拜登主義本色按耐不住的展現,有如,雖然總被自己官員「善後」,他仍然四次宣稱出兵護台?

(作者為前華府喬治城大學外交學院講座教授,曾任國防部副部長,著有《偶爾言中》)

拜登 美國公民

延伸閱讀

全球民眾如何評價普亭、澤倫斯基和北約?調查曝「他」信任度創新低

北約將為烏克蘭入盟規劃「改革之路」 白宮:沒辦法給出時間表

北約第32個會員國誕生?土耳其終於開綠燈 瑞典有望加入

亞桑傑拒絕引渡至美 妻籲拜登從寬處理

相關新聞

廖元豪/聯合政府的藍白拖

明明大多數民意都期待政黨輪替,為什麼賴清德還能老神在在?為什麼民進黨在施政與政治人物品德上連番出包,卻似乎吃定多數民意根...

趙春山/520後台灣安全困境:和戰兩難

台灣曾被《經濟學人》雜誌形容是「地球上最危險的地方」,在蔡英文總統卸任前夕,兩岸關係依然呈現外弛內張的狀態。對於賴清德總...

張延廷/掌握和平主軸 重整國防信心

瑞典智庫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SIPRI)日前公布《全球各國軍事支出報告》顯示,各國軍事支出總額創下二點四兆美元(約...

廖達琪/「共織台灣」的「織」字解

五二○總統就職大會主題是「共織台灣,民主前行」,一個「織」字令人好奇,賴蕭試圖表達的意涵為何?「織」或有「編織」及「交織...

魏國彥/太平島是臍帶,不是盲腸

年初以來即盛傳,蔡英文總統有意到太平島巡視,但聞樓梯響,不見人下來。隨著中國海警與菲律賓海岸防衛隊在黃岩島海域衝突升溫,...

葉匡時/人民的小事就是政府的大事

家父在幾個月前過世,身後遺產有限,僅留下一戶位於中和的老舊公寓房,以及在台銀約兩百萬的存款。我們四兄弟姐妹全權委託弟弟處...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